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配平方法及电动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415595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配平方法及电动工具,包括驱动模块、曲柄连杆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曲柄连杆模块用以将驱动模块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输出模块的直线运动,所述输出模块作用于加工对象,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以及配重体,所述驱动模块带动传动齿轮转动,所述配重体可随传动齿轮转动,其中,两个平衡机构中的两个传动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配重体相对于传动齿轮偏心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配重体的旋转速度形成变角速度,使得配重体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为两阶惯性力,可以和输出模块的输出惯性力完全抵消,从而达到降低振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配平方法与相应的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的电动工具,以往复结构类为例,其输出是往复运动,而电动工具大多的动力来源是电机,驱动为旋转形式,这种从旋转到直线运动都是需要不同类型的连杆机构进行转换,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不平衡关系,因此,该类产品的振动都会非常大,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受。目前,市面上的产品采用的配平结构如图8所示,其原理是通过在旋转副上增加一个配重块,计算配重块在往复方向上的力来抵消输出的不平衡力,而配重块由此产生一个垂直往复运动方向的力,所以,该方案实际上是转移不平衡力到其他方向,改善振动的效果不明显。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从根本上抵消振动而不是转移的配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通过变角速度结构来抵消不平衡力的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包括驱动模块、曲柄连杆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曲柄连杆模块用以将驱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包括驱动模块(20)、曲柄连杆模块(30)以及输出模块(40),所述曲柄连杆模块(30)用以将驱动模块(20)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输出模块(40)的直线运动,所述输出模块(40)作用于加工对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衡机构(50),所述平衡机构(50)包括传动齿轮(51)以及配重体(52),所述驱动模块(20)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所述配重体(52)可随传动齿轮(51)转动,其中,两个平衡机构(50)中的两个传动齿轮(51)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配重体(52)相对于传动齿轮(51)偏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包括驱动模块(20)、曲柄连杆模块(30)以及输出模块(40),所述曲柄连杆模块(30)用以将驱动模块(20)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输出模块(40)的直线运动,所述输出模块(40)作用于加工对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衡机构(50),所述平衡机构(50)包括传动齿轮(51)以及配重体(52),所述驱动模块(20)带动传动齿轮(51)转动,所述配重体(52)可随传动齿轮(51)转动,其中,两个平衡机构(50)中的两个传动齿轮(51)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配重体(52)相对于传动齿轮(51)偏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50)还包括一联结体(53),所述联结体(53)一侧向外凸起并构成第一轴体(531),所述第一轴体(531)内沿其轴向贯穿的设置有轴孔(532),所述轴孔(532)供第二轴体(533)穿入,所述配重体(52)套设在第一轴体(531)上并绕第一轴体(531)转动,所述第二轴体(533)与传动齿轮(51)相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轴孔(532)相对于第一轴体(531)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51)一侧凸出的设置有一传动体(511),所述配重体(52)一侧向内凹陷的设置有一传动槽(521),所述传动体(511)与传动槽(521)协作以形成滑动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配平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51)被设置为由驱动模块(20)的输出轴同步带动旋转,两个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孔国奇孙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