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量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进气组件、收集组件、过滤组件,所述第三换热管远离第三进水管的壁体连接有第三排水管,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连接有稳固支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内侧开设有滤层通孔,所述滤层通孔的内壁连接有过滤内网。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装置时,水体经由第一进水管输送至第一换热管里面进行储存,然后在气体流经进气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交换并使第一换热管里面水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能够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量收集设备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在燃烧的过程中,都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而且废气都具有非常高的温度。由于这些气体中都含有大量的热量,如果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污染空气。
[0003]现有申请号为:202021101928.6的申请文件,一种锅炉废气热量收集装置,包括热量收集器本体,所述热量收集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中间固定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气管;此申请文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储水箱是一个整体,这样储水箱里面的水体必然是汇集在一起,但是当水体汇集在一起时,气体中含有的热量不便于对水体进行加热,这样也就降低了对热量收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解决当水体汇集在一起时,气体中含有的热量不便于对水体进行加热,这样也就降低了对热量收集的效率,当水体经由第三进水管输送至第三换热管里面储存后,然后在气体流经进气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交换并使第三换热管里面水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通过第三排水管的设置,用于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通过同时设置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能够用于对水体的分层储存,进而实现将含有热量的气体进行分流,然后通过分流后的气体实现对分层水体的热量交换,从而提高对气体中热量的收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进气组件、收集组件、过滤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废气进气管,所述废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远离废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一端与连接管道远离法兰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罩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进气管道并延伸至连接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圈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内圈设置有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三换热管的外壁连接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远离第一进水管的壁体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远离第二进水管的壁体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三换热管远离第三进水管的壁体连接有第三排水管,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连接有稳固支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内侧开设有滤层通孔,所述滤层通孔的内壁连接有过滤内网。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设置,用于对过滤内网的连接安装,通过过滤内网的设置,用于对废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当水体经由第三
进水管输送至第三换热管里面储存后,然后在气体流经进气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交换并使第三换热管里面水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通过第三排水管的设置,用于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通过同时设置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能够用于对水体的分层储存,进而实现将含有热量的气体进行分流,然后通过分流后的气体实现对分层水体的热量交换,从而提高对气体中热量的收集。
[0007]为了气体经由废气进气管流入到连接管道里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进气管远离法兰的一端与排气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废气进气管与连接管道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道与进气罩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000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生产车间产生的带有热量的气体经由排放管进入到废气进气管后,气体经由废气进气管流入到连接管道里面,然后气体继续流动并经由连接管道流入到进气罩。
[0010]为了便于气体流动到进气管道里面: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罩为圆台型空心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罩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与进气管道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道远离进气罩的一端与排放管道相连接。
[00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气体经由连接管道流入到进气罩后,气体继续流动并经由进气罩流入到进气管道,通过进气罩的设置,用于气体由连接管道进入到进气管道的转换,通过圆台型空心结构设置的进气罩,便于气体流动到进气管道里面。
[0013]为了对废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外圈与进气管道的内壁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所述滤层通孔的深度与第一过滤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内侧开设有滤层通孔,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外圈与进气管道的内壁可拆卸式密封连接。
[00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设置,用于对过滤内网的连接安装,通过过滤内网的设置,用于对废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
[0016]为了实现对热量的收集: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三者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进水管远离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第一换热管的壁体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的内侧,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换热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第一换热管的壁体并延伸至第一换热管的内侧,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排水管的外圈均设置有阀门。
[00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装置时,水体经由第一进水管输送至第一换热管里面进行储存,然后在气体流经进气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交换并使第一换热管里面水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能够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
[0019]为了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二换热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壁体并延伸至第二换热管的内侧,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与第二换热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壁体并延伸至第二换热管的内侧,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二排水管的外圈均设置有阀门。
[00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水体经由第二进水管输送至第二换热管里面储存后,然后在气体流经进气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换热管实现热量的交换并使第二换热管里面水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通过第二排水管的设置,用于将升高温度后的水体输送至需要使用的位置。
[0022]为了实现将含有热量的气体进行分流,然后通过分流后的气体实现对分层水体的热量交换: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进水管远离第三换热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与第三换热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壁体并延伸至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进气组件(2)、收集组件(3)、过滤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废气进气管(11),所述废气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有法兰(12),所述法兰(12)远离废气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道(13),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进气罩(21),所述进气罩(21)的一端与连接管道(13)远离法兰(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罩(21)远离连接管道(13)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3)包括第一进水管(31),所述第一进水管(31)的一端贯穿进气管道(22)并延伸至连接有第一换热管(34),所述第一换热管(34)的内圈设置有第二换热管(35),所述第二换热管(35)的内圈设置有第三换热管(36),所述第二换热管(35)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2),所述第三换热管(36)的外壁连接有第三进水管(33),所述第一换热管(34)远离第一进水管(31)的壁体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7),所述第二换热管(35)远离第二进水管(32)的壁体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8),所述第三换热管(36)远离第三进水管(33)的壁体连接有第三排水管(39),所述进气管道(22)的内壁连接有稳固支架(45),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第一过滤层(41)、第二过滤层(44),所述第一过滤层(41)的内侧开设有滤层通孔(42),所述滤层通孔(42)的内壁连接有过滤内网(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气管(11)远离法兰(12)的一端与排气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废气进气管(11)与连接管道(13)通过法兰(12)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3)与进气罩(21)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21)为圆台型空心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罩(21)远离连接管道(13)的一端与进气管道(22)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道(22)远离进气罩(21)的一端与排放管道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4)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过滤层(41)的外圈与进气管道(22)的内壁可拆卸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拓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