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恒/超转矩启动和运行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功率调速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恒/超转矩启动和运行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工业驱动调速领域,尤其适合石化及天然气行业的压缩机等设备驱动。
技术介绍
[0002]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作为目前效率最高的大功率调速设备,引起相关行业领域高度关注,装置目前已应用于火电厂电动给水泵调速,石化行业也开始研究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率,以尽可能多使用“绿电”,实现降碳、环保目标,具体为用电机驱动替代小汽轮机驱动,石化行业的压缩机,尤其是乙烯三机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且启动转矩很大,在带压启动时甚至可能超过额定转矩,电机启动困难,目前正在研究或已采用的电机驱动调速方式有三种,一是采用行星液力调速装置,其带液力偶合器用于软启动,电机则空载降压启动;二是采用电机配用全容量变频器启动和调速;三是采用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其中,行星液力调速装置在低转速下转矩特性是降低的,不利于大转矩和超转矩状态下压缩机的启动,需要加大选型,而全容量变频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恒/超转矩启动和运行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包括主驱电机(1)、主驱端齿轮(3)、差速行星机构、调速端惰轮(9)、调速端齿轮(10)、同步自动离合器(11)、离合器输出端齿轮(12)、离合器输出端惰轮、调速电机(15)、四象限变频器(16)、两象限变频器(17)、旁路开关(18)、厂内供电系统(19)、调速电机开关(20)和主驱电机开关(21),差速行星机构的内齿圈(4)输入轴连接主驱端齿轮(3),主驱端齿轮(3)通过离合器输出端惰轮与离合器输出端齿轮(12)连接,离合器输出端齿轮(12)与同步自动离合器(11)的输出轴连接,主驱电机(1)连接主驱端齿轮(3),差速行星机构的行星架(5)连接调速端惰轮(9),调速端惰轮(9)和调速端齿轮(10)啮合,调速端齿轮(10)和调速电机(15)连接,调速端惰轮(9)与同步自动离合器(11)的输入轴连接,四象限变频器(16)一端连接厂内供电系统(19),另一端通过调速电机开关(20)连接调速电机(15),两象限变频器(17)一端连接厂内供电系统(19),另一端通过主驱电机开关(21)连接主驱电机(1),主驱电机(1)还通过旁路开关(18)直接连接厂内供电系统(19);差速行星机构的太阳轮(6)连接被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恒/超转矩启动和运行的控制方法具体过程为:在启动过程中,通过两象限变频器(17)和四象限变频器(16)的控制,使主驱电机(1)和调速电机(15)均工作在电动工况,共同承担负载,同步自动离合器(11)接合后,差速行星机构就成为定速比齿轮箱,控制调速电机(15)的定子同步转速高于转子转速,以形成转差率或者控制调速电机(15)的电机功角,使调速电机(15)工作在电动工况,并使同步自动离合器(11)始终保持超越转矩,使同步自动离合器(11)稳定处于接合状态,使调速电机(15)的功率与主驱电机(1)的功率在主驱端齿轮(3)处汇合,共同驱动被驱动设备,内齿圈(4)输入功率等于太阳轮(6)输出功率,即主驱电机(1)与调速电机(15)功率之和等于被驱动设备功率;启动结束进入正常调速运行工况后,主驱电机(1)切工频运行,同步自动离合器(11)脱开,四象限变频器(16)用来控制调速电机(15)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行星调速装置恒/超转矩启动和运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两象限变频器(17)的容量选型,使装置在启动过程中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荣,朱振荣,刘晓鹏,孙开发,田尚川,杨明浩,贾光军,范文华,康朝斌,原树峰,冯宇亮,贺广智,邓广琳,董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蔚蓝传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杨德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