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68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属于型材轧制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将钢丝拦腰套住金属软管中间部位,并将钢丝从冷却壁水路进水端穿进从出水端穿出;拉拽钢丝,使金属软管折叠成U形进入冷却壁水路内,直到金属软管拉不动为止;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近时,将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封死,然后将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远时,按照上述方法,将另外一根金属软管从冷却壁水路出水端拉入冷却壁水路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恢复冷却壁水路的冷却功能,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属于型材轧制


技术介绍

[0002]高炉冷却壁损坏后,传统的修复方法是利用高炉检修机会在坏水路内穿入一根金属软管进行通水冷却,它的具体方法是把金属软管从冷却水管的进水口穿入,中间穿过冷却水路,然后从冷却水管的出口穿出。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冷却壁烧坏的程度不同、部位不同,会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并不是每根烧坏的冷却水管都可以采用贯通穿的方法修复坏冷却水路。尤其是对于铜冷壁而言,它的高度范围一般在1.5米到2米之间,冷却水路不同于铸铁冷却壁的水管,呈偏平“∞”型,中间窄,更不易贯通穿管。具体而言,当它的冷却水路烧损不严重,渣铁没有灌入冷却水路堵塞水路,可以采用贯通穿管修复。当它的本体冷却水路烧损严重,渣铁灌入水路堵塞水路,则无法采用贯通穿管进行修复,被迫放弃。
[0003]损坏后的冷却水管一般处理方法是直接灌浆堵死或加装点式冷却棒。直接灌浆堵死的后果是随着坏冷却壁的损坏增多后期会成串、成片的损坏,影响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加装“点式冷却棒”会大大降低炉皮的强度,当炉皮受热变形时焊缝崩开造成炉皮烧穿事故。因此,直接灌浆堵死或加装点式冷却棒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恢复冷却水路的冷却功能仍是最优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能够恢复冷却壁水路的冷却功能,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根据冷却壁水路长度和宽度选择一根金属软管;第二步,将钢丝拦腰套住金属软管中间部位,并将钢丝从冷却壁水路进水端穿进从出水端穿出;第三步,拉拽钢丝,使金属软管折叠成U形进入冷却壁水路内,直到金属软管拉不动为止;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近时,将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封死,并将金属软管两端通过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然后将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远时,按照上述方法,将另外一根金属软管从冷却壁水路出水端拉入冷却壁水路内,并将该金属软管两端通过另外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同样将该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该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
[0006]所述第三步: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小于等于400mm为较
近,大于400mm为较远。
[0007]所述第三步:金属软管两端套在一个套管内,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
[0008]所述金属软管内的水压、水流量和水流速根据冷却壁的冷却要求来确定。
[0009]所述金属软管内的水压为1.0

1.8mpa,水流量为8

13m3/h,水流速5

8m/s。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恢复冷却壁水路的冷却功能,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铜冷却壁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金属软管压紧装置示意图;图3为铜冷却壁进水水路单路穿管示意图;图4为铜冷却壁进水和出水水路双路穿管示意图;图中,1、炉壳,2、铜冷却壁基体,3、铜冷却壁水路,4、金属水管压紧管,5、铜冷却壁进水头金属软管穿管,6、灌浆料,7、渣铁料,8、穿管用钢丝绳,9、铜冷却壁出水口焊封堵死,10、铜冷却壁出水头金属软管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参照附图1

4,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根据冷却壁水路长度和宽度选择一根金属软管;第二步,将钢丝拦腰套住金属软管中间部位,并将钢丝从冷却壁水路进水端穿进从出水端穿出;第三步,拉拽钢丝,使金属软管折叠成U形进入冷却壁水路内,直到金属软管拉不动为止;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近时,将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封死,并将金属软管两端通过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然后将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远时,按照上述方法,将另外一根金属软管从冷却壁水路出水端拉入冷却壁水路内,并将该金属软管两端通过另外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同样将该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该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
[0014]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小于等于400mm为较近,大于400mm为较远。
[0015]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

4,某大型高炉有效容积3200m3,炉腹、炉腰、炉身一、二段四段铜冷却壁。高炉炉役中后期,炉腰段一块铜冷却壁某根水路损坏,渣铁灌入冷却水路且堵塞严重,采用常规贯通穿管无法完成,综合考虑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段穿管方法恢复其冷却功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步,所附图1所示,根据铜冷却壁水路尺寸制作直径为DN24mm的金属软管。铜冷却壁水路尺寸,最窄处距离L1为29.5mm,最长处距离L2为86mm。根据水路尺寸制作直径为DN24mm的金属软管,金属软管折叠成U型管后宽度约等于24mm
×
3=72mm,远小于水路宽度
86mm。直径为DN24mm金属软管能够满足穿管要求;第二步,选择合适大小的套管4,如附图2所示;第三步,利用休风机会,用气割切开损坏铜冷却壁的进出水管;第四步,用事先准备好的双股钢丝从铜冷却壁的进水管穿进从铜冷却壁的出水管穿出;第五步,钢丝拦腰套住金属软管中间部位,拽钢丝使金属软管折叠成U形进入冷却壁水路内,直到金属软管拉不动为止,说明坏水路内此位置有渣铁堵塞住了金属软管;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小于等于400mm时,将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封死,并将金属软管两端通过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然后将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附图3所示;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大于400mm时,按照上述方法,将另外一根金属软管从冷却壁水路出水端拉入冷却壁水路内,并将该金属软管两端通过另外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同样将该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该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附图4所示。
[0016]上述金属软管采用高压水冷却,水压1.5mpa,水量10m3/h,金属软管内径24mm,高压水流速7.3m/s。
[0017]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铜冷却壁无法贯通穿管的突破,延长了铜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延长了高炉的寿命。同时减少了在炉皮上开孔加装点式冷却器成本,增加了炉皮的强度,延长了高炉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根据冷却壁水路长度和宽度选择一根金属软管;第二步,将钢丝拦腰套住金属软管中间部位,并将钢丝从冷却壁水路进水端穿进从出水端穿出;第三步,拉拽钢丝,使金属软管折叠成U形进入冷却壁水路内,直到金属软管拉不动为止;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近时,将冷却壁水路出水端封死,并将金属软管两端通过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然后将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金属软管与冷却壁水路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如果折叠成U形的金属软管距离冷却壁水路出水端较远时,按照上述方法,将另外一根金属软管从冷却壁水路出水端拉入冷却壁水路内,并将该金属软管两端通过另外一个套管固定在冷却壁上,同样将该金属软管两端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并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峰李志明程子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