水冷板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961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该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接头加工:将两水冷管管身并起设置,并且,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通过接头连通;S2、水冷板绕制:以接头为起点,将两并行水冷管连接接头的一端固定于绕制工装的转盘上进行绕制形成螺旋状的水冷板,水冷板中两水冷管的管尾分别作为进水端以及出水端;S3、水冷板接缝处焊接:绕制完成后的水冷板中,水冷管之间的接缝处进行三面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将两水冷管并起设置并通过接头连通,并经过绕制工装绕制形成螺旋状的水冷板,以此来提升水冷板的散热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板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板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板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务器的发展,边缘计算的场景越来越复杂,并朝着更高算力和更小体积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电子芯片在单位体积或面积内的发热功耗将会急剧升高,传统的风冷自然和强迫对流技术将难以满足某些边缘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水冷板散热技术需要向更高热流密度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水冷板散热技术通过在发热电子器件和冷却液体之间设置金属板块,电子器件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金属板块,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温的效果,同时金属板块内部设计有不同结构的流道,冷却液通过流道与金属板之间形成对流换热,从而间接带走电子器件的发热功耗。
[0003]传统的水冷板中的水冷管一般通过弯管机弯管形成特定角度从而与铝板表面的流道配合,然而,这种弯管方式只能对一水冷管进行弯管加工,其适用性有限且精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水冷管弯管方式适用性有限且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冷板的加工方法。
[0005]一种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该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接头加工:将两水冷管管身并起设置,并且,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通过接头连通;S2、水冷板绕制:以接头为起点,将两并行水冷管连接接头的一端固定于绕制工装的转盘上进行绕制形成螺旋状的水冷板,水冷板中两水冷管的管尾分别作为进水端以及出水端;S3、水冷板接缝处焊接:绕制完成后的水冷板中,水冷管之间的接缝处进行三面焊接固定。
[0006]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S21、将接头连接于绕制工装的绕制起点处;S22、将两水冷管型材架设于支架工装上,以此将两水冷管型材支撑于与绕制工装等高处;S23、紧固装置设置于支架工装以及绕制工装之间,并且,紧固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紧固槽,两水冷管型材分别对应设置于两紧固槽内,当绕制工装旋转带动接头以及两水冷管型材进行转动绕制时,两水冷管型材不断通过对应的紧固槽消除扭曲量,以此保持两水冷管的水平、平行以及紧绷的状态;S24、当预设长度的水冷管绕制完成形成具有预设直径内圈的水冷板后,取出装置(未示出)夹紧水冷板将其取出并防止水冷管回弹。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接头弯制为两端接口方向相同的U型管;S12、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分别对应配合接头的两端接口,两水冷管各自的管身并起设置;S13、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接头的两端接口并焊接固定。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S31、将水冷板设置于焊接工作台上,取一具有预设直径的圆板配合填充至水冷板的内圈,以此避免水冷板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变形;S32、对水冷板中水冷管间的接缝处进行银钎焊,并对水冷板进行满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4、酸洗校形:水冷板完成焊接后进行酸洗,从而去除焊料,并对水冷板进行校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水冷管尾部铣加工:水冷板中两水冷管各自的管尾通过铣床进行精铣加工,并分别保留0.1mm的研磨余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6、车平面:对水冷板的两侧表面进行车削加工,每一侧表面的加工余量为0.5倍的水冷管壁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7、热处理:水冷板完成车削加工后进行热处理,从而消除水冷板参与应力并对其校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8、水冷板与管嘴焊接:两水冷管各自的管尾分别与两管最对应焊接。
[001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将两水冷管并起设置并通过接头连通,并经过绕制工装绕制形成螺旋状的水冷板,以此来提升水冷板的散热性能。在水冷板的绕制过程中,绕制工装转动,从而带动接头以及并行的水冷管转动绕制;支架工装能够将两水冷管型材支撑于与绕制工装等高处,从而有效提升两水冷管型材进料的顺畅程度,同时避免冷水管型材在绕制过程中发生扭转;紧固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紧固槽,两水冷管型材分别对应设置于两紧固槽内,当绕制工装旋转带动接头以及两水冷管型材进行转动绕制时,两水冷管型材不断通过对应的紧固槽消除扭曲量,以此保持两水冷管的水平、平行以及紧绷的状态;当预设长度的水冷管绕制完成形成具有预设直径内圈的水冷板后,取出装置(未示出)夹紧水冷板将其取出并防止水冷管回弹。本专利技术的水冷板加工方法通过支架工装、紧固装置以及取出装置(未示出)对水冷板进行辅助加工,从而有效提升水冷板的结构强度、绕制紧密度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冷板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紧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接头加工:将两水冷管管身并起设置,并且,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通过接头连通;S2、水冷板绕制:以接头为起点,将两并行水冷管连接接头的一端固定于绕制工装的转盘上进行绕制形成螺旋状的水冷板,水冷板中两水冷管的管尾分别作为进水端以及出水端;S3、水冷板接缝处焊接:绕制完成后的水冷板中,水冷管之间的接缝处进行三面焊接固定;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S21、将接头连接于绕制工装的绕制起点处;S22、将两水冷管型材架设于支架工装上,以此将两水冷管型材支撑于与绕制工装等高处;S23、紧固装置设置于支架工装以及绕制工装之间,并且,紧固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紧固槽,两水冷管型材分别对应设置于两紧固槽内,当绕制工装旋转带动接头以及两水冷管型材进行转动绕制时,两水冷管型材不断通过对应的紧固槽消除扭曲量,以此保持两水冷管的水平、平行以及紧绷的状态;S24、当预设长度的水冷管绕制完成形成具有预设直径内圈的水冷板后,取出装置(未示出)夹紧水冷板将其取出并防止水冷管回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S11、将接头弯制为两端接口方向相同的U型管;S12、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分别对应配合接头的两端接口,两水冷管各自的管身并起设置;S13、两水冷管各自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海蔡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梅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