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1]材料再进行自交、回交,从F↓[2]至Fn代每代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耐储藏特性检测、筛选,获得携带耐储藏基因的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耐储藏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新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稻谷安全储藏中对耐储藏专用型杂交水稻品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 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技术背景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实现三系配套以来,杂交稻育种有了长足的 进展。其中,以颜龙安为代表培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 号A ; 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 744 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 59%。谢华安则于1981年选育成功〃明恢 63优良恢复系,并以其配组成功组合品种汕优63。目前,该品种已成为20 世纪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至1999年止,其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达9 亿多亩,净增粮食600多亿公斤,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的II优 838 (国审稻990016)等杂交稻新品种和汕优63相比,在产量和品质上又有了 很大的提高。当今国际社会,粮价飞涨,中国政府也为稳定粮价做出巨大的努力。 因此,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杂交水稻品种均不耐储藏,在一般储存条件下,第二年就开始 陈化变质,宜储存年限为3年左右。在高温高湿地区稻谷储藏发生陈化时间则更 短。为此,国家储备粮采用分散分批、定期推陈储新、轮流更新的方法,耗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稻谷储存陈化变质导致品质下降,商品性下降,加上 霉变、仓储害虫危害等影响,威胁着粮食的安全储藏,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的负 担。同样种子储备也因陈化等原因使种子生活力下降,发芽率变差,给生产上带 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杂交稻新品种特别是耐储藏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对我国乃至 世界的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关于延缓稻谷陈化变质,提高稻谷储藏时间的常规技术主要有常规储藏技 术、通风降温降水技术、自然低温储藏技术、机械低温储藏技术、气调储藏技术、 化学储藏技术等。而稻米陈化变质的改良,营养学家主要通过使用添加剂如氨基酸、a-淀粉酶和e-淀粉酶,或者物理的方法如高压处理等,但这些都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水稻陈化变质问题。1992年Suzuki, Y等用水稻L0X-3的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不同水稻品种 L0X-3的存在,并从几万份水稻种质中筛选出L0X—3缺失的水稻种质材料Daw Dam (泰国)和中国云南材料冲腿。通过对L0X—3缺失的水稻种质材料深入研究 表明,L0X—3缺失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LOX-3在水稻储藏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该酶的缺失能有效延缓稻谷中脂类的氧化,延长稻谷储藏时间。2002年, 沈文飚等将L0X-3缺失基因转移到日本水稻品种越光中,育成了 L0X—3缺失的 水稻新品系W017,并通过对L0X-3缺失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研究。吴跃进、张瑛等在农业部948和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自主开发植物 脂质氧化酶同工酶快速检测专利技术(ZL00112539.7),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 的鉴定水稻种子脂质氧化酶同功酶活性高低。运用该技术从云南、贵州、IRRI 的水稻种质中筛选出18份L0X-1、 L0X-2、 L0X-3缺失水稻种质,丰富了耐储藏 研究水稻种质库。在此基础上,张瑛等通过自然和人工老化实验发现了具有耐储 藏基因的新材料云恢290。吴跃进等利用杂交、回交、组织培养、离子束诱变等 技术育成了一批脂质氧化酶同功酶缺失的水稻新品系。然而,选育具有耐储藏基 因的新的不育系、恢复系的工作进展缓慢,至今尚未有含耐储藏基因的杂交水稻 品种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具有耐储藏基因的新材料云恢290,通过杂交和再回交等的常 规水稻育种技术将其耐储藏基因转入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 不育系、恢复系,获得杂交水稻具有耐储藏基因、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两系 不育系和优良恢复系,从而配制耐储藏特性强(陈化变质速度慢、种子寿命长) 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 系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i材料再进行自交、回交,从F2至Fn代每代进行 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耐储藏特性检测、筛选,获得携带耐储藏基因的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耐储藏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杂交 水稻新品种、新组合。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 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i材料再进行自交、回交,从F2至Fn代 每代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耐储藏特性检测、筛选,获得携带耐储藏基因的水 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耐储藏且农艺性状优 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以满足稻谷安全储藏中对耐储藏专用型杂交水稻 品种需求。 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技术路线图。图2为储藏优1号与II优838、汕优63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发芽率变化比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优良两系不 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i材料再进行自交、回交,从F2至Fn代每代进行人工 加速老化方法的耐储藏特性检测、筛选,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储藏优1 号。实施例二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用于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的材料中籼杂交水稻储藏优l号,中籼稻材料X479、 X360、 X495、 X474、 X370、 X468、 X480、 X505,晚粳稻材料双优 66,中籼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 11优838。上述材料新鲜、无霉变和腐烂的样品 均收获于2007年10月。实验方法①实验材料的储藏条件分别取储藏优1号与中籼稻材料X479、 X360、 X495、 X474、 X370、 X468、 X480、 X505进行20天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储藏优1号与晚粳稻材料双优66进行20天人工 加速老化实验;储藏优1号与汕优63、 n优838进行30天的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上 述材料各20g放入的智能人工气候箱(ZRX-258D,杭州钱江仪器公司),温度43土2 °C,湿度87.5%,定期取样。②发芽试验发芽实验根据国标GB/T 5520-85。 实施例三耐储藏杂交稻储藏优1号农艺性状研究2007年10月对耐储藏杂交稻储藏优1号与对照II优838及汕优63按照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考种标准方法进行考种,结果如下表l、表2。 表1耐储藏杂交稻储藏优1号与对照II优838及汕优63的经济性状比较品种(品系)5株谷重 株高(cm)穗数穗长(cm)结实率%千粒重(g) (g)储藏优1号108 3227. 490. 726. 85 196. 8II优838118 2626. 887. 926. 25 146. 8汕优63124 3528. 182. 928. 7 140. 2附实验设两组平行。表2耐储藏杂交稻储藏优1号与对照II优838及汕优63的小区产量比较品种(品系)面积(cm2)产量(kg)增产(%)储藏优1号17. 155. 1II优83817.37.4汕优6316.80附实验设两组平行。从表l、表2中可以看出储藏优1号株高108cm,分别低于II优838及汕 优63,较好;穗数与穗长32、 27.4 cm,介于II优838与汕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1]材料再进行自交、回交,从F↓[2]至Fn代每代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耐储藏特性检测、筛选,获得携带耐储藏基因的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耐储藏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新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水稻耐储藏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耐储藏基因型材料云恢290与杂交水稻农艺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强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F1材料再进行自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瑛余行道朱学桂宣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