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40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顶端设有油管接头,内部结构顶端设有出油接头;出油接头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两上部防转结构,两上部防转结构沿出油接头内孔的中轴线对称;油管接头的内孔上设有两下部防转结构,两下部防转结构沿油管接头内孔的中轴线对称;工作时,通过下降出油接头,使其上的上部防转结构进入油管接头的下部防转结构,防止出油接头相对油管接头转动,从而能够确保拆卸管柱时油管不转动,便于拆卸油管。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减载装置的防转机构,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柱旋转,施工安全性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有杆泵深抽举升减载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渗油藏是油田开发的主要阵地,一般油藏埋藏较深,为了提高开发效果,通过深抽放大生产压差,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和开发效益的目的。而加深泵挂深抽势必会造成悬点载荷增加,杆柱寿命降低,为此科研人员专利技术了几种减载装置。通过减载装置,不仅可以降低抽油机悬点载荷,还能够降低杆柱循环应力比,达到降本增效和增加杆柱寿命的目的。
[0003]公开号为CN2017143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杆泵深抽助力装置,包括抽油杆、小泵筒、小柱塞、大柱塞、承拉管、大泵筒。所述承拉管内顺次安装有大泵筒、小泵筒、小柱塞和大柱塞及进液接头,小柱塞上端和大柱塞及进液接头下端连接有抽油杆,小柱塞和大柱塞及进液接头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具有泵挂深度不受限制、泵筒均成悬臂梁状态,消除了因柱塞不同心造成的杆柱下行困难问题,提高了应用可靠性、减轻驴头悬点载荷,减小杆柱伸缩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泵效、节能效果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顶端设有油管接头(2),内部结构顶端设有出油接头(1);出油接头(1)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两上部防转结构,两上部防转结构沿出油接头(1)内孔的中轴线对称;油管接头(2)的内孔上设有两下部防转结构,两下部防转结构沿油管接头(2)内孔的中轴线对称;工作时,通过下降出油接头(1),使其上的上部防转结构进入油管接头(2)的下部防转结构,防止出油接头(1)相对油管接头(2)转动,从而能够确保拆卸管柱时油管不转动,便于拆卸油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接头(2)内孔顶端的孔径大于油管接头(2)内孔余部分的内径从而在油管接头(2)内孔顶端以下形成台阶内孔(21);所述上部防转结构为设置在出油接头(1)下部一定高度处的径向外周表面上的水平截面为弧形的弧状长凸条(101);所述下部防转结构为设置在油管接头(2)的台阶内孔上的开口向上的水平截面为弧形的弧状凹槽条(201);当出油接头(1)下降时,其上的各弧状长凸条(101)可分别进入油管接头(2)的弧状凹槽条(201),防止出油接头(1)相对油管接头(2)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弧状凹槽条(201)的任意一水平截面弧长大于弧状长凸条(101)的各水平截面弧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弧状长凸条(101)的左、右两侧面与出油接头(1)的径向外周表面相交形成两曲线,两曲线上端间距大于其下端间距。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曲线上端间距相等线,两曲线下端间距从上下逐步变小或分段变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衬油管的防转式减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弧状长凸条(101)的左、右两侧面与出油接头(1)的径向外周表面相交形成的两曲线底部相交从而在弧状长凸条(101)的底端形成一个向下的尖头。7.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振玉于雪林古光明肖姝杭发琴马俊华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