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及控制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246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及控制器。包括:在上装作业的情况下,控制上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第一电控阀与第二电控阀连接,上装电机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装置、上装电机控制器以及上装驱动电机,在第一回路下通过散热装置对上装电机控制器和上装驱动电机进行散热,电池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电池系统以及取电模块,冷却装置用于对电池系统和取电模块进行散热;实时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温度信号以确定电池系统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切换至第三回路以通过上装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及控制器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泵车已在逐步发展。但是,纯电动泵车在冬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进行使用时,其电池会因为低温的原因造成续航性能差。在持续的低温环境,电池系统需要进行预热以使工作温度达到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纯电动泵车才可进行作业。现有技术通常采用PTC加热电池,会造成电动泵车大量的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控制多个电控阀,实现多种循环水路切换,以将电机散热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和液压油进行加热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5]应用于纯电动泵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装电机散热系统和电池散热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0006]在纯电动泵车处于上装作业的情况下,控制上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以及控制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其中,第一电控阀与第二电控阀连接,上装电机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装置、上装电机控制器以及上装驱动电机,在第一回路下通过散热装置对上装电机控制器和上装驱动电机进行散热,电池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电池系统以及取电模块,冷却装置用于对电池系统和取电模块进行散热;
[0007]实时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温度信号,以根据第一温度信号实时确定电池系统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
[0008]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三回路,以通过上装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装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电控阀,其中,第三电控阀的第一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箱连接,控制上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包括:控制第一电控阀与上装驱动电机和散热装置连接,且与第二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第三电控阀与第一水箱、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以使上装电机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其中,第一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第一水箱、第一水泵、上装电机控制器、上装驱动电机、第一电控阀、散热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控阀以及第一水泵。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以及第四电控阀,控制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包括:控制第二电控阀与第二水箱、第二水泵以及冷
却装置连接,且与第一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第四电控阀与取电模块和冷却装置连接,以使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其中,第二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第二水箱、第三电控阀、第二水泵、电池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取电模块、第四电控阀、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水泵。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装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电控阀,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第四电控阀以及第五电控阀,其中,第三电控阀的第一端与第五电控阀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箱连接;控制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三回路包括:控制第一电控阀与上装驱动电机、第二电控阀连接,且与散热装置断开连接;控制第二电控阀与第二水箱、第二水泵以及第一电控阀连接,且与冷却装置断开连接;控制第四电控阀与取电模块、第五电控阀连接,且与冷却装置断开连接;控制第五电控阀与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连接,且与第一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第三电控阀与第一水箱、第一水泵以及第五电控阀连接,且与散热装置断开连接,以使热管理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三回路;其中,第三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第一水箱、第一水泵、所装电机控制器、上装驱动电机、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二水泵、电池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取电模块、第四电控阀、第五电控阀、第三电控阀以及第一水泵。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纯电动泵车处于底盘行驶的情况下,控制底盘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四回路,以及控制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其中,底盘电机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装置、底盘控制器以及底盘驱动电机,在第四回路下通过散热装置对底盘控制器和底盘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实时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温度信号,以根据第一温度信号实时确定电池系统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五回路,以通过底盘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盘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控制器、第三电控阀以及第六电控阀,第六电控阀的两端分别与底盘电机控制器和第一水泵连接,控制底盘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四回路包括:控制第六电控阀与底盘电机控制器、第一水泵连接,且与上装电机控制器断开连接;控制第一电控阀与底盘驱动电机、散热装置连接,且与第二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第三电控阀与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以使底盘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依次为第四回路;其中,第三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六电控阀、底盘控制器、底盘电机控制器、底盘驱动电机、第一电控阀、散热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控阀以及第一水泵。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盘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控制器、第三电控阀、第五电控阀以及与上装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第六电控阀,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四电控阀,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五回路包括:控制第六电控阀与上装控制器、第一水泵连接,且与上装电机控制器断开连接;控制第一电控阀与底盘驱动电机、第二电控阀连接,且与散热装置断开连接;控制第三电控阀与第一水箱、第一水泵连接,且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断开连接;控制第五电控阀与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连接,以控制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五回路;其中,在第五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六电控阀、底盘控制器、底盘电机控制器、底盘驱动电机、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二水泵、电池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取电模块、第四电控阀、第五电控
阀、第三电控阀以及第一水泵。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液压油管理系统,液压油管理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三水泵、热交换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热管理系统的水路为第五回路的情况下,实时获取第三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二温度信号,以根据第二温度信号实时确定液压油管理系统的液压油的第二温度;在第二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底盘电机散热系统从第五回路切换至第六回路,以将底盘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对液压油管理系统的液压油进行加热。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盘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控制器、第三电控阀、第五电控阀,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四电控阀,控制底盘电机散热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纯电动泵车,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装电机散热系统和电池散热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纯电动泵车处于上装作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上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其中,第一电控阀与第二电控阀连接,所述上装电机散热系统包括散热装置、上装电机控制器以及上装驱动电机,在所述第一回路下通过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上装电机控制器和所述上装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所述电池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电池系统以及取电模块,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系统和取电模块进行散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温度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实时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三回路,以通过所述上装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电控阀,其中,所述第三电控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一水箱连接,所述控制所述上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上装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装置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三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泵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以使所述上装电机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一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上装电机控制器、所述上装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一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以及第四电控阀,所述控制所述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二回路包括:控制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泵以及所述冷却装置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四电控阀与所述取电模块和所述冷却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所述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二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电池系统、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取电模块、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冷却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电控阀,所述电池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箱、第二水泵、第四电控阀以及第五电控阀,其中,所述第三电控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控阀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一水箱连接;所述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三回路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上装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电控阀连接,且与所述散热装置
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泵以及所述第一电控阀连接,且与所述冷却装置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四电控阀与所述取电模块、所述第五电控阀连接,且与所述冷却装置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五电控阀与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电控阀断开连接;控制所述第三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泵以及所述第五电控阀连接,且与所述散热装置断开连接,以使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三回路;其中,所述第三回路下水路的流向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上装电机控制器、所述上装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电池系统、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取电模块、所述第四电控阀、所述第五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以及所述第一水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散热系统,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纯电动泵车处于底盘行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底盘电机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第四回路,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散热系统的水路流向为所述第二回路,其中,所述底盘电机散热系统包括所述散热装置、底盘控制器以及底盘驱动电机,在所述第四回路下通过所述散热装置对所述底盘控制器和所述底盘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温度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实时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第一端口的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水路切换至第五回路,以通过所述底盘驱动电机的散热热量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电机散热系统还包括底盘电机控制器、第三电控阀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铨万梁刘朵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