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96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饱和装置,包括分配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至少一个饱和器,每个饱和器均连接有一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用于向饱和器输入煤气,饱和器通过第二管道进行排气,所有的第三管道均与分配器连通,分配器通过第三管道向饱和器选择性输送置换气体或水。该饱和装置通过设置分配器,且分配器通过第三管道与饱和器连通,以使分配器可以通过第三管道选择性输送水或置换气体,分配器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向饱和器输送介质,结构简单,对饱和装置的维护效率较高。在该饱和装置中第三管道具有一管多用功能,可以对水或置换气体进行输送,简化了管道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低了制造成本。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饱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脱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饱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气经初期冷却后进入电捕焦油器,通过电捕焦油器除掉煤气中的大部分焦油,然后再经鼓风机将煤气输送进入硫氨工序进行脱铵。在硫氨工序中,煤气在饱和器内与硫酸母液充分接触生成硫酸铵,从而在饱和器内对煤气中蕴含的氨成分进行回收,进而降低煤气中氨含量在0.03g/m3以下。饱和器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为保持母液循环量及物料平衡,需向饱和器加入生产水;每隔一段时间,需向饱和器增加热水冲洗以消除饱和器内沉积的结晶;饱和器因故障需进行维修时,需要向饱和器输入气体,以将饱和器内可燃或有毒气体进行置换。因此在饱和器使用过程中,在不同的场景下需向饱和器输入生产水、凝结水或置换气体等介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饱和器需分别设置用于输送生产水、凝结水和置换气体的管道,各个管道之间相互独立,以至于饱和器的补水或吹扫置换的功能切换作业困难,且多个管道之间排布复杂,维护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饱和装置,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至少一个饱和器,每个所述饱和器均连接有一条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向所述饱和器输入煤气,所述饱和器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进行排气,所有的所述第三管道均与所述分配器连通,所述分配器通过所述第三管道向所述饱和器选择性输入置换气体或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饱和器均与所述分配器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管道择一输入所述煤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包括分配缸、输气管、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三管道、所述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水管和所述第二输水管均与所述分配缸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输气管用于输入所述置换气体,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输水管用于输入生产水,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输水管用于输入凝结水,两条所述第三管道上邻近所述分配缸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包括第一主管道、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和所述第二分管道均与所述第一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分管道和所述第二分管道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和所述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分配缸之间还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一主管道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之间,所述第二输水管上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分配缸之间设置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一主管道与所述第二输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铎杨志军杨涛王道元蒋耀煌岑水玉周凌云赵海平罗浩轩杨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