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32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一印刷电路板、一背光模组及一金属框。该印刷电路板与该液晶面板电性相连,该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定位孔。该背光模组为该液晶面板提供光源并被收容于该金属框中,该金属框包括多个定位弹片及多个挡墙,该定位弹片与该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相配合,该多个挡墙固定该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组装及拆卸均不需要借助螺丝刀,利用定位孔与定位弹片的配合及挡墙的固定使该印刷电路板的组装及拆卸均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技术背景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因体积轻薄、占用空间小、辐射小 等优点,逐渐占据了显示产品的主流。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 一液晶面板及为该液晶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液晶面板通常借助 一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来供电。请参阅图l,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该液晶显示装置l包括一上铁框ll、 一液晶面板12、 一印刷电路 板13、 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14、 一 背光模组15及一下铁框16。该印刷电路板13经由该软性电路板14与该液晶面板12电性 连接并为该液晶面板12供电。该印刷电路板13的远离该软性电 路板14边缘处包括四圆孔131。该背光模组15包括一胶框17、 一 灯管18及一导光板19。该下铁框16设有与该印刷电路板13的四 圓孑L 13 1相对应的四螺孔161 。请一并参阅图2,是图l所示液晶显示装置l的组装后的背部 立体示意图。该胶框17收容该灯管18及该导光板19,并一同收 容于该下铁框16中,为该液晶面板12提供光源。该印刷电路板 13与该液晶面板12分别设置于该下铁框16的两侧。该上铁框11 收容该液晶面板12及部分该软性电路板14并扣合于该下铁框16 上。该印刷电路板13 、该下框16 、该背光才莫组15 、该液晶面 板12及该上铁框11依序层叠设置。该印刷电路板13的四圆孔131 与该下铁框16的四螺孔161对应,并借助四螺钉(未标示)锁固, 将该印刷电路板13固定于该下铁框16上,同时,该印刷电路板 13也通过该螺钉与该下铁框16电性连接而实现接地。然而,如果该液晶显示装置l的内部各组件损坏或组装有误 需要将该液晶显示装置1拆卸并重新组装时,需要将该印刷电路板13的四圓孔131与该下铁框16的四螺孔161反复对齐并利用螺 丝刀反复锁固与放松螺钉。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l的印刷电路 板13的组装及拆卸均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中印刷电路板的组装与拆 卸均耗费工时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 一 种方便组装及拆卸的 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一 液晶面板、 一 印刷电路板、 一背光模组及一金属框。该印刷电路板与该液晶面板电性相连, 该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定位孔。该背光模组为该液晶面板提供 光源并被收容于该金属框中,该金属框包括多个定位弹片及多 个挡墙,该定位弹片与该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相配合,该多个 挡墙固定该印刷电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 的组装及拆卸均不需要借助螺丝刀,利用定位孔与定位弹片的 配合及挡墙的固定使该印刷电路板的组装及拆卸均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l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后的背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 解图。图4是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下铁框的定位弹片的立体 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后的背部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定位弹片与印刷电路板的 圆孔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定位弹片收容于圆孔中的示意图。 真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图3是本技术液晶显示装 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上铁 框21、 一液晶面板22、 一印刷电路板23、 一软性电路板(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24、 一背光模组25及一 下铁框26。该印刷电路板23大体呈矩形,其一端与该软性电路板24电 连接,并借助该软性电路板24与该液晶面板22电性连接,为该 液晶面板22供电,其与该软性电路板24相对的 一端的边缘处包 括三圆孔231。该背光模组25包括一胶框27、 一灯管28及一导光 板29。该下铁框26设有与该印刷电路板23的三圓孔231相对应的 三定位弹片263及用于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4的四挡墙265。图4是该定位弹片263的立体示意图。该定位弹片263倒面呈 弓形,俯视呈矩形,其包括依序相连的五片形材301、 302、 303、 304、 305。该第 一 片形材301与第五片形材305于 一 平面内,可 用铆接等方式固定于该下铁框26上。该第三片形材303与该第一 片形材301平行设置》第二片形材302连接该第 一 片形材301与第 三片形材303。该第四片形材304连接该第三片形材304与第五片 形材305。该第三片形材303上包括一近似半球状的凸起300,该 凸起300的根部直径与该印刷电路板23的圆孔23 1直径大体相 同。该定位弹片263为金属制成。该挡墙265侧面呈L形,该四挡墙265沿该印刷电路板23的边 缘抵触并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3。该挡墙265可自该下铁框26冲压 成形。图5是该液晶显示装置2的组装后的背部立体示意图。该胶 框27与该下铁框26围成 一 收容空间收容为该液晶面板22提供光 源的该灯管28与该导光板29,该胶框27与该上铁框21围成另一 收容空间收容该液晶面板22 。该印刷电路板23设置于该下铁框 26设有该定位弹片263的 一 側。该四挡墙265固定该印刷电路板 23,于Z轴方向使之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3的三圓孔231收容该 下铁框26定位弹片263的凸起300,于X、 Y轴方向使之固定。该 印刷电路板23通过该定位弹片263或该挡墙265与该下铁框26电 性连接并实现接地。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图6是该定位弹片263与该印刷电路 板23的圓孔231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7是该定位弹片263收容于 圓孔231中的示意图。该印刷电路板23沿挡墙265滑入由该挡墙 265组成的半包围空间时,压迫该定位弹片263的第四片形材304 与凸起300,使其两者受到挤压从而带动该定位弹片263发生弹 性形变,直到该定位弹片263的凸起300收容于该印刷电路板23 的圓孔231中。拆卸时,只需按压该定位弹片263的第二片形材302使之产 生弹性形变,带动该凸起300脱离该圆孔231中,拔出该印刷电 路板23,或按压凸起300,拔出该印刷电路板23完成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该液晶显示装置2的印刷电路板23利用该 定位弹片263与该圆孔231的配合和该挡墙265,使之固定到该下 铁框26上,组装时只需将印刷电路板23插入到该下铁框26的挡 墻265上,使该挡墙265与该定位弹片263联合定位该印刷电路板 23。拆卸时只需按压定位弹片263的第二片形材302或按压定位 弹片263的凸起300即可完成拆卸,不需借助螺丝刀对印刷电路 板22进行组装及拆卸。使该印刷电路板23组装及拆卸均非常方 便。该四挡墙265的相对位置并不限于如图5所示,除从该印刷 电路板23的相邻二边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3外,还可以从该印刷 电路板23的连续三边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3,也可从上述三边中 的 一边固定该印刷电路板23。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一印刷电路板、一背光模组及一金属框,该印刷电路板与该液晶面板电性连接,并包括多个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一印刷电路板、一背光模组及一金属框,该印刷电路板与该液晶面板电性连接,并包括多个定位孔,该背光模组为该液晶面板提供光源并被收容于该金属框中,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框包括多个定位弹片及多个挡墙,该定位弹片与该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相配合,该多个挡墙固定该印刷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