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16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抛光装置,包括刀柄外壳、第一压盖、超声换能组件和抛光工具组件,刀柄外壳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空腔,超声换能组件包括超声换能单元和变幅杆,超声换能单元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变幅杆的后端,变幅杆通过第一压盖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的前端处以使得超声换能单元设置于第一空腔内;抛光工具组件包括超声传导单元、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和抛光工具单元,超声传导单元固定连接在变幅杆的前端,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固定连接在第一压盖上且抛光工具容置单元的前端设有位于超声传导单元前端的卡合腔,卡合腔用于容置抛光工具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抛光复合超声后光整效果好,工件完成加工后,无需拆卸装夹和重新定位,提高加工效率与精度质量。高加工效率与精度质量。高加工效率与精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是利用机械挤压的原理,获得光洁的金属表面的一种机械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可同时达到光整加工及强化两种目的。抛光工具作为工件表面光整加工工具,是在常温下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碾平从而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达到一种镜面效果。但抛光后会在工件加工表面生成硬化层,该硬化层与工件内部材料分层,导致表层容易脱落;且抛光刀刚性很大,严重损伤机床传动机构,影响机床精度和寿命。另外在现有的工艺中,工件加工工序与抛光工序依次在两种设备上进行,加工工件的重复装夹定位也会造成定位误差。
[0003]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超声抛光装置,将抛光复合超声后,光整效果好,而且工件完成加工后,无需拆卸装夹和重新定位,只需机床换刀系统切换该超声抛光装置即可直接进行抛光工序,无需重新装夹定位,消除定位误差,提高加工效率与精度质量。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抛光装置,包括刀柄外壳、第一压盖、超声换能组件和抛光工具组件,所述刀柄外壳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超声换能组件包括超声换能单元和变幅杆,所述超声换能单元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变幅杆的后端,所述变幅杆通过所述第一压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处以使得所述超声换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抛光工具组件包括超声传导单元、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和抛光工具单元,所述超声传导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变幅杆的前端,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上且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的前端设有位于所述超声传导单元前端的卡合腔,所述卡合腔用于容置所述抛光工具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抛光传导单元采用击锤,所述变幅杆的前端开设有导向螺纹孔,所述击锤匹配连接在所述导向螺纹孔内。
[0008]优选地,所述击锤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变幅杆的前端的外径,且所述击锤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变幅杆的前端的外径之差不大于0.2mm。
[0009]优选地,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包括第二盖板、第二压盖、螺母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盖板内贯穿开设第二空腔,所述变幅杆的前侧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压盖用于将所述第二盖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的前端,所述螺母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
盖板的前端以与所述第二盖板共同形成所述卡合腔。
[0010]优选地,所述抛光工具单元采用抛光球,所述第二空腔的前端为球形槽,所述螺母模块的前端开设有弧形孔,其中所述球形槽和所述弧形孔共同形成所述卡合腔,所述球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抛光球的直径,且所述球形槽的直径与所述抛光球的直径的差值在0.05~0.1mm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螺母模块包括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以采用双螺纹调距结构,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固定螺母均连接在所述第二盖板的前端且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母的后侧。
[0012]优选地,所述超声抛光装置还包括内冷组件,所述内冷组件包括冷却液导管,所述超声换能单元以及所述变幅杆的中心处分别开设有通孔以用于容置所述冷却液导管,所述变幅杆上还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连通所述冷却液导管和所述第二空腔以用于将所述冷却液导管内的冷却液导入至所述第二空腔内。
[0013]优选地,所述内冷组件包括还包括密封圈和止水螺钉,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导管与所述变幅杆之间,所述止水螺钉与所述变幅杆螺纹连接以用于紧压所述密封圈。
[0014]优选地,所述变幅杆的外圆周处设有固定法兰,所述第一压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处以将所述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刀柄外壳与所述第一压盖之间,其中,所述固定法兰的前侧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压盖的前侧设有凸缘,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压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处时,所述第一压盖的前侧的所述凸缘插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5]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变幅杆的外径,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法兰的外径,且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比所述固定法兰的厚度小1~2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超声抛光装置,通过超声换能组件产生超声振动,超声振动再通过超声传导单元传递至抛光工具单元,在抛光工具单元上复合超声波振动,在抛光工具单元对加工工件进行挤压光整的同时,施加超声波振动,可以增加材料的塑性流动性,改善光整效果,提高抛光工具单元的使用寿命,且该超声抛光装置可直接装配在标准加工中心上,在工件加工的抛光工序中,无需将加工工件从夹具中取下和重新定位,在加工中心中直接实现超声波抛光,定位准确,效率高。
[001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变幅杆与超声换能单元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其中内冷组件贯穿,变幅杆侧向开孔实现该抛光装置的内冷系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超声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刀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的超声换能单元和变幅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的变幅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中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中的无线电能传输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1中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1中的第一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超声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信号连通作用。
[002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外壳、第一压盖、超声换能组件和抛光工具组件,所述刀柄外壳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超声换能组件包括超声换能单元和变幅杆,所述超声换能单元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变幅杆的后端,所述变幅杆通过所述第一压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处以使得所述超声换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抛光工具组件包括超声传导单元、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和抛光工具单元,所述超声传导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变幅杆的前端,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上且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的前端设有位于所述超声传导单元前端的卡合腔,所述卡合腔用于容置所述抛光工具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传导单元采用击锤,所述变幅杆的前端开设有导向螺纹孔,所述击锤匹配连接在所述导向螺纹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锤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变幅杆的前端的外径,且所述击锤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变幅杆的前端的外径之差不大于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工具容置单元包括第二盖板、第二压盖、螺母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盖板内贯穿开设第二空腔,所述变幅杆的前侧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压盖用于将所述第二盖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的前端,所述螺母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盖板的前端以与所述第二盖板共同形成所述卡合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工具单元采用抛光球,所述第二空腔的前端为球形槽,所述螺母模块的前端开设有弧形孔,其中所述球形槽和所述弧形孔共同形成所述卡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马原赵学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