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尺寸
‑
孔隙双重梯度变化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涉及一种颗粒尺寸
‑
孔隙双重梯度变化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市场的发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决定了电池的输出容量和能量密度,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研究人员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将电极做厚并进行辊压,通过降低电极孔隙率提高活性物质的体积比。
[0003]厚电极是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电极,如专利CN107093701A,其提供了一种极片厚度大于300μm的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的厚电极包括正极厚电极和负极厚电极,正极厚电极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正极粘结剂、多孔炭导电剂及氟碳表面活性剂,负极厚电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粘结剂、多孔炭导电剂及增稠剂,该专利通过多孔碳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提高了极片的导电性,并通过增厚极片大幅提升了极片的能量密度。专利CN113991064A也提供了一种厚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专利首先涂布好预定厚度的电极片并对其进行辊压,然后对电极片表面进行微造孔,并将电极片表面的颗粒进行去除,形成一个多孔结构的厚电极片,提升了电解液的浸润效果的同时,避免了界面上的极化。专利CN113921760A提供了一种石墨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在集流体的两面对称涂覆有至少一层的活性材料结构层,活性材料结构层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石墨烯纳米纤维层、第一石墨导电层、第二石墨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尺寸
‑
孔隙双重梯度变化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活性涂覆层,所述活性涂覆层包括多孔碳和负极活性材料,沿远离所述集流体一侧表面的方向,所述多孔碳的孔隙率梯度递增,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尺寸梯度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软碳、硬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大颗粒活性材料和小颗粒活性材料;优选地,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石墨,所述大颗粒活性材料为大颗粒石墨,所述小颗粒活性材料为小颗粒石墨;优选地,所述大颗粒石墨的D50粒径为12~15μm,所述小颗粒石墨的D50粒径为8~11μm;优选地,所述大颗粒石墨和小颗粒石墨的质量比为x:(10
‑
x),x为2~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涂覆层中多孔碳和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2~0.5):(95~98)。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颗粒尺寸
‑
孔隙双重梯度变化的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第一浆料涂覆至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浆料中包括多孔碳;(2)对步骤(1)所述涂覆第一浆料后的集流体表面进行刻蚀,使远离集流体一侧表面的多孔碳的孔隙率大于靠近集流体一侧表面的多孔碳的孔隙率,得到电极前驱体;(3)在步骤(2)所述电极前驱体的表面涂覆粘度为1000~1500mPa
·
s的第二浆料,进行颗粒沉降,所述第二浆料中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得到颗粒尺寸
‑
孔隙双重梯度变化的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浆料中包括中粘度粘结剂;优选地,所述中粘度粘结剂在水溶液中的粘度为4000~6000mPa
·
s;优选地,所述中粘度粘结剂包括取代度为0.7~0.8mmol/g且水溶液粘度为4000~6000mPa
·
s的羧甲基纤维素。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第一浆料中的多孔碳的按照如下方式制备:将酚源、有机源、模板剂、催化剂和扩孔剂混合,进行煅烧,得到多孔碳;优选地,所述酚源包括对苯二酚;优选地,所述有机源包括六次甲基四胺;优选地,所述模板剂包括P123、F127或F108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L
‑
赖氨酸;优选地,所述扩孔剂包括间三甲苯和/或PVB;优选地,所述酚源、有机源、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琪,朱智渊,张欢,刘范芬,苑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