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工业CT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18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CT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该评价方法的步骤:选取多块入炉焦炭作为样品,得到焦炭待测样品A和B;采用工业CT分别扫描原始焦炭待测样品A和B,得到焦炭待测样品A和B的原始裂纹及气孔表征值;将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A和B采用热处理和碱金属侵蚀进行分别处理,再采用工业CT分别扫描后,得到热处理和碱金属侵蚀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A和B的内部裂纹及气孔表征值;对和采集的相同位置的内部裂纹及气孔表征值进行处理,根据得到的处理结果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解决了现在钢铁企业对焦炭裂纹等结构观察的局限性,并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在钢铁企业以及实验室研究中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工业CT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用焦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工业CT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焦炭进入高炉后,经受碳素熔损反应、碱金属侵蚀、渣铁侵蚀等化学作用的影响,其质量不断劣化,导致其强度降低,块度逐渐减小,最终几乎全部在高炉内消耗掉。焦炭作为高炉冶炼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其块度大小可直接表明其质量的劣化程度。焦炭在高炉内下降过程中劣化严重,内部结构松散,裂纹增大,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
[0003]焦炭是一种质硬,多孔的固体燃料,其裂纹是焦炉炭化室内结焦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半焦的不均匀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焦炭多孔体强度时,便产生裂纹。焦炭在高炉内的热处理温度及碱金属都是影响焦炭结构的主要因素,焦炭裂纹与孔结构的发展取决于热处理过程中的反应性。高温下由于热应力作用,焦炭层间的热应力增大,焦炭内部碳与灰分反应,造成焦炭体积膨胀,导致焦炭开裂,甚至裂纹不断延展,使焦炭粉化率增加,块度减小。因此,准确掌握炉内不同部位焦炭结构劣化程度,对于实际生产中辅助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工业CT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随机选取多块入炉焦炭作为样品,得到若干焦炭待测样品A和B;S2)采用工业CT分别扫描原始焦炭待测样品A和B,得到焦炭待测样品A和B的原始裂纹及气孔表征值;S3)将S2)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A和B采用热处理和碱金属侵蚀进行分别处理,再采用工业CT分别扫描后,得到热处理和碱金属侵蚀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A和B的内部裂纹及气孔表征值;S4)对S2)和S3)采集的相同位置的内部裂纹及气孔表征值进行处理,根据得到的处理结果对入炉焦炭质量的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焦炭待测样品A和B中的焦炭粒径40

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S2.1)先取原始焦炭待测样品A,采用工业CT进行扫描,得到焦炭待测样品A的不同部位的原始裂纹的长度L1和气孔R1分布表征数据,记录;S2.2)先取原始焦炭待测样品B,采用工业CT进行扫描,得到原始焦炭待测样品A的不同部位的原始裂纹的长度L2和气孔R2分布表征数据,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为:S3.1)再将S2)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A置于惰性气氛中下进行不同温度时间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热处理后焦炭样品为待测样品A1;S3.2)取出热处理后焦炭样品A1,再次利用工业CT扫描焦炭A1,得到热处理后焦炭不同部位裂纹的长度L3和气孔R3,分布表征数据,记录;S3.3)再将S2)处理后的焦炭待测样品B置于碱金属蒸气中,加热至预定温度对原始焦炭待测样品B进行侵蚀,得到侵蚀后焦炭样品为待测样品B1;S3.4)取出热处理后焦炭样品B1,再次利用工业CT扫描焦炭B1,得到侵蚀后焦炭不同部位裂纹的长度L4和气孔R4,分布表征数据,记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中的惰性气氛为N2或Ar2;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江马淑芳张建良吴胜利闫立强闫焕敏杨庆彬李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