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8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包括一组第一调整垫组件和两组第二调整垫组件,第一调整垫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平衡长板和两个第一支承单元,平衡长板的中部与第一基座通过销轴连接,沿平衡长板的顶部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两个第一支承单元安装于滑槽,沿平衡长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设于滑槽的侧面的螺丝孔,每组第二调整垫组件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支承单元,第二支承单元螺纹连接于第二基座的上部。该工装能够实现对平面类零件的支承高度的自适应调节,并对平面类零件的安装面的扭曲变形进行自动调平补偿,可从根本上解决因零件安装面扭曲而导致的零件加工精度不合格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精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和加工效率。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支承工装,具体是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数控龙门机床加工平面类零件时,往往通过支承工装对平面类零件进行支承,并配合装夹工装,完成对平面类零件的装夹。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支承工装多采用三点支承或四点支承方式支承平面类零件。但这两种支承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三点支承方式的缺点是支承点少,易导致零件的变形,亦或是支承点分布不均,导致零件加工震动等问题;而采用四点支承方式,常出现四个支承点不能同时完全贴合零件或四个支承点受力不均等问题,易造成零件加工变形、震动等问题。
[0003]为达到较好的支承效果,现有技术中有人通过设计增加辅助支撑或设计可调工装来支承零件,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但增加了人员操作的工作量,而且可调工装大多需要人工参与调节,又常因工装调节不佳导致精度超差而返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能够实现对平面类零件的支承高度的自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第一调整垫组件和两组第二调整垫组件,所述的第一调整垫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平衡长板和两个第一支承单元,所述的平衡长板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一基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销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的平衡长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的平衡长板可绕所述的销轴的中心线上下摆动,沿所述的平衡长板的顶部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的两个第一支承单元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的滑槽,沿所述的平衡长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丝孔,所述的多个螺丝孔设于所述的滑槽的侧面,所述的螺丝孔用于安装顶紧螺丝以顶紧所述的第一支承单元,每组所述的第二调整垫组件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支承单元,所述的第二支承单元螺纹连接于所述的第二基座的上部,安装后,所述的两个第一支承单元和两个第二支承单元组成四点支承结构,共同支承平面类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类零件的自适应支承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第一支承单元包括第一支承顶杆和滑座,所述的第一支承顶杆通过轴孔配合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坚忻月海汪斌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