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彬专利>正文

活动式机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5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包括一第一箱体,该第一箱体内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一箱体自该第一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部;一第二箱体对应容设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内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自该第二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连通上述第一通孔,该第二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部滑动地对应上述第一滑动部;如上述构造,可藉由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滑动,使该第二箱体收纳入该第一容纳空间,从而缩小机箱体积,便于搬运收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尤指一种可滑动地改变机 箱体积,便于以较小的体积进行搬运仓储作业,并依照使用者的需要 来增加机箱体积,用以装配电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
技术介绍
按,电脑机壳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系用来收纳电脑主机以及 相关电脑外设设备。 一般的做法是将电脑主机以及相关电脑外设设备 固定安装于电脑机壳里,目的即在保护电脑主机运作时,能在安全地, 不被外界任意碰撞干扰。也因此,电脑机壳必须为一整体坚固的密封体,而能将电脑主机封设于中,保持密封;又由于电脑主机于运作时, 将会产生高热能,而当电脑主机所发出的热能高于电脑主机的工作温 度时,将使电脑主机因过热而当机,严重时更会导致昂贵的电脑主机 损毁,因此密闭的电脑机壳必须装设风扇等设备以及保留适当空间, 以利于装配电脑主机运作时,能与外界的冷空气做热交换与对流,将 电脑主机所发出的热能排出,以使电脑主机维持正常工作温度。基于 上述原因,电脑机壳往往占据庞大的体积。电脑机壳由出货到上架直至消费者选购,再#般运回家组装。期间, 电脑机壳往往经历漫长的运输、闲置储存流程。由于电脑机壳虽为为 中空壳体,却拥有庞大的体积,载运上十分站具有限的运输工具空间, 徒使得物流运输的成本高昂,无法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尤其在高油 价时代的今日,更造成燃料的浪费。且闲置储存时,电脑机壳庞大的体积也占用了有限的仓储空间, 提高厂商的仓储成本;甚至造成消费者选购后,搬运上的困扰。又,上述电脑机壳由于体积尺寸固定,当使用的所选配的为准系 统电脑主机,要升级增加较多电脑外设设备时,往往必须更换较大尺 寸的电脑机壳,而旧的电脑机壳虽未损坏,却仍面临无用而必须弃置的问题;显见电脑机壳与电脑主机的搭配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可滑动地改变机箱体积,便于以较小的体积进 行搬运仓储作业,并依照使用者的需要来增加机箱体积,用以装配电 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包括一第一箱体,该第一箱体内形成一第 一容纳空间,该第 一箱体自该第 一容纳空间至少 一侧开设有一第 一通 孔,该第一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部; 一第二箱体对应容设上述第 一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内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自该第 二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连通上述第一通孔,该第 二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部滑动地对应上述第一滑动部;藉使该第 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进行滑动。该第一箱体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至少一该第一滑动部,该第 二箱体表面对应i史有至少一该第二滑动部。该第 一 箱体于该第 一 容纳空间内之顶、底两侧分别设有至少 一 该 第一滑动部,该第二箱体之顶、底两侧表面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该第二滑动部。该第一滑动部为一内轨,以及该第二滑动部为一对应之外轨。 该第一箱体系由一第一前板、 一第一后板、 一第一顶板、 一第一底板、 一第一左侧板以及一第一右侧一反相接成之六面封合体,并于该第一前板开设有该第一通孔。该第二箱体系由一第二前板、 一第二顶^反、 一第二底々反、 一第二左侧板以及一第二右侧4反相接成,且于后侧形成该第二通孔之五面封合体。本技术优点在于可藉由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 上述第一容纳空间滑动,4吏该第二箱体收纳入该第一容纳空间,从而缩小整体机箱的体积,便于搬运收纳;当使用者欲装配电脑主机以及 相关零组件,同样可藉由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 一容纳空间滑动,来带动该第二箱体退离该第一容纳空间,使该第一 容纳空间与该第二容纳空间接合成一装配空间,提供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装配。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之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箱体之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箱体之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之立体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组装之局部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滑动状态之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箱体11 、第一前板111、第一通孔12 、第一后板1 3 、第一顶板14 、第一底板1 5 、第一左侧板16 、第一右侧板1 7 、第一容纳空间18 、第一滑动部2、第二箱体21 、第.二前板2 2 、第二顶板23 、第.二底板2 4 、第二左侧板25 、第二右侧板2 6 、第二容纳空间27 、第.二通孑L2 8 、第二滑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首先请参阅图l、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系包括 一第 一箱体l以及一第二箱体2所组成;其中,依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该第一箱体1系由一第一前 板1 1 、 一第一后板1 2 、 一第一顶板1 3 、 一第一底板1 4 、 一第 一左侧板1 5以及一第一右侧板1 6相接成之六面封合体,该第一箱 体1内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17,该第一箱体1并自该第一容纳空间1 7—侧之该第一前板1 l开设有一第一通孔l 1 l,该第一箱体l 之该第一顶板l3以及该第一底板14分别相对该第一容纳空间17之顶、底两侧设有两第一滑动部1 8 ,该第一滑动部1 8系为一内 轨。,依图2、图4、图5以及图6所示,该第二箱体2系由一第二前 板2 1 、 一第二顶板2 2 、 一第二底板2 3 、 一第二左侧板2 4以及 一第二右侧板2 5相接成之五面封合体,该第二箱体2内形成一第二 容纳空间2 6,并于该第二箱体2后侧开设形成有一第二通孔2 7对 应连通上述第一通孔l11,且该第二箱体2对应容设上述第一容纳 空间1 7,该第二箱体2之该第二顶板2 2以及该第二底板2 3对应 该第一顶板1 3以及该第一底板1 4分别设有两第二滑动部2 8 ,该 第二滑动部2 8系为一对应之外轨,滑动地对应该等第一滑动部1 8 。如上述构造,依图2、图3、图5、图6以及图7所示,该第一 箱体1与该第二箱体2的装配方式,系经由该两第二滑动部2 8沿该 两第一滑动部l 8滑动,使该第二箱体2相对该第一容纳空间1 7滑 动,使该第二箱体2收纳入该第一容纳空间1 7 ,从而缩小整体机箱 的体积,便于搬运收纳;当使用者欲装配电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 同样可藉由经由该两第二滑动部2 8沿该两第一滑动部1 8滑动,使 该第二箱体2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1 7滑动,来带动该第二箱体2 退离该第一容纳空间17,使该第一容纳空间17与该第二容纳空间 2 6接合成一装配空间,提供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装配。 藉由上述实施之呈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之优点 1、本技术可藉由该第二滑动部2 8沿该第一滑动部1 8滑 动,使该第二箱体2相对该第一容纳空间1 7滑动,来缩小整体机箱 的体积,从而提高输运量,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节约燃料费。2、本技术缩小了整体机箱的体积,使得有限的仓储空间能储 放更多的机箱,从而提升仓储效率,节约仓储总成本。3、本技术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机箱体积,用以装配电脑主 机以及相关零组件,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缩小的机箱更便于使用者搬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箱体,该第一箱体内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一箱体自该第一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部; 一第二箱体对应容设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内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自该第二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连通上述第一通孔,该第二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部滑动地对应上述第一滑动部; 藉使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进行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彬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