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65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向造纸废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液进行物理脱色,以获取脱色滤液,接着将脱色滤液依次进行离子交换、纳滤、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离心和烘干,最后获得成品木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去除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木质素、酸、糖等物质等杂质,降低COD含量,以提高造纸废液的净化度,降低排放污染;且能够提高造纸废液的处理量和处理效率;且造纸废液下步处理减少负荷,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废液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造纸工业使用木材、稻草、芦苇、破布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而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在生产过程中,最后排出原料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成为造纸黑液。它含有木素、半纤维素、糖类、残碱、无机盐、挥发酸、有机氯化物等,具有排放量大、COD高、pH变化幅度大、色度高、有硫醇类恶臭气味、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0003]目前,传统的处理造纸废液的方式为利用过滤设备进行处理,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后,造纸废液中仍有部分溶解在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酸、糖等物质,COD含量较高,直接排放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11072733A,一种造纸废液富集提纯单宁酸的方法,该技术方案中造纸废液经过滤、沉降后直接进入纳滤膜元组提取单宁酸;但是,由于造纸废液中的含有木质素等杂质,由于木质素的分子量较大,纳滤膜孔径较小,导致纳滤膜元组压力较高和通量较小,影响处理量,处理效率低。
[0005]因此,如何提高造纸废液处理量和处理效率,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去除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木质素、酸、糖等物质等杂质,降低COD含量,以提高造纸废液的净化度,降低排放污染;且能够提高造纸废液的处理量和处理效率;由于COD含量和木质素等杂质降低,造纸废液下步处理减少负荷,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将造纸废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8—20%,并调节其温度处于45

55℃;
[0009]步骤2,调节步骤1处理后的造纸废液的PH值至5.5—6.0;
[0010]步骤3,向步骤2中的造纸废液按照其体积比加入0.5%—1%的絮凝剂,并搅拌、静置,得到絮凝后的造纸废液;
[0011]步骤4,将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以获取中间过滤液。
[0012]进一步,步骤2,向加水稀释后的造纸废液添加碳酸钠以调整其PH值。
[0013]进一步,步骤3,料液静置30

60min,搅拌参数100

200r/min。
[0014]进一步,步骤4,向絮凝后的造纸废液中加入助滤剂,且所述助滤剂和絮凝后的造纸废液的比例为0.5%—1%。
[0015]进一步,步骤4,所述助滤剂为珍珠岩。
[0016]进一步,步骤3,将造纸废液加入调浆罐,并向调浆罐内加入絮凝剂。
[0017]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通过向造纸废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
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液进行物理脱色,以获取脱色滤液,接着将脱色滤液依次进行离子交换、纳滤、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离心和烘干,最后获得成品木糖;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将造纸废液的杂质进行去除,得到净化的造纸废液,从而经过后续的工艺得到结晶木糖,其中,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高效脱色絮凝剂可以将造纸废液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去除,得到净化的造纸废液,然后通过纳滤膜过滤工序可以提高净化后造纸废液中木糖的纯度,能滤除大部分其他杂糖,降低其他杂糖含量,利于得到结晶木糖;另外,絮凝后的木质素可以作为副产物出售,即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1,将造纸废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8—20%,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节其温度处于45

55℃;低于这个温度范围,絮凝效果较差,高于这个范围,絮凝效果优势不明显,造成材料浪费;
[0022]步骤2,调节步骤1处理后的造纸废液的PH值至5.5—6.0,低于这个范围,絮凝效果差;高于这个范围,会有部分木糖异构,影响木糖的收率;常见的造纸废液的PH多为酸性,PH值范围在3左右,目前传统的絮凝方式多为直接加入高效脱色絮凝剂,这样会影响絮凝效果,因此需要对造纸废液的PH值进行调整,将造纸废液的PH调整至5.5—6,从而可以将造纸废液中的杂质更好的絮凝;
[0023]步骤3,向步骤2中的造纸废液按照其体积比加入0.5%—1%的高效脱色絮凝剂,并依次搅拌、静置,得到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充分搅拌能够使絮凝剂尽可能絮凝造纸废液中的杂质,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可静置30min;其中,低于范围内的絮凝剂添加量,絮凝效果不好,高于范围内的絮凝剂添加量会加大絮凝剂添加量,增加成本;具体地,高效脱色絮凝剂添加量超过1%之后,例如1.5%效果基本相同,小于0.5%效果不行;
[0024]步骤4,将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以获取中间过滤液。
[0025]实施例1
[0026]步骤1,将造纸废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8%,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节其温度处于45℃;
[0027]步骤2,调节步骤1处理后的造纸废液的PH值至5.5;常见的造纸废液的PH多为酸性,PH值范围在3左右,目前传统的絮凝方式多为直接加入高效脱色絮凝剂,这样会影响絮凝效果,因此需要对造纸废液的PH值进行调整,将造纸废液的PH调整至5.5,从而可以将造纸废液中的杂质更好的絮凝;
[0028]步骤3,向步骤2中的造纸废液按照其体积比加入0.5%的高效脱色絮凝剂,并依次搅拌、静置,得到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充分搅拌能够使絮凝剂尽可能絮凝造纸废液中的杂质,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可静置30min;
[0029]步骤4,将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以获取中间过滤液。
[0030]对比实验:取400ml的原始造纸废液和400ml的中间滤液分别过0.45μm的滤膜过滤,观察滤膜表层的杂质,记录过滤时间和杂质的质量;
[0031]实验结果:絮凝过滤后的滤液滤膜上的杂质重量比原始造纸废液的滤膜上的杂质重量少0.085g,且絮凝过滤后的滤液的过滤时间比原始造纸废液的过滤时间少110s;
[0032]故而,由于絮凝过滤后的滤液内的木质素等杂质变少,能够有效降低纳滤膜元组压力和提高其通量,有效提高处理量,以及处理效率低。
[0033]实施例2
[0034]步骤1,将造纸废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9%,并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调节其温度处于50℃;
[0035]步骤2,调节步骤1处理后的造纸废液的PH值至5.8;常见的造纸废液的PH多为酸性,PH值范围在3左右,目前传统的絮凝方式多为直接加入高效脱色絮凝剂,这样会影响絮凝效果,因此需要对造纸废液的PH值进行调整,将造纸废液的PH调整至5.8,从而可以将造纸废液中的杂质更好的絮凝;
[0036]步骤3,向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造纸废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8—20%,并调节其温度处于45

55℃;步骤2,调节步骤1处理后的造纸废液的PH值至5.5—6.0;步骤3,向步骤2中的造纸废液按照其体积比加入0.5%—1%的絮凝剂,并搅拌、静置,得到絮凝后的造纸废液;步骤4,将絮凝后的造纸废液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以获取中间过滤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造纸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向加水稀释后的造纸废液添加碳酸钠以调整其PH值。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阳雪张沛张文魁李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鑫糖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