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富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19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包括壶体以及盖合在壶体上的壶盖,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下盖以及配合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中盖以及设置在中盖上的防尘上盖,且防尘上盖与下盖通过连接组件配合固定;所述中盖顶面向上延伸出壶嘴;所述防尘上盖包括上盖主体,上盖主体配合壶嘴铰接设置翻盖组件,翻盖组件和上盖主体之间设有防尘组件;翻盖组件通过铰接翻转实现壶体内介质从壶嘴倒出,同时通过防尘组件实现对壶体内以及壶嘴处介质的防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盖主体上设置的上凸出块、下盖上设置的下凸出块以及连接固定件的配合实现上盖组件与下盖的扣合连接,大大提高了壶盖的正常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开合油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开合油壶。

技术介绍

[0002]油壶是用于厨房储存食用油、生抽、料酒等液体的器具,为了炒菜方便,常将大桶装的油灌装在一个可以单手操作的大口小油壶里的。现有的油壶有很多种,结构各异。
[0003]申请号为 20202114802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包括下盖、中盖和防尘上盖,所述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壶体上,所述下盖侧面延伸出把手,所述中盖连接在下盖上,所述中盖顶面向上延伸出壶嘴,所述下盖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盖、壶体、中盖三者交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防尘上盖连接在中盖上并将壶嘴包覆在其内部,所述防尘上盖上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位于壶嘴上方,所述翻盖打开后油直接从壶嘴处倒出。”该油壶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往油壶内加油时需先取下中盖才能往壶内加油,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2)下盖左右两侧设有和下盖成一体的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块相对应,中盖左右两侧对应位置设有和中盖成一体的卡环,通过定位块与卡环来卡合固定,结构比较复杂,由于卡环与中盖之间、定位块与下盖之间均是塑料材质的一体制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固连在一起的防尘上盖与中盖形成的组件在与下盖的周期性开开合合过程中所述卡环会因受周期力的作用而出现疲劳损坏变形,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卡环和中盖其它部位分离损坏的情况,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了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很不好的体验感;(3)壶体内的油液在摆放期间易受到空中尘粒和小飞虫的污染。
[0004]另外,附图14所示也是现有常用的油壶,虽然避免了上述问题(1),但仍存在问题(2)和(3)。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合油壶,以解决在加油时操作不便、壶盖的连接结构复杂且易变形以及食用油容易被污染等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开合油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包括壶体以及盖合在壶体上的壶盖,壶盖包括与壶体连接的下盖以及配合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中盖以及设置在中盖上的防尘上盖,且防尘上盖与下盖通过连接组件配合固定;所述中盖顶面向上延伸出壶嘴;所述防尘上盖包括上盖主体,上盖主体配合壶嘴铰接设置翻盖组件,翻盖组件和上盖主体之间设有防尘组件;翻盖组件通过铰接翻转实现壶体内介质从壶嘴倒出,同时通过防尘组件实现对壶体内以及壶嘴处介质的防护。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盖上的下凸出块,下凸出块的下表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主体对应下凸出块设有上凸出块,上凸出块与下凸出块之间设置连接固定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主体呈U型结构,包括两侧杆以及连接两侧杆的连杆,两侧杆的自由端均进行90
°
向内弯折形成对置的两个插杆,两个插杆分别插置于设置在横穿上凸出块235两侧壁的通孔内,下压上盖实现连接固定件与下凸出块扣合,从而固定上盖与下盖。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翻盖和配重,翻盖呈L形结构,一端与上盖主体上端面铰接相连,另一端延伸与上盖主体的侧壁盖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组件设置在翻盖和上盖主体之间,包括设置在翻盖盖合在上盖主体左右两侧的前挡尘条以及设置在翻盖与上盖主体铰接处的后挡尘环,前挡尘条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上盖主体侧壁对应的第二前挡尘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设置在在翻盖盖合在上盖主体左右两侧的前挡尘条以及设置在翻盖与上盖主体铰接处的挡布,挡布整体覆盖翻盖和上盖主体之间的缝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设置在翻盖的外表面的磁性布,上盖主体的外表面上围绕翻盖的配合设置了铁粉圈,磁性布的周缘通过磁力吸附铁粉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为圆环结构,圆环的一侧竖向侧面延伸设置把手,把手和防尘上盖铰接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把手顶部端面设有连接柱,防尘上盖上设置连接梁,连接柱的上端和连接梁的两个侧壁相铰接,实现防尘上盖可绕连接柱旋转并固定在把手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翻盖组件实现壶体内液体的倒出;翻盖和上盖主体之间设有防尘组件,有利于保证壶体内的液体在摆放期间不易受到空中尘粒和小飞虫的污染,特别适用于沙尘区域使用,也适用于用户长期离家观光旅游时使用;通过上盖主体上设置的上凸出块、下盖上设置的下凸出块以及连接固定件的配合实现上盖组件与下盖的连接,在向壶体内装食用油、酱油等流体介质时,只需要先向下压壶盖就可以解除连接固定件和下凸出块的触连,从而可以把中上盖组件绕上盖和把手的铰接轴翻转过来而往壶体内倒油;在往壶体内倒好油后,再把中上盖组件绕上盖和把手的铰接轴反方向翻转过来并下压,就可以很容易地把中上盖组件和下盖扣合在一起,避免了现有的油壶中定位块与卡环卡合过程中卡环因受周期力的作用而出现疲劳损坏变形的问题,大大提高壶盖的正常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翻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

B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翻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的C

C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侧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主视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侧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油壶的主视示意图以及侧视示意图。
[0018]图中:壶体1、壶盖2、下盖21、把手211、下凸出块212、下延定位段213、连接柱214、中盖22、密封内筒221、防尘上盖23、上盖主体231、翻盖组件232、翻盖233、配重234、上凸出块235、倒U型连接梁236、前挡尘条237、后挡尘环238、挡布239、第二前挡尘条240、磁性布241、防漏柔性密封圈24、连接固定件3、弹性密封圈4、柔性套管5、第二柔性套管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实施例一如图1

6所示,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包括壶体1以及盖合在壶体1上的壶盖2,壶体1优选高硼硅壶体,高硼硅玻璃不仅耐温、抗摔,对各种油品适应性强,同时也易于看清壶内剩余油量的情况,以便于及时补充壶内油量。壶盖2包括与壶体1连接的下盖21以及配合设置在下盖21上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包括中盖22以及设置在中盖22上的防尘上盖23,且防尘上盖23与下盖21通过连接组件配合固定。下盖21可拆固定在壶体1的上端,下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包括壶体(1)以及盖合在壶体(1)上的壶盖(2),壶盖(2)包括与壶体(1)连接的下盖(21)以及配合设置在下盖(21)上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中盖(22)以及设置在中盖(22)上的防尘上盖(23),且防尘上盖(23)与下盖(21)通过连接组件配合固定;所述中盖(22)顶面向上延伸出壶嘴;所述防尘上盖(23)包括上盖主体(231),上盖主体(231)上配合壶嘴铰接设置翻盖组件(232),翻盖组件(232)和上盖主体(231)之间设有防尘组件;翻盖组件(232)通过铰接翻转实现壶体(1)内介质从壶嘴倒出,同时通过防尘组件实现对壶体(1)内以及壶嘴处介质的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盖(21)上的下凸出块(212),下凸出块(212)的下表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主体(231)对应下凸出块(212)设有上凸出块(235),上凸出块(235)与下凸出块(212)之间设置连接固定件(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3)的主体呈U型结构,包括两侧杆以及连接两侧杆的连杆,两侧杆的自由端均进行90
°
向内弯折形成对置的两个插杆,两个插杆分别插置于设置在横穿上凸出块235两侧壁的通孔内,下压上盖(23)实现连接固定件(3)与下凸出块(212)扣合,从而固定上盖(23)与下盖(2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组件(232)包括相互配合的翻盖(233)和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芳栾骞汪志群周洋章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