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51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铰链机构,包括:壳体、转动体、扭簧及底盖,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一开口的顶壁,所述转动体包括位于其上端可穿过壳体开口的突出部及位于其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底盖设有一位于其上端的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两末端分别弯折设有一配合端,所述转动体及底盖的配合部上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相应配合端的孔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铰链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PDA式电子装置竞相涌现,而其中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因其结构精巧而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各厂商的此类产品也一直朝着轻量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努力。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由铰链机构连接机体和翻盖,所以铰链机构的模组化、轻量化也是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轻量化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现有的铰链机构,一般结构较为复杂,如美国5636275号专利;结构简单的配合又不够稳定,不符合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轻量化、小型化的发展方向。一种现有用于翻盖式手机的铰链机构,其可自动弹回将翻盖开启,如公开号为CN 1449172A的中国专利所揭示,该铰链机构包括一扭簧,第一轴衬、第二轴衬及设置于翻盖上的扭簧槽,其中该扭簧槽一端开口,一端半封闭并开有一狭长槽,沿其长轴依序收纳第一轴衬、扭簧及第二轴衬,如此使两轴衬分别配置于扭簧的两端,且两轴衬的两枢接端分别突出于扭簧槽左右两端之外,两轴衬的两非圆形突起分别固定于扭簧两端相对应的非圆形缺口中。该铰链机构第一轴衬可相对于扭簧槽沿轴向移动,不能转动,第二轴衬可相对于扭簧槽转动,当第二轴衬相对于扭簧槽转动时,第一轴衬不发生转动,扭簧积蓄一定的旋开能量。但是上述铰链机构在扭簧发生扭转时,两轴衬的枢接端都要受到相对较大的扭力,一定时间之后,两轴衬的非圆形突起及扭簧相对应的两非圆形缺口很容易发生变形,使它们之间的配合不够稳定,从而影响铰链机构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铰链机构配合不够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及配合稳固的铰链机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包括壳体、转动体、扭簧及底盖,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一开口的顶壁,所述转动体包括位于其上端可穿过壳体开口的突出部及位于其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底盖设有一位于其上端的配合部,其中所述扭簧两末端分别弯折设有一配合端,所述转动体及底盖的配合部上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相应配合端的孔洞。相较现有的技术,本技术铰链机构通过扭簧两配合端收容于相应的转动体与底盖配合部的孔洞中,可防止扭簧与转动体及底盖配合部之间的连接松动,增加其连接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铰链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铰链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铰链机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铰链机构的部分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本技术铰链机构100包括壳体1、转动体2、扭簧3、底盖4及销5。所述壳体1包括四周侧壁11和顶壁12,其中顶壁12上开设有圆形第一开口120,其相对一端为第二开口130,所述对称两侧壁11上靠近第二开口130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一对第一销孔110。所述转动体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突出部21、凸台22、中轴部23及第一配合部24,其各部分同轴且一体成型;其中突出部21为四方柱体,凸台22、中轴部23及第一配合部24为圆柱体,中轴部23半径大于凸台22半径,第一配合部24上具有一孔洞240,该孔洞240位于第一配合部24上靠近中轴部23的一端。所述扭簧3包括第一配合端31、第二配合端32及扭簧主体33,扭簧主体33包容的部分为扭簧容腔34;其中所述扭簧3的两配合端31、32是由扭簧3的延伸末端弯折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两配合端31、32位于扭簧主体33直径位置。所述底盖4包括第二配合部41及座体42,其中第二配合部41上靠近座体42一端具有一孔洞410,座体42上具有第二销孔420。如图1及图4所示,组装时,所述扭簧3设置于转动体2与底盖4之间,首先,使所述转动体2的第一配合部24收容于扭簧3的容腔34的一端,扭簧3的第一配合端31容纳于所述转动体2的第一配合部24上的孔洞240内;其次,使底盖4的第二配合部41收容于扭簧3的容腔34的另一端,第二配合端3 2容纳于底盖4的第二配合部41上的孔洞410,从而将转动体2、扭簧3及底盖4配合在一起;再次,使转动体2的突出部21通过该壳体1的的第二开口130及顶壁12上的第一开口120伸出于壳体1,转动体2的凸台22与壳体1上的圆孔120相配合,转动体2其余部分、扭簧3及底盖4沿壳体1的轴向依序收容于壳体1中,且使壳体1上的孔洞110与底盖4上的孔洞420在同一轴线上;最后,把销5穿入该两同轴且大小一致的孔洞110、420,使各组体稳固配合于壳体1中。请参考图1及图4,使用时,该扭簧3的第一配合端31与转动体2的第一配合部24结合而同步转动,其第二配合端32与底盖4上的第二配合部41结合而同步转动,当施加一外力,转动体2的突出部21相对壳体1发生转动时,扭簧3第一配合端31随之转动,第二配合端32相对壳体1不发生转动,从而扭簧3积蓄一定的弹回能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所揭示的铰链机构100,具有以下优点零件构造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时,扭簧与转动体及底盖配合部之间的连接不易松动,零件配合稳固。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机构,包括壳体、转动体、扭簧及底盖,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一开口的顶壁,所述转动体包括位于其上端可穿过壳体开口的突出部及位于其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底盖设有一位于其上端的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两末端分别弯折设有一配合端,所述转动体及底盖的配合部上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相应配合端的孔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扭簧的两配合端位于扭簧主体直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具有收容腔,所述转动体及盖体的配合部收容于收容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其突出部和配合部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凸台及中轴部,该凸台与壳体顶壁的圆形开口相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的突出部为四方柱体,其凸台、中轴部及配合部为圆柱体,且中轴部半径大于凸台半径。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有盖体,该底盖盖体上至少设有一销孔,所述壳体设有侧壁,该侧壁上亦设有销孔;所述盖体与壳体通过销穿过该两销孔而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包括壳体、转动体、扭簧及底盖,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一开口的顶壁,所述转动体包括位于其上端可穿过壳体开口的突出部及位于其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底盖设有一位于其上端的配合部,其中所述扭簧两末端分别弯折设有一配合端,所述转动体及底盖的配合部上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相应配合端的孔洞。本技术铰链机构零体配合稳定、构造简单且组装方便。文档编号F16C11/04GK2666094SQ20032011880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吴熴灿, 杨惟中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杨惟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