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01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涉及镜片技术领域。该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减反射层、第一红外吸收层、第一防蓝光层、第一加硬层和第一疏水层;所述树脂基片的后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减反射层、第二红外吸收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二加硬层和第二疏水层;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树脂基片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层。该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防蓝光性能和防红光性能,还不易松动或从镜框脱落,能够与镜框稳定装配。稳定装配。稳定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镜片
,特别涉及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

技术介绍

[0002]防红光和蓝光的眼镜能够有效隔离红光和蓝光,在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能够减少使用者眼睛的疲劳感和不适感,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眼睛。但是目前的防红光和蓝光的眼镜在遇到撞击或者摔落后,镜片易出现松动或从镜框脱落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红光和蓝光效果好,且能够稳定装配到镜框上的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防蓝光性能和防红光性能,还不易松动或从镜框脱落,能够与镜框稳定装配。
[000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减反射层、第一红外吸收层、第一防蓝光层、第一加硬层和第一疏水层;
[0005]所述树脂基片的后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减反射层、第二红外吸收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二加硬层和第二疏水层;
[0006]所述树脂基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树脂基片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通过设置在树脂基片前后表面分别依次设置减反射层、红外吸收层、防蓝光层,使得树脂镜片具有较高透光率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蓝光性能和防红光性能;通过设置在第一防蓝光层表面设置第一加硬层,在第二防蓝光层表面设置第二加硬层,有效增强了涂层硬度,使树脂镜片的性能更加稳定,延长了树脂镜片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一加硬层表面设置第一疏水层,在第二加硬层表面设置第二疏水层,能够有效防止镜片产生雾气,避免镜片上留下水印,进一步保证了防蓝光和红光的效果,并减少了使用者的不适感。同时,通过在树脂基片的侧壁设置防滑层,能够大大增强树脂镜片与镜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镜片松动或从镜框脱落损坏的情况发生,还不影响使用者的视线;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与相配合的镜框嵌合,能够更好地固定树脂镜片与镜框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镜片松动或脱落。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减反射层和第二减反射层分别由SiO2与Al2O3的混合物镀制形成。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减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减反射层的厚度分别为60nm~100nm。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红外吸收层的厚度为400nm~600nm;所
述第二红外吸收层的厚度为400nm~600nm。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蓝光层的厚度为400nm~600nm;所述第二防蓝光层的厚度为400nm~600nm。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硬层和所述第二加硬层为有机硅树脂涂层。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疏水层和所述第二疏水层的接触角分别为120
°
~130
°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磨砂层或网格状防滑纹。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截面形状选自正方形、五边形、三角形、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
[0023]树脂基片101;第一减反射层102;第一红外吸收层103;第一防蓝光层104;第一加硬层105;第一疏水层106;第二减反射层107;第二红外吸收层108;第二防蓝光层109;第二加硬层110;第二疏水层111;第一限位槽114;第二限位槽1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
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包括树脂基片101,树脂基片101的前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减反射层102、第一红外吸收层103、第一防蓝光层104、第一加硬层105和第一疏水层106;
[0029]树脂基片101的后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减反射层107、第二红外吸收层108、第二防蓝光层109、第二加硬层110和第二疏水层111;
[0030]树脂基片10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4和第二限位槽115;树脂基片10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0031]应用上述实施例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中,通过设置在树脂基片101的前、后表面分别依次设置减反射层、红外吸收层、防蓝光层,使得树脂基片101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蓝光性能和防红光性能;通过设置在第一防蓝光层104表面设置第一加硬层105,在第二防蓝光层109表面设置第二加硬层110,有效增强了涂层硬度,提高了耐磨损能力,延长了树脂镜片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一加硬层105表面设置第一疏水层106,在第二加硬层110表面设置第二疏水层111,能够有效防止镜片产生雾气,避免镜片上留下水印,进一步保证了镜片的防蓝光性能和防红光性能,并减少了使用者的不适感。
[0032]同时,通过在树脂基片的侧壁设置防滑层,能够大大增强树脂镜片与镜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片(101),所述树脂基片(101)的前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减反射层(102)、第一红外吸收层(103)、第一防蓝光层(104)、第一加硬层(105)和第一疏水层(106);所述树脂基片(101)的后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减反射层(107)、第二红外吸收层(108)、第二防蓝光层(109)、第二加硬层(110)和第二疏水层(111);所述树脂基片(10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4)和第二限位槽(115);所述树脂基片(10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反射层(102)和第二减反射层(107)分别由SiO2与Al2O3的混合物镀制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反射层(102)和所述第二减反射层(107)的厚度分别为60nm~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和红光的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吸收层(103)的厚度为400nm~600nm;所述第二红外吸收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闪雷雷朱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大鼎光学薄膜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