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上网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06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上网卡,其包括一盖体、一主体及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所述盖体和主体连接,且该盖体通过该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以遮蔽或露出该主体的一端。该无线上网卡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盖体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主体,使得盖体可相对于该主体转动以打开和闭合该盖体,避免了外界水分、灰尘等杂物进入该无线上网卡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此外,上述盖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主体脱离,有效地避免了盖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遗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上网卡,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盖体遗失的无线上网卡。
技术介绍
现有无线上网卡大多需要通过USB接口等接口装置与电脑等装置连接。这些接口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遭受外界水分、灰尘等杂物侵蚀,也可能受到磨损,从而大大影响该无线上网卡的整体使用性能。为此,一些无线上网卡通过在其接口装置上对应罩设一保护盖,以避免外界灰尘等杂物进入连接器接口以影响其使用性能。然而,大多无线上网卡的保护盖与该无线上网卡本体采用相互独立的设计,该保护盖在使用过程中易与无线上网卡本体脱离,容易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盖体不易遗失的无线上网卡。一种无线上网卡,其包括一盖体、一主体,该无线上网卡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所述盖体和主体连接,且该盖体通过该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盖体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及一端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盖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盖体还开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开通上述端壁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所述主体包括一接口,该盖体相对于主体转动,以遮蔽该接口或露出该接口以遮蔽或露出该主体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上凸设若干相互平行的凸棱,该若干凸棱用于增加握持该无线上网卡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端面,该端面沿着本体一侧边缘凹陷形成一凹陷面,该凹陷面与所述端面连接。优选地,所述本体用于存储不同的功能电路,上述接口凸设于端面,并与本体内的功能电路电性连接,用以传输数据。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片体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分别连接于第二侧壁和主体上临近凹陷面的一侧,以通过该连接件连接盖体与所述主体。优选地,所述第一片体一侧设有一第一凸块,第二片体一侧设有一第二凸块,该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开设一通孔,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可拆卸地穿过该通孔,以连接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且该第一片体绕着连接杆相对于第二片体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位于上述凹陷面,且二者的径向长度等于上述凹陷面和端面的高度差,以便于从主体上打开或闭合所述盖体。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由树脂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以避免该无线上网卡发射和接收信号时,该连接件产生射频干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上网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盖体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主体,使得盖体可相对于该主体转动以打开和闭合该盖体,有效地保护了所述接口,并避免了外界水分、灰尘等杂物进入该无线上网卡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而且,上述盖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主体脱离,有效地避免了盖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遗失的问题。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无线上网卡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存无线上网卡组装后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无线上网卡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无线上网卡的盖体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无线上网卡100包括一盖体10、一主体30及一连接件50,该连接件50用于连接所述盖体10与主体30。该盖体10整体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具有一第一侧壁12、一第二侧壁13及一端壁14。该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位于盖体10的相对两侦牝且二者相互平行。该端壁14连接于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3之间并垂直于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3。该第一侧壁12上凸设若干凸棱15,该若干凸棱15整体大致呈直条状,且相互平行。该若干凸棱15用于增加握持该无线上网卡100时的摩擦力,以便于使用者开启该盖体10。该第二侧壁13与上述连接件50连接。该盖体10靠近中部位置开设一容置槽17,该容置槽17开通上述端壁14,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所述主体30包括一本体32及一接口 34。该本体32整体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一端面35。该本体32 —端边缘处从该端面35凹陷形成一凹陷面36,该凹陷面36与所述端面35连接且整体形成一台阶状表面。该本体32内部设有调制解调电路、信号收发电路、存储电路等功能电路,用于实现该无线上网卡100的无线上网功能。该接口 34可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通用异步接收/ 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UART)接口等,其形状和大小与上述盖体10的容置槽17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该接口 34凸设于上述本体32的端面35,并与本体32内的功能电路电性连接。该接口 34与电脑、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从而接收、发射或写入、读取各种数据。所述连接件50可为一铰链、合页等装置,其转动地连接上述盖体10和主体30。该连接件50包括一第一片体51、一第二片体52及一连接杆53,该第一片体51与第二片体52整体均大致呈矩形板状,二者可通过螺纹连接、焊接、卡合连接等方式分别连接于上述盖体10的第二侧壁13与主体30临近凹陷面36的一侧。该第一片体51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凸块55,该第二片体52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凸块56,该第一凸块55与第二凸块56整体大致呈圆柱体状,且二者中部均开设一通孔57。该通孔57的大小和形状与上述连接杆53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该连接杆53 穿过该通孔57以连接第一片体51和第二片体52,从而可拆卸地装设于第一片体51及第二片体52中,并使该第一片体51可绕着该连接杆53相对于第二片体52转动。所述第一凸块55和第二凸块56设于上述凹陷面36上,且二者的直径与凹陷面36和端面35的高度差相当,以便于盖体10相对于主体30完全闭合。而且,当盖体10相对主体30完全打开时,盖体10的端壁14与主体30的端面35对齐,以便于接口 34完全插入电脑、移动电话等装置的所对应连接器中。组装所述无线上网卡100时,将连接杆53对准第一片体51和第二片体52的通孔57,并依次穿过该通孔57,使得第一片体51绕着连接杆53相对于第二片体52转动。将第二片体52通过螺纹连接、焊接、卡合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主体30具有凹陷面36的一侧,且第一凸块55和第二凸块56位于上述凹陷面36上。将第一片体51通过螺纹连接、焊接、卡合连接等方式固定盖体10的第二侧壁13,转动该盖体10,使得接口 34容置于盖体10的容置槽17内。此时,盖体10完全闭合于主体10上,如此即完成该无线上网卡100的组装。打开并使用该无线上网卡100时,推动第一侧壁12上的若干凸棱15,盖体10带动第一片体51绕着连接杆53相对于主体30转动。该接口 34从容置槽17内移出,继续转动盖体10,直至盖体10的端壁14与主体30的端面35齐平。然后,将该无线上网卡100的接口 34插入电脑、移动电话等装置对应的连接器内即可。可以理解,上述连接件50可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以避免该无线上网卡100在发射和接收信号时,该连接件50产生射频干扰。可以理解,该无线上网卡100中的盖体10与主体30之间通过该连接件50进行连接,其中,该连接件50也可应用于扇存盘、移动硬盘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用于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上网卡,其包括一盖体、一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上网卡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所述盖体和主体连接,且该盖体通过该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盖体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及一端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盖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盖体还开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开通上述端壁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所述主体包括一接口,该盖体相对于主体转动,以遮蔽该接口或露出该接口以遮蔽或露出该主体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上网卡,其包括一盖体、一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上网卡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所述盖体和主体连接,且该盖体通过该连接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盖体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及一端壁,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盖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盖体还开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开通上述端壁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所述主体包括一接口,该盖体相对于主体转动,以遮蔽该接口或露出该接口以遮蔽或露出该主体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上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凸设若干相互平行的凸棱,该若干凸棱用于增加握持该无线上网卡的摩擦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上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端面,该端面沿着本体一侧边缘凹陷形成一凹陷面,该凹陷面与所述端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上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用于存储不同的功能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勇峰
申请(专利权)人:方正科技集团苏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