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煤气进气管路、反应釜和煤气出气管路,反应釜顶部通过进气阀与煤气进气管路连通,反应釜顶部还设置有吹扫模块,反应釜一侧底部通过排污阀连通有排污管路,另一侧底部安装有检修模块,煤气出气管路通过出气阀与反应釜的顶端连接,其中吹扫模块包括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均安装在反应釜的顶端,吹扫管路上设有吹扫阀,吹扫管路的输入端安装有置换气罐,放散管路上设置有放散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人工进行排水的作业,通过阀门的控制,便可进行除水和去除杂质的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可杜绝水进入炉体内和杂质堵塞滤网的情况,保证了人员和车间内部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炉煤气输送的
,尤其是指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间内电炉侧壁氧枪使用的焦炉煤气是从冷轧厂生产输送过来的,冷轧厂中焦炉煤气的压力一般为8
‑
12Kpa,而电炉侧壁氧枪需要从冷轧厂运输的精制焦炉煤气压力达到3bar以上,冷轧厂通过水蒸气增压使精制焦炉煤气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且电炉侧壁氧枪使用的焦炉煤气处于煤气总管网的最末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前端的水及水蒸气增压过程中的水会聚集,由于电炉侧壁氧枪的焦炉煤气作业压力较高,车间采用的是干式疏水器,需人工进行排水作业,但由于水分太多,人工排水比较频繁工人劳动强度大,也会出现排水不及时,水进入电炉内部,给车间正常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此外,长期使用焦炉煤气后,焦炉煤气中的杂质部分随着高压气流进入该管道中,时常有大量焦油渣堵死车间煤气管道滤芯,给车间正常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要每月计划检修时断开煤气管道进行人工清理,在人员进入煤气管道清理过程,也会形成不必要的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加大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炉侧壁氧枪使用前需人工比较频繁排水,排水不及时,水进入电炉内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焦炉煤气中的杂质部分随着高压气流进入该管道中,时常有大量焦油渣堵死车间煤气管道滤芯,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包括
[0006]煤气进气管路;
[0007]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通过进气阀与所述煤气进气管路连通,所述反应釜顶部还设置有吹扫模块,所述反应釜一侧底部通过排污阀连通有排污管路,另一侧底部安装有检修模块;
[0008]其中所述吹扫模块包括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所述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均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顶端,所述吹扫管路上设有吹扫阀,所述吹扫管路的输入端安装有置换气罐,所述放散管路上设置有放散阀;
[0009]煤气出气管路,所述煤气出气管路通过出气阀与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散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收集罐。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换气罐为氮气罐。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散管路的输出端安装有一氧化碳报警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进气阀、出气阀、吹扫阀、所述放散阀和所述排污阀电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煤气进气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煤气总管,所
述煤气出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使用点阀站。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和所述排污阀之间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所述排污管路上。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修模块包括检修盖,所述反应釜上开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检修孔上。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修盖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反应釜密封连接。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的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首先打开进气阀,焦炉煤气通过煤气进气管路进入反应釜内部,由于焦炉煤气中的杂质和水的比重较煤气的大的多,杂质和水均沉降至反应釜的底部,煤气处于反应釜的上部,打开出气阀,此时吹扫阀、放散阀和排污阀均为关闭的状态,煤气通过煤气出气管路进入使用站点。当关闭进气阀和出气阀,打开排污阀,沉降的水可通过排污管路排出,当反应釜底部的杂质沉积较多时,关闭进气阀、出气阀和排污阀,打开置换气罐并打开放散阀,再打开吹扫阀,将反应釜内的煤气进行置换,待反应釜内的煤气置换完全后再关闭吹扫阀,打开检修模块,将反应釜底部的杂质进行清除。该处理装置可减少人工进行排水的作业,通过阀门的控制,便可进行除水和去除杂质的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可杜绝水进入炉体内和杂质堵塞滤网的情况,保证了人员和车间内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煤气进气管路;11、进气阀;12、煤气总管;2、反应釜;21、检修孔;22、检修盖;3、吹扫模块;31、吹扫管路;311、吹扫阀;32、放散管路;321、放散阀;4、排污管路;41、排污阀;5、煤气出气管路;51、出气阀;52、使用点阀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煤气进气管路1、反应釜2和煤气出气管路5,反应釜2顶部通过进气阀11与煤气进气管路1连通,反应釜2顶部还设置有吹扫模块3,反应釜2一侧底部通过排污阀41连通有排污管路4,另一侧底部安装有检修模块;煤气出气管路5通过出气阀51与反应釜2的顶端连接;其中吹扫模块3包括吹扫管路31和放散管路32,吹扫管路31和放散管路32均安装在反应釜2的顶端,吹扫管路31上设有吹扫阀311,吹扫管路31的输入端安装有置换气罐,放散管路32上设置有放散阀321。
[0025]该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首先打开进气阀11,焦炉煤气通过煤气进气管路1进入反应釜2内部,由于焦炉煤气中的杂质和水的比重较煤气的大的多,杂质和水均沉降至反应釜2的底部,煤气处于反应釜2的上部,打开出气阀51,此时吹扫阀311、放散阀321和排污阀41均为关闭的状态,煤气通过煤气出气管路5进入使用站点。当关闭进气阀11和出气阀51,打
开排污阀41,沉降的水可通过排污管路4排出,当反应釜2底部的杂质沉积较多时,关闭进气阀11、出气阀51和排污阀41,打开置换气罐并打开放散阀321,再打开吹扫阀311,将反应釜2内的煤气进行置换,待反应釜2内的煤气置换完全后再关闭吹扫阀311,打开检修模块,将反应釜2底部的杂质进行清除。该处理装置可减少了人工进行排水的作业,通过阀门的控制,便可进行除水和去除杂质的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可杜绝水进入炉体内和杂质堵塞滤网的情况,保证了人员和车间内部的安全性。
[0026]具体的,该反应釜2的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本反应釜2为长方形的密封反应釜2,其长度为2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1.5米,在反应釜2的顶端安装进气阀11和出气阀51,便于反应釜2内部的煤气从上部进入使用点阀站52。通过反应釜2的顶端还安装有吹扫管路31和放散管路32,置换气体从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进气管路;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通过进气阀与所述煤气进气管路连通,所述反应釜顶部还设置有吹扫模块,所述反应釜一侧底部通过排污阀连通有排污管路,另一侧底部安装有检修模块;其中所述吹扫模块包括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所述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均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顶端,所述吹扫管路上设有吹扫阀,所述吹扫管路的输入端安装有置换气罐,所述放散管路上设置有放散阀;煤气出气管路,所述煤气出气管路通过出气阀与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收集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换气罐为氮气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管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赵小军,刘钧,施怡,魏芹芹,郭梦园,余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