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53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提高错误的译码结果被检出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该方法包括: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信源编码,得到第二比特序列,根据第二比特序列和第三比特序列,得到第四比特序列,对第四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第五比特序列,发送第五比特序列。其中,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第四比特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和一个或多个冻结比特,第二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B个信息比特位上,第三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第一比特位包括E个信息比特位和F个冻结比特位,E+F=C,E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离信源信道编码(separate source channel coding,SSCC)即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分别进行,优点是设计简单、通用性好,缺点是没有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不能准确地判断出错误的译码结果,降低了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错误的译码结果,可以提高错误的译码结果被检出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信源编码,得到第二比特序列,根据第二比特序列和第三比特序列,得到第四比特序列,对第四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第五比特序列,发送第五比特序列。其中,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C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A的整数,第四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第四比特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和一个或多个冻结比特,第二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B个信息比特位上,第三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第一比特位包括E个信息比特位和F个冻结比特位,E+F=C,E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五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
[0006]基于第一方面所示的通信方法,发送端将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编码结果和第一比特序列中的部分比特序列结合,获得信道编码的输入,即第四比特序列,对第四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接收端在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第一比特序列中的部分比特序列进行联合译码,该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joint source channel coding,JSCC),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错误的译码结果,可以提高错误的译码结果被检出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E等于C且F等于0,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一原则,第一原则可以包括:第一比特位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前的E个信息比特位上。如此,可以使接收端在译码过程中更早地判断译码结果是否准确,若译码结果存在错误,可以更早停止译码。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F等于C且E等于0,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二原则,第二原则可以包括: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与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对应,对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的之前的值进行信道译码的结果进行信源译码后,能够获得第三比特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或者,第一比特位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后的F个冻结比特位上。如此,可以使在译码过程中,若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有错误,使当前译码路径
的错误进行积累,从而译码错误很容易被甄别出来,可以提高译码成功率。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可以包括: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自然序靠前的C个比特。如此,选择第一比特序列中的自然序靠前的比特作为第三比特序列,可以使在译码过程中更早参与校验,可以更早地判断译码结果是否准确,若译码结果存在错误,可以更早停止译码,提高系统性能。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可以包括:加扰后的第三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加扰后的第三比特序列是根据加扰序列和第三比特序列获得的。如此,对第四比特序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不会增大信道编码的码率,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001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待译码序列,对待译码序列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对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信源译码,得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
[0012]其中,待译码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待译码序列为第五比特序列经过信道传输后的序列,第五比特序列为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编码值,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对应,第三比特序列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包括E个信息比特位和F个冻结比特位,E+F=C,E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C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A的整数。待译码序列的第二位置与第四比特序列的中第二比特序列占用的B个信息比特位对应,第二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编码值,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包括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和第三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第四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E等于C且F等于0,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一原则,第一原则可以包括:第一比特位处于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前的E个信息比特位上。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对待译码序列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可以包括:信道译码的方式为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方式,列表的数量为L,L为大于0的整数,c
u_total
的初始值等于0,若c
u_total
小于C,则执行下述第一信源信道操作。
[0015]对待译码序列的第n

m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其中,第n

m位至第n位可以包括第一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和/或第二位置中的b个位置,n

m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的整数,第一译码结果可以包括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和/或第三比特序列的至少一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b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B的整数。
[0016]对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对应的信道译码值进行信源译码,得到第三比特序列的c
t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其中,c
t
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C的整数。
[0017]根据第三比特序列的c
u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与第三比特序列的自然序对应的c
u
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确定基于l条译码路径对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执行第一信源信道操作,并将c
u
计入c
u_total
。其中,c
u
为大于0的整数,l为小于或等于L的整数。
[0018]若c
u_total
等于C且n小于N,则对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进行信道译码。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根据第三比特序列的c
u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与第三比特序列的自然序对应的c
u
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确定基于l条译码路径对待译码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信源编码,得到第二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第三比特序列,得到第四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C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A的整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和一个或多个冻结比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B个所述信息比特位上,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所述第一比特位包括E个所述信息比特位和F个所述冻结比特位,E+F=C,E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对所述第四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第五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五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发送所述第五比特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E等于C且F等于0,所述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一原则,所述第一原则包括:所述第一比特位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前的E个所述信息比特位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F等于C且E等于0,所述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二原则,所述第二原则包括: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与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对应,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之前的值进行信道译码的结果进行信源译码后,能够获得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或者,所述第一比特位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后的F个所述冻结比特位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包括: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的自然序靠前的C个比特。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包括:所述加扰后的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上,所述加扰后的所述第三比特序列是根据加扰序列和所述第三比特序列获得的。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待译码序列;其中,所述待译码序列的长度为N,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待译码序列为第五比特序列经过信道传输后的序列,所述第五比特序列为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编码值,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对应,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包括E个所述信息比特位和F个所述冻结比特位,E+F=C,E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C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A的整数;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中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占用的B个信息比特位对应,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编码值,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信道译码,得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其中,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
道译码值,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长度为N;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E等于C且F等于0,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一原则,所述第一原则包括:所述第一比特位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前的E个所述信息比特位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信道译码,得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包括:所述信道译码的方式为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方式,所述列表的数量为L,L为大于0的整数,c
u_total
的初始值等于0,若c
u_total
小于C,则执行下述第一信源信道操作: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

m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其中,所述第n

m位至所述第n位包括所述第一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中的b个位置,n

m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译码结果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和/或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至少一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b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B的整数;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对应的信道译码值进行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c
t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其中,c
t
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C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c
u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自然序对应的c
u
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确定基于l条译码路径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执行所述第一信源信道操作,并将c
u
计入c
u_total
;其中,c
u
为大于0的整数,l为小于或等于L的整数;若c
u_total
等于C且n小于N,则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进行信道译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c
u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自然序对应的c
u
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确定基于l条译码路径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执行所述第一信源信道操作,并将c
u
计入c
u_total
,包括:遍历所述L条译码路径,确定第一译码路径对应的所述第三比特序列c
u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与所述第一译码路径对应的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自然序对应的c
u
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是否相同,并将c
u
计入c
u_total
;其中,所述第一译码路径为L条译码路径中的一个;若不相同,则确定删除所述第一译码路径,终止基于所述第一译码路径的所述第一信源信道操作;若相同,则确定所述l条译码路径包括所述第一译码路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F等于C且E等于0,所述第一比特位满足第二原则,所述第二原则包括: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与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对应,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所述第一位置的之前的值进行信道译码的结果进行信源译码后,能够获得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或者,所述第一比特位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自然序靠后的F个所述冻结比特位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信道译
码,得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包括:所述信道译码的方式为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方式,所述列表的数量为L,L为大于0的整数,c
t_total
的初始值等于0,若c
t_total
小于C,则执行下述第二信源信道操作: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

m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进行信道译码,得到第二译码结果;其中,第n+1位为所述第一位置中的一个位置,n

m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二译码结果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b个比特的信道译码值进行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c
t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并将c
t
计入c
t_total
;其中,c
t
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C的整数,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c
t
个比特的信源译码值依次作为所述待译码序列的所述第一位置中的c
t
个位置上的信道译码值;若c
t_total
大于0且小于C,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所述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执行所述第二信源信道操作;若c
t_total
等于C且n小于N,对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n+1位上的值至第N位上的值继续进行信道译码。12.根据权利要求6

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包括: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的自然序靠前的C个比特。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待译码序列;其中,所述待译码序列包括为第五比特序列经过信道传输后的序列,所述第五比特序列为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编码值,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一位置与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对应,所述第三比特序列处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第一比特位上,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比特位包括C个信息比特位,所述第三比特序列为第一比特序列中的C个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C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A的整数;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中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占用的B个信息比特位对应,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编码值,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q次迭代信道译码,获得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其中,q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第g次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其中,g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包括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在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相同或q等于Q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其中,Q为最大迭代次数,Q为大于0的整数。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与所述第三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不相同且q小于Q的情况下,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q+s次迭代信道译码,对第q+s次迭代信道译码结果中的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第g+t次信源译码;其中,s为大于0的整数,t为大于
0的整数。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第g次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包括:在所述第四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通过信道校验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信道译码值进行第g次信源译码,得到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信源译码值。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信源编码,得到第二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为A,A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为B,B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第三比特序列,得到第四比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孟帆顾佳琦凌聪马梦瑶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