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及其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44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所述弹性臂结构包括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顶部的扣持体,所述扣持体为具有倾斜斜面的楔状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壳体的多电路板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路板受力合理、散热性能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及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系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多功能电力仪表或者控制器领域更是如此,仅仅使用一块电路板已经无法满足其电子电路的需要。目前电路板一般都是设置于壳体中,壳体一般都是由底面和四个侧面组成,对于单电路板的安装,一般都是采用数个螺钉将其固定在壳体内。对于多电路板结构来说,目前传统的做法是其一,在相邻各电路板间分别设置隔柱,通过螺钉将各电路板与隔柱相连接,使各电路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再将所连接成的整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其二,将各电路板依次插入设置于壳体内的插槽或者滑轨中,并在电路板顶部与壳体相连接。对于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使得电路板的装配变得复杂而且工作量较大,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对于采用插槽或者滑轨装置进行电路板的固定,使得壳体的加工和使用变得较为复杂,同时当插槽或者滑轨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将与电路板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容易造成插槽或者滑轨装置变形失效,另一方面,电路板受到较大的沿电路板板面方向的作用力,容易造成电路板板内电路结构受损,从而影响电路板内电路稳定工作。同时现有的电路板安装方式不利于电路板在壳体内的散热,使得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积聚在壳体内,引起电路板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电路板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安装简便、安全可靠的多电路板壳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的安装简便、安全可靠的多电路板组合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所述弹性臂结构包括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顶部的扣持体,所述扣持体为具有倾斜斜面的楔状物。所述弹性臂结构位于壳体的一侧,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台阶。所述台阶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弹性臂结构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相对应的两侧。所述壳体的底面或各台阶阶面上分别设置有孔。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组合结构,包括壳体、数个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所述弹性臂结构包括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顶部的扣持体,所述扣持体为具有倾斜斜面的楔状物,所述各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各台阶阶面上。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通过弹性臂结构与壳体相连接,电路板的另一侧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壳体的台阶阶面相连接。所述电路板相对应的两侧分别通过弹性臂结构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外端还设置有一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或螺栓或设置于壳体外侧的端盖被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多电路板组合结构为三电路板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弹性臂结构,由于在弹性臂结构顶端设置有扣持体,在安装电路板时,当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时,电路板的一端通过扣持体卡持在壳体内的台阶面上,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螺钉或螺栓直接固定在台阶阶面上;当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时,电路板两端分别通过扣持体卡持在壳体内的台阶面上。当拆卸电路板时,如果电路板上固定有螺钉或螺栓,先拆下螺钉或螺栓,再压迫弹性臂向外伸展,使扣持体退出电路板表面即可轻松取下电路板。另外,本技术壳体的底面或各台阶阶面上分别设置有孔。通过该孔,可以使得各电路板的外接端子延伸到壳体外,方便各端子的使用;还可以通过该孔,使得各电路板在工作状态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壳体,避免电路板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因此本技术可以使得电路板的安装非常简便、牢固,拆卸电路板非常方便,而且,由于电路板只受到与板面相垂直的压力,与电路板板面相平行的方向上不受任何挤压的作用力,电路板内的电路结构不会由于受到外力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电路板外接端子安装方便,散热性能良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臂结构示意图。1-壳体,201-电路板,202-电路板,203-电路板,3-扣持装置,4-下支撑,5-连接块,601-台阶,602-台阶,7-螺钉,8-扣持体,9-弹性体,10-槽体底面,11-槽,12-扣持面,13-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壳体1为具有底面和四个侧壁的顶部开口的框架结构。壳体1内部两侧依次设置有台阶601和602,为了简化壳体1的结构,其中一侧的台阶602设置成挡块4。其中电路板201设置在台阶601上,电路板202设置在台阶602上,电路板203设置在壳体1的开口端面上并通过螺钉7与壳体1固定连接。电路板201、202分别通过螺钉7固定在台阶601、602的阶面上。如果直接将螺钉7固定在台阶阶面上,势必增加壳体1的壁厚,为了降低其侧壁厚度,在台阶601和602的阶面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为一圆柱块或方形块,其上设置有与螺钉7相适配的内螺纹。电路板201、202直接设置在连接块5上,并通过螺钉7与其相连接。在壳体1设置挡块4的一侧设置有槽11,槽11内设置有扣持装置3,如图2所示。扣持装置3包括一设置于槽底面10上的弹性体9,弹性体9顶部设置有扣持体8,扣持体8为一位于弹性体内侧的楔状凸起结构,其由弹性体9顶端向下延伸,并与弹性体9的内侧面形成一相互垂直的扣持面12,扣持面12与位于弹性体9一侧或两侧的挡块4的上端面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且该垂直距离与电路板202的厚度相适应。当电路板202安装时,当电路板202接触到扣持体8的楔形面时,向下压电路板202并迫使弹性体9向外侧移动,当电路板202越过扣持体8时,弹性体9在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并通过扣持面12将电路板202牢固固定在挡块4上,电路板20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台阶602上的连接块5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有一种固定电路板202的方式,在壳体1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扣持装置3,安装电路板202时,只需要将电路板202分别夹持在两侧的扣持体8和挡块4之间即可。在壳体1的底面上及各台阶601、602上,可以分别设置孔13,电路板201、202可以分别通过设置于其对应台阶阶面上的孔13,将其上的外接端子延伸到壳体1外部以方便连接;同时,孔13还具有散热的作用,使得壳体1的内部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影响各电路板稳定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和原理,还可以做出很多的变形和改进,但这些变形和改进均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所述弹性臂结构包括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顶部的扣持体,所述扣持体为具有倾斜斜面的楔状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结构位于壳体的一侧,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台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结构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相对应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何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仪表或控制器的新型多电路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臂结构,所述弹性臂结构包括弹性体和位于弹性体顶部的扣持体,所述扣持体为具有倾斜斜面的楔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