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38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涉及焚烧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膛侧壁和炉膛上壁,炉膛侧壁包括外壳层,外壳层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填充层和防火层,炉膛上壁上设置入料口,入料口上方设置用于将污泥送入的进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能够在连续化的污泥焚烧操作过程中起到保温隔热作用,能够将污泥送入焚烧炉的活动炉排中段进行焚烧处理操作,还能够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还能够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还能够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焚烧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为医疗垃圾废弃物的焚烧处理产生的有害物质无害化的处理的焚烧设备,最为主流的为机械炉排炉式焚烧炉,机械炉排式焚烧炉表面设有多个固定炉排活动炉排与燃烧物直接接触,且沿着炉内长度方向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交错阶梯布置。固定炉排与活动炉排形成往复式运动,在炉内依次输送物料,并对其进行焚烧处理。
[0003]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在处理大批量的医疗垃圾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炉膛结构在保温隔热方面难以满足连续化的污泥焚烧操作,不利于实际生产;2、需要将污泥送入焚烧炉的活动炉排中段进行焚烧处理操作,需要实现进料操作;3、需要设置称重器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能够在连续化的污泥焚烧操作过程中起到保温隔热作用,能够将污泥送入焚烧炉的活动炉排中段进行焚烧处理操作,还能够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包括炉膛侧壁和炉膛上壁,炉膛侧壁包括外壳层,外壳层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填充层和防火层,外壳层是由不锈钢板互相固定连接而成的壳体结构,第一隔热层是采用岩棉制成的板状结构,第二隔热层是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填充层是用浇筑材料灌注在第二隔热层和防火层之间所生成的凝结块状结构,防火层是用耐火砖堆叠构成的墙壁结构,炉膛上壁上设置入料口,入料口上方设置用于将污泥送入的进料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进料部包括设置于入料口顶部的呈L型板状结构的挡料板,挡料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伸缩轴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挡料板的上方设置侧箱体和进料管,侧箱体和进料管之间通过开口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进料管内部设置称重载板和称重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开口的对面设置卸料筒,卸料筒呈空心筒状结构,卸料筒与第一液压缸的伸缩轴端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液压缸设置于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上的导杆水平穿过卸料筒内部的导块。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侧箱体内部且靠近开口位置处倾斜固定设置导料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能够在连续化的污泥焚烧操作过程中起到保温隔热作用,能够将污泥送入焚烧炉的活动炉排中段进行焚烧处理操作,还能够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炉膛侧壁位置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挡料板位置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炉膛侧壁;2、炉膛上壁;3、入料口;4、进料部;101、外壳层;102、第一隔热层;103、第二隔热层;104、填充层;105、防火层;401、挡料板;402、侧箱体;403、导料板;404、开口;405、进料管;406、第一液压缸;407、导杆;408、卸料筒;409、导块;410、固定支座;411、称重载板;412、称重器;413、第二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8]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包括炉膛侧壁1和炉膛上壁2,炉膛侧壁1包括外壳层101,外壳层101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隔热层102、第二隔热层103、填充层104和防火层105,外壳层101是由不锈钢板互相固定连接而成的壳体结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满足统一标准GB50068

2001,第一隔热层102是采用岩棉制成的板状结构,第二隔热层103是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填充层104是用浇筑材料灌注在第二隔热层103和防火层105之间所生成的凝结块状结构,施工按照GB50211

201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执行,防火层105是用耐火砖堆叠构成的墙壁结构,炉膛上壁2上设置入料口3,入料口3上方设置用于将污泥送入的进料部4。
[0019]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入料口3位置处的通断控制,进料部4包括设置于入料口3顶部的呈L型板状结构的挡料板401,挡料板401的一端连接第二液压缸413的伸缩轴端,驱动第二液压缸413,挡料板401与入料口3顶部分离,实现入料口3位置处的开通,为后续的污泥物料送入提供基础条件。
[0020]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将污泥物料从入料口3位置处送入,挡料板401的上方设置侧箱体402和进料管405,侧箱体402和进料管405之间通过开口404连通。
[0021]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进料管405内部设置称重载板411和称重器412,称重载板411和称重器412用于对污泥物料进行称重操作,称重器412为现有常规的称重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故此不进行过多的赘述。
[0022]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将污泥物料从入料口3位置处送入,开口404的对面设置卸料筒408,卸料筒408呈空心筒状结构,卸料筒408与第一液压缸406的伸缩轴端连接。
[0023]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卸料筒408对称重载板411上的物料进行卸料操作,第一液压缸406设置于固定支座410上,固定支座410上的导杆407水平穿过卸料筒408内部的导块409,驱动第一液压缸406,卸料筒408做水平直线运动,对污泥物料进行卸料操作,导块409和导杆407起到导向的作用。
[0024]作为本技术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卸料筒408对称重载板411上的物料进行卸料操作,侧箱体402内部且靠近开口404位置处倾斜固定设置导料板403,导料板403更有利于污泥物料从入料口3位置处送入。
[0025]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本技术设置有第一隔热层102、第二隔热层103、填充层104和防火层105,第一隔热层102是采用岩棉制成的板状结构,第二隔热层103是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填充层104是用浇筑材料灌注在第二隔热层103和防火层105之间所生成的凝结块状结构,施工按照GB50211

201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侧壁(1)和炉膛上壁(2),炉膛侧壁(1)包括外壳层(101),外壳层(101)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第一隔热层(102)、第二隔热层(103)、填充层(104)和防火层(105),外壳层(101)是由不锈钢板互相固定连接而成的壳体结构,第一隔热层(102)是采用岩棉制成的板状结构,第二隔热层(103)是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填充层(104)是用浇筑材料灌注在第二隔热层(103)和防火层(105)之间所生成的凝结块状结构,防火层(105)是用耐火砖堆叠构成的墙壁结构,炉膛上壁(2)上设置入料口(3),入料口(3)上方设置用于将污泥送入的进料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的绝热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4)包括设置于入料口(3)顶部的呈L型板状结构的挡料板(401),挡料板(401)的一端连接第二液压缸(413)的伸缩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也文进黄黎赵宪隆万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