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富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07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抗追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它包括钢板、后防撞梁、箱盖,其中车体上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猛烈撞击时对后防撞梁形成缓冲的结构;后备箱上通过两个弧杆安装的箱盖与后备箱开口底部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撞击时快速打开的锁结构。钢板会在受到猛烈撞击的后防撞梁的作用下及在后备箱内壁引导槽的引导下由水平状态快速运动至对后座形成完全遮挡防护并将后备箱内自后向后座运动的异物向上引导的倾斜状态,避免后座上的乘客被自后向前运动的异物造成致命穿刺,保护后座乘客不受伤害。保护后座乘客不受伤害。保护后座乘客不受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抗追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越来越多,车辆因追尾导致的事故也越来越多,在车辆被追尾时,后方车内或后备箱内的杆状物体会因惯性向前运动对车辆后座形成致命穿刺,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在后座内设置钢板来对自后向前到达后座的杆状异物形成阻挡。钢板太薄汇能有效发挥作用,钢板太厚则增加后座重量以对后座与车底盘之间的铰接处形成损坏。
[0003]如果为了避免钢板对后座的增加,可以将钢板设置在后座与后备箱之间而不是嵌入后座内,但是这样又会影响后座向后平放以放入较大的物体,使得这种钢板布置方式不具有实用性。
[0004]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它包括钢板、后防撞梁、箱盖,其中车体上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猛烈撞击时对后防撞梁形成缓冲的结构;后备箱上通过两个弧杆安装的箱盖与后备箱开口底部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撞击时快速打开的锁结构;后备箱内的底部安装有在后防撞梁因受到撞击产生运动时由水平状态快速运动至对后座形成完全防护并能够将自后向后座运动的异物向上方引导的钢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备箱开口中部位置处具有两个滑槽B,两个滑槽B内沿汽车宽度方向相向或相背滑动有两个与箱盖上车锁模块的卡环配合且与沿汽车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后备箱内后侧滑槽A中的齿条B传动连接的卡钩;与钢板后端配合的齿条B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复位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卡钩上均安装有齿条A,两个齿条A与安装于车体内的齿轮A啮合,齿轮A所在轴上安装的齿轮B与齿条B啮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防撞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套,两个导套分别嵌套于车体的两个导杆上;导杆与相应导套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不受撞击时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且在后防撞梁受到猛烈撞击时解除对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并对后防撞梁进行有效缓冲的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杆两侧具有两对对称的圆销,每对圆销均插装于导套相应侧上的两个圆槽内并与连通两个圆槽的水平滑槽C配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对滚轮;靠近汽车后端的两个滚轮分别滚动于后备箱内侧壁两个引导槽的水平部分内,远离汽车后端的两个滚轮分别滚动于后备箱内侧壁两个引导槽的倾斜部分内;钢板两侧均通过摆动于后备箱底部摆
槽内的连杆与后防撞连铰接。
[0012]相对于传统的汽车抗追尾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后防撞梁在其受到猛烈追尾撞击时会克服两个导杆上圆销与相应导套上圆槽的配合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水平运动,导杆上圆销与导套上圆槽及圆槽连通的滑槽C的配合可以对后防撞梁受到的猛烈撞击进行有效缓冲,保护后防撞梁在撞击作用下不会形成较严重的形变。
[0013]钢板会在受到猛烈撞击的后防撞梁的作用下及在后备箱内壁引导槽的引导下由水平状态快速运动至对后座形成完全遮挡防护并将后备箱内自后向后座运动的异物向上引导的倾斜状态,避免后座上的乘客被自后向前运动的异物造成致命穿刺,保护后座乘客不受伤害。
[001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示意图。
[0016]图2是车锁模块上卡环与两个卡钩配合剖面示意图。
[0017]图3是车锁模块上卡环与两个卡钩配合及钢板与齿条B配合剖面示意图。
[0018]图4是后备箱剖面示意图。
[0019]图5是钢板、连杆、后防撞梁及导套配合示意图。
[0020]图6是导套与导杆上圆销配合剖面示意图。
[0021]图7是卡钩、齿条A、齿轮A、齿轮B及齿条B配合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名称:1、后座;2、后备箱;3、滑槽A;4、滑槽B;5、引导槽;6、摆槽;7、钢板;8、滚轮;9、连杆;10、后防撞梁;11、导套;12、滑槽C;13、圆槽;14、导杆;15、圆销;16、弧杆;17、箱盖;18、车锁模块;19、卡环;20、卡钩;21、齿条A;22、齿轮A;23、齿轮B;24、齿条B;25、复位弹簧;26、压簧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附图均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0024]如图1所示,它包括钢板7、后防撞梁10、箱盖17,其中如图1、6所示,车体上具有在后防撞梁10受到猛烈撞击时对后防撞梁10形成缓冲的结构;如图1、2所示,后备箱2上通过两个弧杆16安装的箱盖17与后备箱2开口底部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10受到撞击时快速打开的锁结构;后备箱2内的底部安装有在后防撞梁10因受到撞击产生运动时由水平状态快速运动至对后座1形成完全防护并能够将自后向后座1运动的异物向上方引导的钢板7。
[0025]如图2、3、4所示,所述后备箱2开口中部位置处具有两个滑槽B4,两个滑槽B4内沿汽车宽度方向相向或相背滑动有两个与箱盖17上车锁模块18的卡环19配合且与沿汽车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后备箱2内后侧滑槽A3中的齿条B24传动连接的卡钩20;与钢板7后端配合的齿条B24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复位弹簧25。
[0026]如图2、3、7所示,所述两个卡钩20上均安装有齿条A21,两个齿条A21与安装于车体内的齿轮A22啮合,齿轮A22所在轴上安装的齿轮B23与齿条B24啮合。
[0027]如图1、5、6所示,所述后防撞梁10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套11,两个导套11分别嵌套
于车体的两个导杆14上;导杆14与相应导套11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10不受撞击时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且在后防撞梁10受到猛烈撞击时解除对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并对后防撞梁10进行有效缓冲的结构。
[0028]如图5、6所示,所述导杆14两侧具有两对对称的圆销15,每对圆销15均插装于导套11相应侧上的两个圆槽13内并与连通两个圆槽13的水平滑槽C12配合。
[0029]如图1、4、5所示,所述钢板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对滚轮8;靠近汽车后端的两个滚轮8分别滚动于后备箱2内侧壁两个引导槽5的水平部分内,远离汽车后端的两个滚轮8分别滚动于后备箱2内侧壁两个引导槽5的倾斜部分内;钢板7两侧均通过摆动于后备箱2底部摆槽6内的连杆9与后防撞连铰接。
[0030]如图3所示,复位弹簧25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25一端与滑槽A3内壁的环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齿条B24上安装的压簧环26连接。
[003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箱盖17处于对后备箱2关闭的状态,箱盖17下端车锁模块18上的卡环19与两个卡钩20处于锁铰状态,钢板7平置于后备箱2内底部且钢板7后端与齿条B24相抵,复位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导杆14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板、后防撞梁、箱盖,其中车体上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猛烈撞击时对后防撞梁形成缓冲的结构;后备箱上通过两个弧杆安装的箱盖与后备箱开口底部之间具有在后防撞梁受到撞击时快速打开的锁结构;后备箱内的底部安装有在后防撞梁因受到撞击产生运动时由水平状态快速运动至对后座形成完全防护并能够将自后向后座运动的异物向上方引导的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开口中部位置处具有两个滑槽B,两个滑槽B内沿汽车宽度方向相向或相背滑动有两个与箱盖上车锁模块的卡环配合且与沿汽车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后备箱内后侧滑槽A中的齿条B传动连接的卡钩;与钢板后端配合的齿条B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复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侧抗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钩上均安装有齿条A,两个齿条A与安装于车体内的齿轮A啮合,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铭铭倪萍孙雄朝倪添喜应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