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72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其包括将含有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间苯二酚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间苯二酚俗称雷锁辛,化学名称为1,3

苯二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用途非常广泛,间苯二酚在医药行业用于制备驱虫药和抗结核病药物;在农业可合成杀虫剂和除草剂;另外还可以用于制备染料、阻燃剂、塑料添加剂等。间苯二酚

甲醛粘合剂广泛应用在橡胶行业,间苯二酚同时也应用于紫外线吸收剂、染料、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间苯二酚

甲醛用于轮胎帘子布的浸渍,以及汽车用胶管、胶带的粘合,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轮胎帘子布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驱动了间苯二酚需求的增加。间苯二酚制备的粘合剂还可以粘接木材、塑料、建材、纸制品、陶瓷、金属及纺织材料等。
[0003]目前,间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苯磺化法、间苯二胺水解法和间二异丙苯氧化法。苯磺化法工艺副产大量的硫酸钠和亚硫酸钠(每吨间苯二酚有副产物4吨,废水60吨),污染特别严重。间苯二胺酸催化水解法首先由苯与混酸反应得到间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得间苯二胺,再由间苯二胺酸催化水解得到间苯二酚。其中,间二硝基苯催化氢化制取间苯二胺的反应需在氮气环境中,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中有氨气生成,需用大量硫酸中和,由于腐蚀太大,对设备要求较高。
[0004]间二异丙苯氧化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斯坦福大学首次研制开发成功,其工艺污染小、成本低、流程短,生产总收率高、同时副产丙酮,为住友和三井化学生产间苯二酚的方法,它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是今后间苯二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0005]传统的间苯二酚制备方法,是以间二异丙苯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反应得到含有间二异丙苯(DIPB)、间二异丙苯单氢过氧化物(m

MHP)和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m

DHP)的氧化液,然后通过碱液萃取和甲基异丁酮(MIBK)反萃取得到纯度较高m

DHP,以m

DHP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剂存在下,通过酸解反应,得到间苯二酚,同时副产丙酮。其中,酸解反应很剧烈,副反应较多,反应收率低。其反应过程如下:
[0006][0007]英国专利GB748287公开了间苯二酚的制备方法:在56℃回流温度下,将4份m

DHP溶于10份体积丙酮的溶液,加入含0.01%浓硫酸的50份体积丙酮溶液,在回流下反应3.5小时,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间苯二酚,基于m

DHP的间苯二酚收率72%。该方法中酸解反应剧烈,存在着副反应,影响间苯二酚的得率。
[0008]英国专利GB775813公开了DHP连续酸解制备间苯二酚方法:在回流温度下,将m

DHP含量44.5%的丙酮溶液与含0.41%浓硫酸的丙酮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连续酸解反应,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经过过滤除盐及蒸馏等后处理工序得到间苯二酚,基于m

DHP的间苯二酚收率73.5%。
[0009]美国专利US4420376公开了间苯二酚的制备方法:在回流温度下,将含13.32%m

DHP的丙酮溶液加入含0.6%硫酸的丙酮溶液中,进行酸解反应,DHP溶液的加入时间为8.33分钟,然后继续回流反应5分钟。反应液冷却到室温,用氨气中和到pH为4.8(在10%的丙酮溶液中测量),过滤除去硫酸铵,再用氨气调节pH为4.8,经过蒸馏、萃取等后处理步骤,得到间苯二酚收率为71.6%。
[0010]目前的间苯二酚制备工艺均存在以下缺点:
[0011]由于DHP的热稳定性较差,在酸解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分解变成间(2

羟基
‑2‑
丙基)异丙苯过氧化氢(HHP)和间乙酰基异丙苯过氧化氢(KHP);HHP酸解产生的异丙烯基苯酚,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可与间苯二酚进一步反应生成树脂状副产物,KHP酸解生成间乙酰基苯酚副产物和丙酮,酸解反应选择性和间苯二酚收率不高,不利于工业化。
[0012]DHP分解变成HHP及KHP的相关副反应如下所示:
[0013]
技术实现思路

[001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由于DHP的热稳定性较差,在酸解反应过程中,DHP通过自由基分解变成HHP;HHP酸解产生异丙烯基苯酚,同时,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异丙烯基苯酚可与间苯二酚进一步反应生成树脂状副产物,影响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另外,DHP不稳定,受热发生自由基型的脱甲醇反应生成间乙酰基异丙苯过氧化氢(KHP),KHP酸解生成间乙酰基苯酚和丙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苯二酚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加入微量的受阻
酚类抗氧剂,可以抑制DHP的自由基分解变成HHP及KHP的相关副反应,不仅提高酸解反应生成间苯二酚的收率和纯度,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易于控制,反应步骤少,三废产生量少,清洁环保,易于工业化的特点。
[001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其包括将含有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的原料在受阻酚类抗氧剂和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酸解反应。
[0016]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受阻叔丁基酚类抗氧剂,优选选自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076)、及N,N'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抗氧剂1098)等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用量限于价格成本因素,设定最高用量,抗氧剂用量为所述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重量的0.001%

0.1%;优选地,抗氧剂用量为0.005%

0.05%。
[0018]优选地,所述酸解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含有酮和芳烃。
[0019]优选地,所述溶剂中酮的含量为10

100wt%,优选为20

100wt%,更优选为50

100wt%。
[0020]优选地,所述溶剂中芳烃的含量为0

90wt%,优选为0

80wt%,更优选为0

50wt%。
[0021]优选地,所述1,3

二(2

氢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间苯二酚的方法,其包括将含有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的原料在受阻酚类抗氧剂和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酸解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用量为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重量的0.001wt%

1wt%,优选0.005wt%

0.5wt%;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包括受阻叔丁基酚类抗氧剂,更优选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选自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076)及N,N'



(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抗氧剂1098)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所述酸解反应在溶剂中进行,优选所述溶剂选自酮和芳烃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所述酮选自C3‑
C6的酮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芳烃选自C6‑
C
10
的芳烃中的至少一种,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乙苯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溶剂中酮的含量为10

100wt%,优选为20

100wt%,更优选为50

100wt%;和/或所述溶剂中芳烃的含量为0

90wt%,优选为0

80wt%,更优选为0

50wt%;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剂的用量为所述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重量的3

10倍,优选为4

6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酸催化剂与第一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2)将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丙基)苯、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原料和任选的第二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3)将所得第一混合液和所得第二混合液混合进行酸解反应;其中,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选自所述溶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溶剂为酮,所述第二溶剂为酮和芳烃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酸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0.0001

0.1);更优选地,相对于1重量份的1,3

二(2

氢过氧基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生崔敏华潘新民沈少春李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