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4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包括综合能源供给站,在综合能源供给站的前方开设有三组供给站进出口,在供给站进出口的前方架设有与其对应的车辆行驶路径;所述综合能源供给站一共分为十层,且综合能源供给站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三层;所述汽油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地下一层;所述氢燃料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第二层;所述电力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第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汽油存储区,氢燃料存储区和电力存储区,解决现有的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结构依然存在着可以为汽车提供多种能源,可以根据每种类型的能源的存储方式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手段,不会使能源存储结构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源存储结构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源存储结构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能源供给站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飞速发展,以各种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开始兴起不仅仅有依靠汽油发动的汽车,还诞生了以氢燃料为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关键技术之一的储能装置,伴随着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储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给解决汽车的动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途径。但是现有的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结构依然存在着可以为汽车提供的能源的种类少,不能根据每种类型的能源的存储方式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手段,容易使能源存储结构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实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结构依然存在着可以为汽车提供的能源的种类少,不能根据每种类型的能源的存储方式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手段,容易使能源存储结构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综合能源供给站,在综合能源供给站的前方开设有三组供给站进出口,在供给站进出口的前方架设有与其对应的车辆行驶路径;所述综合能源供给站一共分为十层,且综合能源供给站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三层;所述汽油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地下一层;所述氢燃料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第二层;所述电力存储区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第三层。
[0006]汽油存储区包括下埋防护外壳,汽油存储罐,出油口,出油管和油车注油口,且下埋防护外壳埋在综合能源供给站一楼的地面之下,该汽油存储罐的下方焊接有一对支撑腿;所述汽油存储罐下方的支撑腿位于汽油存储罐的两端,且汽油存储罐通过其下方的支撑腿安装在下埋防护外壳的底面上,该出油口通过螺栓安装在汽油存储罐的上方;所述出油管通过螺栓安装在出油口的表面,且出油管向上延伸与综合能源供给站一楼内部的加油机相连接,该油车注油口通过螺栓安装在汽油存储罐的表面;所述出油管和油车注油口均贯穿下埋防护外壳并向外延伸,且出油管和油车注油口与下埋防护外壳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0007]氢燃料存储区包括液态氢存储罐,防静电支撑架,辅助注压管,单向阀,单元导出管和氢燃料导出管,且防静电支撑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的底端,该防静电支撑架下方的液态氢存储罐位于其的两端;所述辅助注压管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的上方,且单向阀通过螺纹安装在辅助注压管的内部,该单元导出管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的前端;所述氢燃料导出管焊接在单元导出管的顶端。
[0008]电力存储区包括储电池分区箱,电池单元,电路箱,接电插口,向外导电线路,强行脱离结构和对流冷却设备,且电池单元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的底部,该电路箱通
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的底部;所述接电插口镶嵌在储电池分区箱的前端,且向外导电线路扦插在接电插口的内部,该强行脱离结构分为前后两端,且强行脱离结构的前端嵌套在向外导电线路的表面,该强行脱离结构的后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的表面;所述对流冷却设备安装在电力存储区所在区域的墙壁表面。
[0009]下埋防护外壳包括静电导出底板,隔温防护区间,密封底座和冷气注入管,且隔温防护区间通过螺栓安装在静电导出底板的表面,该密封底座焊接在隔温防护区间的表面;所述冷气注入管的下端贯穿隔温防护区间和密封底座向下方延伸,且冷气注入管的上端贯穿上方掩埋层向综合能源供给站的一楼进行延伸。
[0010]强行脱离结构包括安装支撑基座,拔除推杆,施力连接板和线材固定箍,且安装支撑基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的表面,在储电池分区箱的表面形成两个支撑的点位;所述拔除推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撑基座进行连接,且施力连接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拔除推杆的另一端,该线材固定箍镶嵌在施力连接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线材固定箍将向外导电线路包裹在其内部。
[0011]汽油存储区整体埋入地下,且汽油存储罐采用若干地埋碳钢储罐,该汽油存储罐的外侧通过下埋防护外壳进行保护;所述汽油存储罐不会直接接触地下的土壤,且汽油存储罐通过下埋防护外壳在其周边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该出油口和出油管采用一对,并通过出油管与加油机进行连接,用于存储大量的汽油能源,且汽油存储区整体均埋入地下,但不会直接与地下的土壤进行接触,防止长时间接触湿润的土壤导致汽油存储罐被腐蚀,从而出现薄弱的位置,在内部的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汽油存储罐破裂,使其内部的汽油向外挥发,造成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危险。
[0012]氢燃料存储区内部的液态氢存储罐采用以以铝内胆纤维缠绕的氢燃料存储瓶,且防静电支撑架采用若干组铜制金属支架,该防静电支撑架的下方安装有静电接地引线;所述辅助注压管采用一根材质与液态氢存储罐一致的导管,且通过单向阀形成一个只能供气体单向流动的路径,该单元导出管的内部均安装有氢燃料导出管;所述液态氢存储罐通过单元导出管内部的氢燃料导出管形成若干个互不影响的独立的空间,用于存储氢燃料,且氢燃料大多是经过高压而产生的液态氢,液态氢存储罐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经受住液态氢存储罐内部液态氢产生压力,且液态氢存储罐可通过通过辅助注压管向内注入压力,防止液态氢存储罐内部的压力减少导致液态的氢气出现汽化,且单元导出管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电磁阀控制某一个液态氢存储罐向外输出液态氢燃料。
[0013]电力存储区内部的储电池分区箱采用若干长条形的阻燃阻热空间,且储电池分区箱两侧的底端设置有长条形的进气窗口,该电池单元采用若干相互并联的电池组;所述对流冷却设备的安装高度与储电池分区箱顶端的开口处一致,且对流冷却设备产生的气流会直接从储电池分区箱顶端的开口的表面流过,用于存储电能,其内部的电池单元可以将外界产生的电能在其内部进行存储,且向外输出时可通过电路箱内部的整流器和变压器的参与将电流安全的向外输送;在日常时候用时,对流冷却设备不断的向外吹出低温气流,在该气流的影响下,储电池分区箱上方开口处的气流速度加快,产生一个低气压区,就可以将储电池分区箱内部的空气向外抽出,随后通过储电池分区箱下方的开窗向内补充空气,依此快速的将储电池分区箱的热空气向外排出,防止电池单元因高温产生危险。
[0014]下埋防护外壳整体为一个相对密封的金属箱子,且静电导出底板采用一块铜制金
属板,该静电导出底板为一个钢制金属罩子;所述冷气注入管采用一对,且冷气注入管其中的一个为进气管,另一个为出气管;所述下埋防护外壳可通过冷气注入管进行不断的冷气循环,且冷气注入管的动力循环设备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的一层,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此空间内汽油存储罐会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且下埋防护外壳因冷气注入管不断的循环冷气,使下埋防护外壳整体的内部始终处于一个低温的状态,防止汽油存储罐内部的汽油因高温出现危险。
[0015]强行脱离结构采用一个以其内部的拔除推杆为主要的断开结构,且拔除推杆可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伸长或者缩短,该施力连接板和线材固定箍可通过拔除推杆的伸缩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施力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包括综合能源供给站(1),在综合能源供给站(1)的前方开设有三组供给站进出口(5),在供给站进出口(5)的前方架设有与其对应的车辆行驶路径(6);所述综合能源供给站(1)一共分为十层,且综合能源供给站(1)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三层;所述汽油存储区(2)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1)的地下一层;所述氢燃料存储区(3)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1)的第二层;所述电力存储区(4)位于综合能源供给站(1)的第三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存储区(2)包括下埋防护外壳(21),汽油存储罐(22),出油口(23),出油管(24)和油车注油口(25),且下埋防护外壳(21)埋在综合能源供给站(1)一楼的地面之下,该汽油存储罐(22)的下方焊接有一对支撑腿;所述汽油存储罐(22)下方的支撑腿位于汽油存储罐(22)的两端,且汽油存储罐(22)通过其下方的支撑腿安装在下埋防护外壳(21)的底面上,该出油口(23)通过螺栓安装在汽油存储罐(22)的上方;所述出油管(24)通过螺栓安装在出油口(23)的表面,且出油管(24)向上延伸与综合能源供给站(1)一楼内部的加油机相连接,该油车注油口(25)通过螺栓安装在汽油存储罐(22)的表面;所述出油管(24)和油车注油口(25)均贯穿下埋防护外壳(21)并向外延伸,且出油管(24)和油车注油口(25)与下埋防护外壳(2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存储区(3)包括液态氢存储罐(31),防静电支撑架(32),辅助注压管(33),单向阀(34),单元导出管(35)和氢燃料导出管(36),且防静电支撑架(32)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31)的底端,该防静电支撑架(32)下方的液态氢存储罐(31)位于其的两端;所述辅助注压管(33)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31)的上方,且单向阀(34)通过螺纹安装在辅助注压管(33)的内部,该单元导出管(35)通过螺栓安装在液态氢存储罐(31)的前端;所述氢燃料导出管(36)焊接在单元导出管(35)的顶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存储区(4)包括储电池分区箱(41),电池单元(42),电路箱(43),接电插口(44),向外导电线路(45),强行脱离结构(46)和对流冷却设备(47),且电池单元(42)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41)的底部,该电路箱(43)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41)的底部;所述接电插口(44)镶嵌在储电池分区箱(41)的前端,且向外导电线路(45)扦插在接电插口(44)的内部,该强行脱离结构(46)分为前后两端,且强行脱离结构(46)的前端嵌套在向外导电线路(45)的表面,该强行脱离结构(46)的后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储电池分区箱(41)的表面;所述对流冷却设备(47)安装在电力存储区(4)所在区域的墙壁表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站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埋防护外壳(21)包括静电导出底板(211),隔温防护区间(212),密封底座(213)和冷气注入管(214),且隔温防护区间(212)通过螺栓安装在静电导出底板(211)的表面,该密封底座(213)焊接在隔温防护区间(212)的表面;所述冷气注入管(214)的下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孟垚段炜武震周静谭瑶陈秀新毛求福李英吉张元博
申请(专利权)人: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