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铁轨道采用无砟轨道,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建造,其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点,但是其高铁线路距离一般较长,通常在几百公里以上,对于轨道的监测,常规的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大范围的监测。高铁无砟轨道出现轨道变形时,会对高铁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对于轨道变形的监测,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监测的效率及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能够有效采集大范围轨道监测数据,同时对轨道进行监测过程中,提升轨道变形监测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
[0005]传感网络、区域节点、本地监测模块、云平台;
[0006]所述传感网络与本地监测模块通过区域节点进行连接,所述本地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网络、区域节点、本地监测模块、云平台;所述传感网络与本地监测模块通过区域节点进行连接,所述本地设备与所述云平台连接;所述传感网络用于获取轨道监测数据;所述本地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提取识别模型对所述轨道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识别,生成所述轨道变形数据,其中提取识别模型包括提取模型及识别模型;所述云平台用于存储所述轨道监测数据及轨道变形数据,并对提取识别模型进行更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网络包括移动节点及固定节点,若干移动节点及固定节点与区域节点连接,其中所述移动节点采用搭载于无人机的相机,所述固定节点采用固定安装的相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节点采用网关设备,其中若干网关设备与所述本地监测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监测模块包括提取模块;所述提取模块用于通过提取模型对所述轨道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其中提取模型采用聚类算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白云燕,李硕,全宇,王怀,王培军,王学琨,刘芳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