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相全桥同步整流的车载电池充电加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电池充电与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相全桥同步整流的车载电池充电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环境温度低于电池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正常范围时,其性能会发生严重衰减,因此在车辆上使用时常搭配PTC元件等外部加热设备来应对严寒环境。设置外部加热设备不可避免地会挤占有限的车上空间并使成本提高,现有外部加热手段也普遍存在加热效率较低、电池温升缓慢等不足。部分现有技术所采用的电池交流内部加热手段相比外部加热能够明显提高加热效率,但由于其工作时需要使用车上电机中的三相绕组,因而易产生不必要的扭矩,对电池加热安全具有一定隐患。因此,如何提高低温条件下电池加热的温升率、能耗效率与安全性,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移相全桥同步整流的车载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包括:
[0004]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车载充电及加热控制单元、动力电池、电池管理单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相全桥同步整流的车载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车载充电及加热控制单元、动力电池、电池管理单元;其中,所述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与动力电池通过正负端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对动力电池充电或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包含两个电池模组E1、E2,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采集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数据以及计算动力电池SOC,并提供给所述车载充电及加热控制单元;所述车载充电及加热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的电压与电流传感数据,并向所述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提供对动力电池充电或加热的模式切换及相应PWM控制信号;所述车载充电及加热主电路由主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串联一个变压器及其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构成,原边电路包括由两对开关管Q1、Q2、Q3、Q4分别构成的两个桥臂,每个桥臂分别由上方开关管Q1、Q3发射极与下方开关管Q2、Q4集电极连接构成,两桥臂上方开关管Q1、Q3的集电极与原边直流输入的正线相连,下方开关管Q2、Q4的发射极与原边直流输入的负线相连;两桥臂中点之间连接一滤波电感与原边绕组;原边输入的正负线之间连接一原边电容;副边电路中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开关管Q5、Q6的集电极连接,Q5、Q6的发射极均与副边输出的负线相连;副边绕组的中点引出两路,一路通过一副边电感、电流传感器与副边输出的正线相连,另一路与一开关管Q7的发射极连接,Q7的集电极通过一单刀单掷继电器SW1与一单刀双掷继电器SW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