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21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个线极化振子组,两个所述线极化振子组相互极化正交且一体化集成设置,每一个所述线极化振子组包括至少三个对称振子;所述辐射单元的一部分数量的所述对称振子呈环形阵列排布,另一部分数量的所述对称振子嵌套于所述环形阵列,全部所述对称振子的工作频率范围同为低频或中频或高频。该辐射单元不仅具有优异的增益和波宽收敛性等性能指标,还能够缩小辐射单元的尺寸,从而实现基站天线的小型化。一体化集成的辐射单元可靠性高,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有利于保证辐射单元的性能指标。有利于保证辐射单元的性能指标。有利于保证辐射单元的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不同运营商的系统制式和建设进度不同,同一天面的站址就需要布置许多不同系统制式的天线。为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营商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迫切要求减少基站天线数量或缩小基站天线的外形尺寸。同时人口居住密集的城市建筑等复杂电磁环境对于天线覆盖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增益、水平波宽等各种辐射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传统的天线在设计上多采用纵向上增加尺寸的方式解决增益问题或者横向上增加尺寸或边界的方式解决波宽收敛性的问题,虽然系统覆盖效果提升,但是这样的基站天线一般尺寸较大,重量较重,成本较高。这种外形尺寸的小型化和辐射性能指标的高要求的矛盾严重制约基站天线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难以兼顾辐射性能指标和外形尺寸小型化需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辐射单元,用于设置在反射板上形成基站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单元,用于设置在反射板上形成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线极化振子组,两个所述线极化振子组相互极化正交且一体化集成设置,每一个所述线极化振子组包括至少三个对称振子;所述辐射单元的一部分数量的所述对称振子呈环形阵列排布,另一部分数量的所述对称振子嵌套于所述环形阵列,全部所述对称振子的工作频率范围同为低频或中频或高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极化振子组包括第一线极化振子组和第二线极化振子组,所述第一线极化振子组包括第一对称振子、第二对称振子和第三对称振子,所述第二线极化振子组包括第四对称振子、第五对称振子和第六对称振子;所述第一对称振子、所述第二对称振子、所述第四对称振子和所述第五对称振子呈环形阵列排布形成碗形辐射体,所述第三对称振子和所述第六对称振子相连形成十字形辐射体,所述十字形辐射体同轴嵌套于所述碗形辐射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辐射体在所述反射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碗形辐射体在所述反射板上的投影范围之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每一个所述对称振子设有巴伦并通过所述巴伦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两个所述线极化振子组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对称振子、所述第二对称振子、所述第四对称振子和所述第五对称振子分别通过所述巴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环绕于所述第三对称振子和所述第六对称振子的所述巴伦,所述第三对称振子和所述第六对称振子的所述巴伦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在所述反射板上的正投影的最大尺寸为其工作频率的0.4

0.7倍的工作波长,所述辐射单元的辐射臂相对所述反射板的最大垂直高度为所述工作频率的0.3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范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