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联接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1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联接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壳体联接机构包括一前壳,一后壳、一上壳和一下壳,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滑槽与卡扣方式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应用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包括一前壳,一后壳、上壳和下壳,无线上网卡的印刷电路板可安装于前壳、上壳与后壳、下壳之间,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在印刷电路板上连接器两侧的卡槽内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及通讯领域中相关设备的壳体联接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 无线上网卡壳体。
技术介绍
PCMCIA无线上网卡是目前无线广域通信网络应用广泛的上网介质。随着无线上网技术的 发展,无线上网已经不仅仅是建立在PC沖几的环境上了 ,移动上网、移动办公的热潮已经袭来, 笔记本电脑加无线上网卡的组合就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必备装备。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无线上网卡的金属上下壳体部分采用的结构包括l)模内注塑加超焊 工艺(或热熔工艺),即金属上下壳都采用模内注塑之后通过超焊(或热熔)将上下壳联接 在一起,如中国专利号ZL02261573. 3所公开的《电脑数据卡的上、下壳体之卡掣结构》;2) 模内注塑加滑槽结构,即做有滑槽结构的金属上壳与采用模内注塑并做滑槽结构的金属下壳 通过滑槽相互滑入而联接在一起,如中国专利号ZL200520068088. 7所公开的《移动网卡新型 壳体结构》;3)卡扣式咬花卡合结构,即金属上下壳通过多个卡扣式咬花结构紧密地联接在 一起,如中国专利号ZL00118675. 2所公开的《数据卡易装壳》;4)上下壳包合结构,即金 属上壳将金属下壳紧密包住而联接在一起。目前以上这些结构形式的无线上网卡各自都存在着部分缺陷,其中结构形式l、 3的联接 方式是不可拆卸的,要拆卸就要破坏掉结构件;形式2的联接方式上下壳会有缝隙,对防静 电并防止电磁泄露不利;形式4的联接方式在与某些68pin连接器配合时不能将其很好固定。 伴随着无线上网卡市场竟争的愈演愈烈,对其结构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使结构尽量 简单,又要配合紧密可靠;既要满足装配拆卸简单易行,又要防静电并防止电磁泄露;既要 满足^f吏用要求,又务敝到成本尽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式简便易行并可多次重复 组装拆卸的壳体联接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应用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壳体联接^L构包括一前壳, 一后壳、 一上壳和一下壳, 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滑 槽与卡扣方式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壳通过端部及两侧的卡勾卡入后壳相应位置的卡槽连接在一起,所 述上壳两侧折边包住下壳同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与下壳的卡扣连接,所述上壳通过另一 端部的卡勾插入塑胶前壳内的卡槽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側面M部的卡扣的方式连接。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前壳为塑胶前壳;所述后壳为塑胶后壳。优选所述上壳为金属上 壳;所述下壳为金属下壳。应用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包括一前壳, 一后壳、上壳和下壳,无线上网卡的印刷电 路板可安装于前壳、上壳与后壳、下壳之间,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配合的方式连 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在印刷电路板上连接器两 侧的卡槽内连接;所迷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 式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迷下壳通过端部及两侧的卡勾卡入后壳相应位置的卡槽连接在一起,所 述上壳两侧折边包住下壳同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与下壳的卡扣在印刷电路板上连接器两 侧的卡槽内连接,所述上壳通过另一端部的卡勾插入前壳内的卡槽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 过侧面M部的卡扣的方式连接。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前壳为塑胶前壳;所述后壳为塑胶后壳。优选所述上壳为金属上 壳;所述下壳为金属下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都是通过机械方式固定,组合方便简单,不需要 釆用特殊工艺,可生产性好,安装拆卸简单容易;所有壳体零件可重复装拆,重复装拆不会 导致零件损坏,降低了构件成本及维修成本;通过上下金属壳的配合结构可以较好地防止电 磁辐射泄露,达到屏蔽效果;尤其是金属上、下壳体的连接方式能很好的固定印刷电路板上 的68pin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 4是本技术的金属上壳卡扣22与金属下壳卡扣4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金属上、下壳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金属上、下壳在组合状态下的局部^L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以应用该机构 的无线上网卡壳体为例进行描述如图l所示,无线上网卡壳体包括塑胶前壳1、金属上壳2、塑胶后壳3、金属下壳4, 网卡基板5安装于其内。如图2所示,塑胶前壳1和塑胶后壳3各有数个卡槽11和31,金属上壳2、金属下壳4 的卡勾21和41可以插入其中形成配合;塑M壳3两侧边框各开一道凹槽32,每个凹槽与 金属下壳卡勾42相配合;图3、图4分别为金属上壳卡扣22与金属下壳卡扣43的结构示意 图,金属上壳卡扣22与金属下壳卡扣43装配时在网卡68pin连接器的卡槽51内互相配合, 形成紧密连接,各个壳体的组合方式均采用卡勾与卡槽或卡扣方式配合,可实现重复拆装而 不损坏壳体零件。安装组合时,金属下壳上卡勾41、 42依次与塑胶后壳卡槽31、 32配合固定,接着将网 卡基板5装入塑胶后壳3与金属下壳4组成的整体中,将卡扣43插入网卡68pin连接器的卡 槽51中;然后将金属上壳2与金属下壳前后错位,卡扣22插入连接器的卡槽51中,金属上 壳2两侧折边包住金属下壳4,再沿图5箭头方向推动金属上壳2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 22和43在51内形成如图6所示配合;最后再扣上塑胶前壳1,金属上壳2的卡勾21插入塑 胶前壳1的卡槽11内,同时塑胶前壳1与塑胶后壳3通过侧面及尾部的卡扣连接。拆卸时只需沿着塑胶前壳l与后壳3配合的缝隙将塑胶前壳1拆下,再沿着图5箭头反 方向滑动金属上壳2,使卡扣22离开卡扣43,然后沿着金属上壳2和金属下壳4配合的缝隙 将金属上壳2取下;接着可以很方便的取下网卡皿5;分离开塑M壳3和金属下壳4。权利要求1. 一种壳体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联接机构包括一前壳,一后壳、一上壳和一下壳,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相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滑槽与卡扣方式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通过端部及两侧的卡勾卡 入后壳相应位置的卡槽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两侧折边包住下壳同时通过端部的滑槽 将卡扣与下壳的卡扣连接,所述上壳通过另一端部的卡勾插入前壳内的卡槽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侧面M部的卡扣的方式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为塑胶前壳;所述后壳为 塑胶后壳。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为金属上壳;所述下壳为 金属下壳。5、 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联接机构的无线上网卡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包括一前壳, 一后壳、 一上壳和一下壳,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配合的方 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并通过端部的滑槽将卡扣在印刷电路板 上连接器两侧的卡槽内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 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6、 如权利要求5所述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联接机构包括一前壳,一后壳、一上壳和一下壳,所述后壳与下壳采用卡勾与卡槽相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两侧包合、滑槽与卡扣方式连接;所述上壳与前壳通过卡勾和卡槽方式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巢鹏飞汪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