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7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包括第一接头、油缸、油缸杆、第一推杆和第一单向阀,油缸杆内设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出口经第一单向阀与第一接头相连,第一推杆的后端抵靠在第一单向阀上,第一单向阀与第一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旋转部分包括旋转盘、第二接头、第二推杆和第二单向阀,旋转盘内设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入口经第二单向阀与第二接头相连,第二推杆的后端正对第一推杆的前端,第二推杆的前端抵靠在第二单向阀上,第二单向阀与第二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件,第二接头的后端的外侧安装有端面密封圈。该对接结构结构简单,可管路的快速连接、连通和密封,且流体传输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两分离件之间快速对接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旋转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的流体传输结构是最关键的结构之一,因转旋件与固定部分分离,当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在非同轴情况下需要进行流体传输时,现有的旋转接头并不能满足需求。当旋转部分停止工作,需要传输流体时,需要一种结构来实现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快速对接,以实现流体的传输。现有的快接接头一般包括阴接头和阳接头,阴接头和阳接头往往通过螺纹连接等易于拆装的方式连接,实现相应的快接功能,但这种快接接头并不能满足静止且与固定部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流体快速传输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该对接结构结构简单,可实现旋转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管路的快速连接、连通和密封,且流体传输稳定。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包括非同轴设置的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接头、油缸、油缸杆、第一推杆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的油缸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油缸内,所述的油缸杆内设有第一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入口经开设在油缸侧壁的油口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出口经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一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杆的前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一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接头内,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前端自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的旋转部分包括旋转盘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二接头、第二推杆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的旋转盘内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二管路的入口经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二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旋转盘的后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接头的后端面正对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面,所述的第二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接头内,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后端正对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前端,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前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上,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二接头的后端的外侧安装有端面密封圈。

3、本技术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在旋转部分旋转时,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分离,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关闭,此时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不通;当旋转部分停止旋转,第二管路需要与第一管路通油时,油缸的一个油腔进油,向前推动油缸杆,油缸杆带动第一推杆前移,使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接触,直至第一接头的前端面与第二接头的后端面接触,在此过程中,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相互受力,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顶压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使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来自外部供油机构的油液进入第一管路,流经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接头,再进入第二接头并经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管路,实现对接通油。当需停止通油时,油缸另一个油腔进油,向后推动油缸杆回缩,油缸杆带动第一推杆后移,使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相互分离,从而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关闭。

4、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套,所述的第一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端为第一限位端,所述的第一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的第二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外侧,所述的推杆的前端为第二限位端,所述的第二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与所述的第一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相等。

5、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的油缸杆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的旋转盘螺纹连接,以便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安装及各相关部件的装配及维护。

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的第二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或弹性衬套。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8、1)本技术快速对接结构在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避免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不连接时管路内的油液外漏,同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减少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时油液里的气体,使油液的传输更加稳定。

9、2)当旋转部分停止旋转时,本技术快速对接结构通过油缸杆实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快速、可靠对接,从而实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快速连通。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时,油缸杆和旋转盘的前端面和旋转盘的后端面接触,两者之间有端面密封圈密封,端面密封圈密封受压并与旋转盘紧密接触,结合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确保油液不外漏,并且,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时,油缸杆和旋转盘的接触属于刚性接触,而不仅仅是油缸杆与端面密封圈的接触,从而可有效提高端面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传输压强较大的流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同轴设置的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接头、油缸、油缸杆、第一推杆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的油缸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油缸内,所述的油缸杆内设有第一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入口经开设在油缸侧壁的油口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出口经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一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杆的前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一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接头内,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前端自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的旋转部分包括旋转盘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二接头、第二推杆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的旋转盘内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二管路的入口经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二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旋转盘的后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接头的后端面正对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面,所述的第二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接头内,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后端正对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前端,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前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上,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二接头的后端的外侧安装有端面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套,所述的第一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端为第一限位端,所述的第一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的第二导向套套设在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外侧,所述的推杆的前端为第二限位端,所述的第二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与所述的第一导向套的内孔的孔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的油缸杆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的旋转盘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的第二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或弹性衬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同轴设置的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接头、油缸、油缸杆、第一推杆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的油缸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油缸内,所述的油缸杆内设有第一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入口经开设在油缸侧壁的油口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管路的出口经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一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杆的前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一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接头内,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前端自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伸出,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后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一接头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的旋转部分包括旋转盘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二接头、第二推杆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的旋转盘内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二管路的入口经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的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的第二接头固定在所述的旋转盘的后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接头的后端面正对所述的第一接头的前端面,所述的第二推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接头内,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后端正对所述的第一推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炫超司璐张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