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化渣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活菌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气化渣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活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规模日益扩大,剩余污泥产量也相应增加;同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TN的浓度要求越来越低,往往需要额外补加碳源来实现脱氮效率的提高,补加的碳源进一步增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产量。剩余污泥安全处置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使得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效益大打折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仍是污水处理的短板。
[0003]污泥目前的主要处置方式有三种: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填埋比随意堆弃好,但可供填埋的场地越来越少,常遇到“无地可埋”的尴尬处境。焚烧比填埋好,但污泥含水率较高,焚烧能耗高,邻避效应严重。土地利用比焚烧好,但对污泥泥质要求较高,需要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而污泥稳定化处理正是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处置的短板,同时由于工业废水的掺杂,往往导致污泥中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土地利用受到限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只有小部分进行稳定化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渣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活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气化渣载体的选择和预处理;首先通过重力水介分选机对气化渣原料进行初选,然后再用振动过滤筛精选;得到粒径范围为100
‑
200目,比重范围为1.25
‑
1.5的气化渣精选物,然后再经过水洗至中性后,在300
‑
800℃条件下再经过水蒸汽活化和烘干至含水率10%以下,得到气化渣载体;(2)制作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的接种污泥;控制AAO工艺或AAO+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参数,使生化池溶解氧长期维持在1
‑
2mg/L的环境中,连续运行一年以上,然后再采用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鉴别方法鉴别并判定所述污水处理厂中的好氧池中混合污泥是否属于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鉴别方法为:在曝气状态下,用1L量筒从AAO工艺好氧池中取1L的生化污泥混合液,静止沉淀30min后,再用所述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替换掉量筒的上清液,然后在1L量筒中放入小型曝气器并连接小型鼓风机,通过鼓风曝气将1L量筒中泥水搅拌1分钟均匀后,再沉淀30min,取上清液测定COD1、氨氮1和TN1;然后再启动小型曝气器和小型鼓风机,控制曝气量DO维持2
‑
4mg/L,利用1L量筒中的微生物净化分解1L量筒中的污染物,曝气8
‑
16小时后,再停止曝气并静止沉淀30min,再取上清液测定COD2、氨氮2和TN2;如果(COD1
‑
COD2)/COD1>80%、(氨氮1
‑
氨氮2)/氨氮1>99%、(TN1
‑
TN2)/TN1>20%,则判定所述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中混合污泥属于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且选择所述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中污泥或刚脱水后的含水率80%左右污泥作为接种污泥;(3)制备气化渣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活菌剂;现场设置菌剂连续扩培装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富含异养硝化菌的复合菌种的接种污泥先投加到菌剂连续扩培装置中,开启搅拌、曝气和回流系统,使菌剂连续扩培装置中的污泥浓度MLVSS达到3000~5000mg/L,然后再开启搅拌、曝气和回流系统的状态下往菌剂连续扩培装置中连续补加步骤(1)得到的气化渣载体和甲壳素,菌剂连续扩培装置中污泥浓度MLVSS与气化渣载体的质量比2~5:1,污泥浓度MLVSS与甲壳素的质量比50~150:1,在现场利用连续菌剂扩培装置,以待处理污水为营养源,控制连续菌剂扩培装置进水COD在200
‑
600mg/L,TN浓度在40
‑
80mg/L,TP在1
‑
5mg/L,厌氧区控制曝气量DO在0
‑
0.2mg/L,缺氧区控制曝气量DO在0
‑
0.5mg/L,温度10
‑
35℃,好氧区控制曝气量DO在1
‑
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松,刘照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拇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