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49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制备方法包括:(1)冶炼得到成分符合要求的钢水;(2)将所述钢水进行连铸,按重量百分比计,连铸坯包括:C 0.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21不锈钢是Ni

Cr

Ti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耐磨蚀性、耐高温、抗蠕变性等,用于制备耐磨酸容器和耐磨设备的衬里、输送管道。
[0003]在某些大型化工设备中,由于复杂和苛刻的运行环境,往往对钢板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例如,某出口订单要求321不锈钢冷轧钢板的屈服强度Rp0.2≥260Mpa,高于常规321不锈钢冷轧板均值近40Mpa,而国内没有能满足该要求的321不锈钢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根据某大型化工设备建设用321不锈钢技术条件要求,在普通321不锈钢基础上对其成分和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5]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1)冶炼得到成分符合要求的钢水;
[0007](2)将所述钢水进行连铸,得到不锈钢连铸坯;
[0008]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连铸坯包括:C 0.04%

0.05%、Si0.50%

0.70%、Mn0.90%

1.10%、P≤0.035%、S≤0.003%、Cr 17.00%

17.50%、Ni 9.00%

9.50%、N≤0.012%、Ti 0.25%

0.35%及余量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3)对所述不锈钢连铸坯修磨后,依次进行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及退火工序,得到不锈钢冷轧卷板。
[0010]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连铸过程中采用的连铸保护渣的碱度CaO/SiO2为0.80

0.90,熔点为1070

1090℃。
[0011]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连铸过程中采用的连铸保护渣的碱度CaO/SiO2为0.89,熔点为1088℃。
[0012]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连铸保护渣包括:CaO 33%

36%,SiO
2 37%

40%,MgO 3%

6%,Na2O10%

13%,Al2O
3 0%

2%,Fe2O
3 0%

3%,TC 0%

3%,F

7%

10%。
[0013]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连铸保护渣包括:CaO 33%,SiO
2 37%,MgO 3.0%,Na2O 10.53%,Al2O
3 1.5%,Fe2O
3 2.5%,TC 3%,F

9.47%。
[0014]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所述连铸保护渣的液渣层厚度为6

10mm。
[0015]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所述修磨采用16#砂轮
按照两重一轻原则对连铸坯表面修磨3遍,修磨率≥2%。
[0016]上述的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述退火工序中钢板温度设定值为1040

1050℃,钢卷在退火炉膛内过线速度按照TV值为100

120mm
·
m/min控制。
[001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其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根据国外某大型化工设备制造用321不锈钢冷轧板技术条件屈服强度≥260Mpa的要求,设计了高C为基础的奥氏体不锈钢成分,首先对钢中C、Ti含量的精确控制及连铸保护渣成分优化,解决了高Ti不锈钢在连铸时铸坯原始表面缺陷引起的冷轧板重皮缺陷问题;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热处理试验,总结出固溶温度和屈服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制定了获得高屈服强度的固溶工艺,冷板屈服强度平均在280Mpa,比普通321不锈钢冷板屈服强度提高了20%的水平,是国内321不锈钢唯一满足此技术条件要求的厂家,年出口量超一万吨。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图1为TiN类夹杂物在冶炼时生成稳定区图;
[0023]图2为高Ti类321不锈钢铸坯表面夹渣缺陷;
[0024]图3为高Ti类321不锈钢铸坯表面纵裂缺陷;
[0025]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不锈钢铸坯表面形貌;
[0026]图5为对比例1制备的不锈钢冷轧板的表面缺陷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28]当本文中公开一个数值范围时,上述范围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征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根据某大型化工设备建设用321不锈钢技术条件要求,在普通321不锈钢成分体系基础上,提高了C成分控制,根据标准相应的提高了钢中Ti含量范围;通过优化连铸保护渣熔点、碱度及主要成分,解决了高Ti不锈钢铸坯表面夹渣或纵裂等易发生的表面缺陷;通过调整固溶温度与钢卷在退火炉膛的工艺速度,获得了高屈服强度的321不锈钢冷轧板。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如下:
[0030]成分设计
[0031]普通321系列不锈钢C含量在0.02%附近,钢板的屈服强度210

220Mpa,提高屈服强度的首选工艺提高钢中C含量,但321标准中规定Ti含量与C含量关系:Ti%≥5
×
(C+N)%,Ti元素为易氧化元素,冶炼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含Ti夹杂物引起水口结瘤,与保护渣反应恶化保护渣物性参数,导致铸坯表面过多的缺陷,修磨不掉残留在铸坯上导致钢板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冶炼得到成分符合要求的钢水;(2)将所述钢水进行连铸,得到不锈钢连铸坯;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连铸坯包括:C 0.04%

0.05%、Si0.50%

0.70%、Mn0.90%

1.10%、P≤0.035%、S≤0.003%、Cr 17.00%

17.50%、Ni 9.00%

9.50%、N≤0.012%、Ti 0.25%

0.35%及余量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对所述不锈钢连铸坯修磨后,依次进行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及退火工序,得到不锈钢冷轧卷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过程中采用的连铸保护渣的碱度CaO/SiO2为0.80

0.90,熔点为1070

10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过程中采用的连铸保护渣的碱度CaO/SiO2为0.89,熔点为1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连铸保护渣包括:CaO 33%

36%,SiO
2 37%

40%,MgO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迎李国平秦宇航梁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