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及碎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90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碎枝机的对刀结构与相应的碎枝机,其包括机壳;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刀体;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挡板构件,所述挡板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正面与一背面,所述挡板构件的正面被设置成适配刀体刃部的形状并由此构成受力面;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抵触构件;被限制在挡板构件与抵触构件之间的滑动构件;当挡板构件的受力面与刀体刃部出现缝隙时,所述滑动构件可沿挡板构件的背面向下滑动并将挡板构件的受力面推向刀体刃部直至发生接触;当滑动构件发生滑动运动时,所述抵触构件随之发生转动且与滑动构件始终保持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对刀,无需人工干预,避免调节过量情况发生,保证挡板构件与刀体的使用寿命。与刀体的使用寿命。与刀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及碎枝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碎枝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及相应的碎枝机。

技术介绍

[0002]碎枝机是常用的园林工具之一,用以对园林中产生的枝条进行破碎处理,目前的碎枝机是通过刀具与挡板之间的配合对落入其内的枝条进行切压打碎,为了保持刀具与挡板之间的接触,需要配备相应的对刀机构,对挡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目前的对刀机构如专利文献1所示,是通过螺栓类的结构,对挡板进行主动的推动,继而实现对刀调节。
[0003]但是,此类对刀结构,需要手动进行对刀调节,操作较为繁琐,且由于对刀时内部不方便观察,因此,调节量容易出现过多的情况,过度损耗挡板的寿命,或者刀刃切削余量过大,损坏刀刃刃口,影响刀具寿命。
[0004]专利文献1CN103894273B。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实现自动的低损对刀。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包括:
[0007]机壳;
[0008]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刀体;
[0009]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挡板构件,所述挡板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正面与一背面,所述挡板构件的正面被设置成适配刀体刃部的形状并由此构成受力面;
[0010]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抵触构件;
[0011]被限制在挡板构件与抵触构件之间的滑动构件;
[0012]当挡板构件的受力面与刀体刃部出现缝隙时,所述滑动构件可沿挡板构件的背面向下滑动并将挡板构件的受力面推向刀体刃部直至发生接触;
[0013]当滑动构件发生滑动运动时,所述抵触构件随之发生转动且与滑动构件始终保持面接触。
[0014]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构件的背面中线位置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构成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是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所述滑动构件贴合设置在滑动槽内并仅可沿滑动槽进行向下的运动。
[0015]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直面与一斜面,所述直面与斜面之间的间距从上端往下端方向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直面与挡板构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斜面与抵触构件进行面接触。
[0016]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构件包括一与机壳转动连接的转轴与一连接在转轴上的抵块,所述抵块与斜面相接触。
[0017]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块不完全环绕的连接在转轴的侧曲面上。
[0018]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与转轴相连接的面上设置有向内的凹槽,所述转轴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抵块部分凸出至凹槽外侧。
[0019]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面与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25
°

[0020]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构件的上端位置通过一轴体与机壳进行转动连接。
[0021]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构件的直面位置的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并构成导向板体,所述导向板体与滑动槽的两侧内壁贴合接触。
[0022]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对刀结构的碎枝机。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相较于传动的手工对刀结构,可减少零件,降低产品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对刀,无需人工干预,挡板构件的滑动构件的配合之下,会自动补充挡板构件与刀体刃部之间的间隙,维持接触状态,且避免出现调节过量情况发生,保证挡板构件与刀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择实施例的阐述目的,而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
[0027]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碎枝机的对刀结构的剖面结构;
[0028]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部分放大结构;
[0029]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处于调节后状态的结构;
[0030]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爆炸结构;
[0031]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碎枝机的整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因此,以下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文使用的术语旨在解释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例如,“在某一方向”、“沿某一方向”、“相对”、“上”“下”等表示相对或绝对配置的表述,不仅表示严格意义上如此配置,还表示具有公差、或具有可得到相同功能程度的角度或距离而相对地位移的状态。
[0036]图1

图2中示出了机壳10、刀体20、挡板构件30、抵触构件40以及滑动构件50,机壳10主要起到容纳上述其余部件的作用,同时作为发生破碎工作的壳体进行使用。
[0037]其中,刀体20是通过刀轴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10内的,大体处于中心位置,刀体20常规的具有多个刀刃结构。
[0038]以及,挡板构件30的上端位置也是通过轴体实现的与机壳10的可转动的附连,图
中,挡板构件30是位于机壳10的左侧位置的,为了便于理解,将挡板构件30上相对的两个端面设定为一正面31与一背面32,挡板构件30的正面31被设置成适配刀体20刃部的形状并由此构成受力面,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正面31应当是与刀体20的刀刃位置接触的。
[0039]以及,抵触构件40也是可转动的附连在机壳10上的,且位于挡板构件30的左侧位置,滑动构件50相应的被限制在挡板构件30与抵触构件40之间,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滑动构件50是在挡板构件30与抵触构件40之间发生的运动。
[0040]在此,当滑动构件50处于初始位置即最上端位置时,抵触构件40大体是处于滑动构件50的最下端的侧面位置的。
[0041]具体的,同样设定滑动构件5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为一直面51与一斜面52,所述直面51与斜面52之间的间距从上端往下端方向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直面51与挡板构件30进行面接触,所述斜面52与抵触构件40进行面接触,且直面51与斜面52之间的夹角∠A小于25
°
,一般选择20
°
即可,在该角度下可实现自锁,即滑动构件50仅会发生往下的滑动运动,而不会发生逆向的向上运动。
[0042]为了保持滑动构件50的直线运动,在挡板构件30的背面32中线位置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构成滑动槽321,所述滑动槽321是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滑动构件50的直面51位置的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并构成导向板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刀体;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挡板构件,所述挡板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正面与一背面,所述挡板构件的正面被设置成适配刀体刃部的形状并由此构成受力面;被可转动的附连到所述机壳的抵触构件;被限制在挡板构件与抵触构件之间的滑动构件;当挡板构件的受力面与刀体刃部出现缝隙时,所述滑动构件可沿挡板构件的背面向下滑动并将挡板构件的受力面推向刀体刃部直至发生接触;当滑动构件发生滑动运动时,所述抵触构件随之发生转动且与滑动构件始终保持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构件的背面中线位置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构成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是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所述滑动构件贴合设置在滑动槽内并仅可沿滑动槽进行向下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枝机的对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直面与一斜面,所述直面与斜面之间的间距从上端往下端方向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直面与挡板构件进行面接触,所述斜面与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龙周厚光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