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85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铰接机构,用于连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本体与盖体,其包括一轴,一固定部件,一随动件,一凸轮及一压簧,其特征在于,该轴包括设于其一端的一凸缘部及由此凸缘部延伸出的一变形轴部;所述固定部件为一空心柱体,其可套设于轴上并与的凸缘部相邻接;所述随动件一端具有一凹凸面,可转动地套接于轴上并相对固定于盖体上;所述凸轮包括一凸轮部,该凸轮部一端为一具有多个凸峰及凹谷的凸轮面,可与上述随动件的凹凸面压合接触;所述压簧抵压于凸轮上,而使凸轮相对随动件转动并作轴向运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接机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接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电话、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竞相涌现,而其中折叠式及翻盖式移动电话日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折叠式及翻盖式移动电话需通过铰接机构连接本体和翻盖,为保证翻盖可以方便地相对于本体转动并可保持固定的角度,铰接机构通常由多个相互配合的组件组成。为了减小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及便于组装,人们希望连接本体及翻盖的铰接机构能够小型化及模块化。通常,铰链从机械构造及运动原理上可分为构件式、扭簧式及压簧式三种,其中,构件式铰接机构是利用齿轮啮合或卡持柱与卡持孔卡合以达成盖体开合功能;扭簧式铰接机构是通过凸轮轴与U形簧配合以令U形簧张开或释放储存能量或利用圆柱线性扭簧的扭转达成盖体开合功能;压簧式铰接机构是利用凸轮低谷和突起配合并通过压缩压簧以达成盖体闭合功能,目前,常用的铰接机构是压簧式铰接机构。一种现有压簧式铰接机构,如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98119790.6号所揭示,请参阅图1,该铰接机构包括一轴1、一摩擦板11、一固定凸轮10、一旋转滑动凸轮13、一压缩弹簧14、一固定部件6、一安装环8及一E环9。该轴1一端设有一凸缘部2,另一端沿凸缘部2延伸出一变形轴部3,在变形轴部3的端部刻出结合沟4及周沟5,该结合沟4用于安装定位环8,周沟5用于安装E环9。固定部件6通过其外周的多个定位沟6a与移动电话的本体相连接。摩擦板11、固定凸轮10、旋转滑动凸轮13、压缩弹簧14、固定部件6及安装环8顺次穿过变形轴部3,再通过E环9将该等组件固定于轴1上。该固定凸轮10的中心部设有一圆孔10a,使其可转动地穿过轴1的变形轴部3,其外周还设有构成止转装置的多个定位沟10b,使其固定于移动电话盖体上,固定凸轮10的一侧面上还设有由多个凹部(未图标)与凸部(未图标)组成的凸轮部12。该旋转滑动凸轮13与固定凸轮10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13b,另一侧与固定部件6之间设置环绕于轴1上的压缩弹簧14,其可使旋转滑动凸轮13压向固定凸轮10,而使凸部13b压合接触凸轮部12。运动时,移动电话盖体相对于移动电话本体旋转,而使固定部件6带动轴1及轴1上的旋转滑动凸轮13相对固定凸轮10旋转。但是,由于旋转滑动凸轮13与固定部件6之间相距较远,而使轴1产生的扭矩较大,使得轴1于长时间工作后易变形,影响整个铰接机构灵活性及寿命。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稳固且可适当减小铰接机构的磨损的铰接机构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稳固且可适当减小铰接机构的磨损的铰接机构。本技术铰接机构包括一轴、一固定部件、一凸轮、一随动件、一垫圈及一压簧。该轴包括设于其一端的一凸缘部及由凸缘部延伸出的一变形轴部,该变形轴部贯穿于整个铰接机构;该固定部件周缘设有多个可与折叠式电子装置本体相卡合的定位孔,其可固定于轴上近凸缘部一端,并随轴共同转动;该随动件一端具有一凹凸面,可转动地套接于轴上并通过其周缘的定位块固定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盖体上;该凸轮一端具有一凸轮面,可与上述随动件的凹凸面压合接触;该压簧环绕于轴上并弹性地设于随动件与垫圈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铰接机构的固定部件与凸轮的距离缩短,使得盖体相对本体翻开时,使轴产生的扭矩减小,从而减小磨损,改善整个铰接机构的灵活性及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铰接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铰接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铰接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铰接机构处于盖体关闭状态的组装立体图;图5是图4沿V-V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铰接机构处于盖体打开状态的组装立体图;图7是图6沿VII-VII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和图3,本技术铰接机构1可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上,本实施例以折叠式移动电话为例。该铰接机构1包括一轴10、一固定部件11、一随动件12、一凸轮13、一压簧14、一垫圈15及一卡圈16。轴10包括一凸缘部10a、一变形轴部10b及一结合沟10c。其中,该凸缘部10a大致为圆形,设于变形轴部10b的一端,该结合沟10c刻于该变形轴部10b的另一端,用于配合安装卡圈16。固定部件11大致为一空心圆柱体,其中心形成一阶梯孔110,而外壁(未图标)上形成多个定位沟11b。其中,该阶梯孔110沿轴向贯穿固定部件11,其包括一同心设置的定位孔110a、变形孔110b,且定位孔110a较变形孔110b孔径大,该定位孔110a用于容置轴10的凸缘部10a,变形孔110b的内径与变形轴部10b的形状、尺寸相当,轴10的变形轴部10b依次穿过固定部件11的定位孔110a及变形孔110b,从而将轴10固定于该固定部件11上该定位沟11b设于固定部件11的外周缘,与移动电话本体相连接构成止转装置。随动件12包括一圆孔12a、多个定位块12b及两突起12c。其中,该圆孔12a沿轴向贯穿随动件12,该定位块12b设于随动件12的外周缘,与移动电话盖体相连接构成止转装置,该突起12c由随动件12的一端面的凹凸面(未图标)沿轴向伸出,两突起12c对称设置。凸轮13包括一凸轮部130、一变形孔132及一连接部134,其中凸轮部130为一空心圆柱体,其一端具有一由多个凸峰130a及凹谷130b组成的凸轮面(未图标),另一端为一平面13c,该凸轮面与随动件12相对一侧的凹凸面(未图标)相齿合,使得随动件12的突起12c可卡持于凹谷130b,或于凸轮面上滑动,或抵于凸峰130a上;该变形孔132沿轴向贯穿凸轮13;该连接部134自凸轮13另一侧的中心轴部伸出。垫圈15为一T型,由两同轴空心圆柱体15a、15b构成,圆柱体15a直径小于15b。卡圈16大致呈C型,其具有一凹槽16a,该凹槽16a可与轴10的周沟10c相齿合。压簧14是由金属制成,呈螺旋状,其中一自由端套设于凸轮13的连接部134外周,并抵于凸轮13的平面13c,另一自由端套设垫圈15的圆柱体16a外周,并抵于圆柱体16b的内侧端面(未图标)。压簧14可于凸轮13与垫圈15之间作轴向运动,并对凸轮13保持合适的轴向压力。请参照图4和图6,组装时,先将轴10穿过固定部件11的变形孔110b,使轴10的凸缘部10a收容于该固定部件11的定位孔110a中并抵于定位孔110a与变形孔110b的交截面(未图标)。再将随动件12及凸轮13依次装配到轴10上,此时变形轴部10b分别穿过随动件12的圆孔12a及凸轮13的变形孔132,凹凸面(未图标)与凸轮面(未图标)相齿合,突起12c分别卡持于凹谷130b中,此时,随动件12可沿变形轴部10b的轴向滑动并环绕轴10旋转,凸轮13可沿变形轴部10b作轴向滑动。然后将压簧14环绕于变形轴部10b且将其一自由端套设于凸轮13的连接部134外周上,并抵于该凸轮13的平面13c,另一自由端则套设于垫圈15的圆柱体16a上,并抵于垫圈15的圆柱体16b的内侧端面(未图标)。最后变形轴部10b从垫圈15的变形孔16a伸出,然后将卡圈16卡入变形轴部10b末端的周沟10c中,从而该等组件组合为一体并套设于轴10上,然后通过定位沟11b将固定部件11固定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盛城田仕华陈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