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刷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电机的原理是通过周期性改变电机内部绕组的极性,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对永磁体转子产生单方向推力或拉力而使电机转子旋转。近年来随着高端客户不断追求电机的极致性能,超薄、超低长径比的外转子无刷电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由于客户对于电机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常规外转子无刷电机的功率密度很难满足要求,尤其是在超薄、超低长径比的体积限制下,轴向磁场对于径向磁场的干涉会导致电机转子轴向振动加剧,从而对电机转子的旋转输出性能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影响因素很难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判断具体数据,因此也导致此类电机的设计难度大幅上升,也是制约当前外转子无刷电机进一步降低厚度和长径比的主要瓶颈,亟需开发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组装方法,旨在解决超薄、超低长径比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受制于轴向磁场对径向磁场的干涉而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通过同轴间隔分布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涂覆有胶液,所述胶液用于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处于预压状态时固化,且在所述预压状态时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外圈基于各自轴向游隙的错位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支架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支架中心的转轴;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围的定子支架;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均嵌装于所述定子支架内;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定子支架、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定子支架均通过固化的所述胶液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内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可拆卸连接有预压件,所述预压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背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且所述预压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抵接,用于抵压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以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获得所述预压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件包括: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抵接;压盖,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抵压于所述弹性元件上;紧固元件,一端穿过所述压盖并与所述转轴螺接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陈慧文,龚荣波,黎平,吕东佳,张洪军,唐琪,任曙彪,黄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莹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