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属于三维重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三维重建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快速、准确获取物体三维信息的特点,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在三维重建的非接触式领域,结构光技术能克服待测物体存在弱纹理和无纹理时带来的信息缺失问题。目前主流的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分为相移法加互补格雷码的时间编码法和数字散斑投影的空间编码法,前者需要按顺序投影多幅编码图案,具有重建精度高的特点,但重建速度较慢,因此适合静态场景的三维重建;后者仅需投影一幅具有全局唯一性的散斑图案,因此重建速度相比前者更快,在精度略有损失的场景能达到动态重建的目的。
[0003]将二维的数字图像相关法与双目立体视觉相结合,能打破仅能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面内位移局限性,做到测量物体的三维形貌和形变。该技术需使用投影仪投射散斑质量高的数字散斑图案,利用相机同步采集图案进行亚像素点匹配,通过三角法得到高密度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所述重建方法包括:搭建三目结构光视觉系统,所述三目结构光视觉系统包括:左黑白相机、右彩色相机、右黑白相机和投影仪设备;利用所述三目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得到以左相机为基准的各相机的外部参数、内部参数和畸变参数;通过综合考虑散斑占空比、散斑尺寸、平均灰度梯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因素的数字散斑图像表达式获取数字散斑图像;将获取的数字散斑图像通过所述投影仪设备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并通过同步触发的方式利用所述左黑白相机、右彩色相机、右黑白相机对投影物体进行同步拍摄,得到左灰度图像、右彩色图像、右灰度图像;对所述左灰度图像、右彩色图像、右灰度图像分别以左黑白相机为基准并利用各相机的外部参数、内部参数和畸变参数进行极线校正;基于极线校正后的左灰度图像、右彩色图像、右灰度图像进行高斯滤波预处理去除噪声对图像的影响,之后对高斯滤波处理后的左灰度图像和灰度化的右彩色图像进行整像素匹配记录对应点彩色纹理信息,并对高斯滤波处理后的左灰度图像和右灰度图像基于改进的ZNSSD准则并采用IC
‑
GN算法进行DIC亚像素点匹配,获得左右图像的亚像素匹配点;基于左黑白相机和右黑白相机的外部参数、内部参数以及所述左右图像的亚像素匹配点利用三角法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基于所述三维坐标数据和所述彩色纹理信息进行三维重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线校正方法为Bouguet法或Fusiello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三目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得到以左相机为基准的各相机的外部参数、内部参数和畸变参数具体操作包括:采用圆形标定板摆放多种位姿通过各相机同步拍摄多组图片,通过边缘检测获取亚像素圆心坐标,得到以左相机为基准的各相机的外部参数、内部参数和畸变参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高斯滤波处理后的左灰度图像和灰度化的右彩色图像进行整像素匹配记录对应点彩色纹理信息的步骤是基于改进的ZNSSD准则采用爬山法进行整像素搜索,记录左灰度图像像素点对应右彩色图像的颜色纹理信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高斯滤波处理后的左灰度图像和右灰度图像基于改进的ZNSSD准则并采用IC
‑
GN算法进行DIC亚像素点匹配,获得左右图像的亚像素匹配点的步骤具体为:对高斯滤波处理后的左灰度图像和右灰度图像基于改进的ZNSSD准则先进行整像素搜索匹配得到亚像素迭代的初始值,然后根据IC
‑
GN算法在增大子区大小并提升亚像素点匹配的效率和精度。6.如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目散斑结构光三维与颜色纹理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DIC法选择二阶形函数作为形变子区的因变量,所述改进的ZNSSD准则由公式(1)、(2)、(3)所示,二阶形函数由公式(4)所示,二阶形函数参数由公式(5)所示及其参数更新由公式(6)、(7)、(8)所示:
P=[uu
x
u
y
u
xx
u
xy
u
yy
vv
x
v
y
v
xx
v
xy
v
yy
]
T
(5)(5)W(ξ;P
new
)=W(W
‑1(ξ;ΔP);P
old
)(8)其中,M(ξ)表示像素点ξ对应的权重,|
▽
f(ξ)|为参考子区的局部强度梯度向量,f
x
(ξ)和f
y
(ξ)分别为参考子区在x和y方向的一阶梯度值,threshold1和threshold2为自定义的阈值,f
m
和g
m
分别表示参考图像和形变图像的平均灰度值,Δf和Δg分别表示参考子区和形变子区灰度值的离散程度,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鑫,朱虎,邓丽珍,张艳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