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84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间的铰链装置,它包括:一设在第1构件上并与其一同回转的固定凸轮,从其一侧上凸伸出一凸轮轴,在该凸轮轴的末端设有一连接部;一设置在第2构件上并与其一同回转的托架,它一端开放,一端带有一贯通孔;一以相对托架不可转动的方式装配在托架中的运转凸轮,它具有一贯通孔;一设置在托架中、在运转凸轮与托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凸轮轴贯穿运转凸轮、弹性件以及托架,且其连接部钩挂在托架的贯通孔外侧上;在固定和运转凸轮中的任一个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峰部和一个谷部的凸轮面,在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朝向凸轮面延伸的凸轮突出部,凸轮突出部可沿着凸轮面移动,以使第1构件和第2构件能相对启闭锁定的角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特殊的铰链装置,将其正确地放置在两个构件之间,能够达到启闭两个构件所形成的角度之目的。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该技术装置设置在两个构件之间,发挥着固定、连接两个构件的作用。它经常应用在如移动电话等的由两个构件构成且两个构件之间可以旋转、启闭的机器上或设备上,并能完成两个构件之间的角度打开或关闭之要求。但是,使用传统铰链装置的产品,利用铰链装置结合在一起的第1构件和第2构件能够启闭两个构件之间角度,但无法完成导电接线。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安装铰链装置,运转凸轮借助弹性件在固定凸轮上完成进退移动,使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能够完成回转。多数情况下,运转凸轮的表面由在同一圆周上两端面互连的峰部和谷部构成。随着第1构件和第2构件相对方向的回转运动,凸轮突出部也沿着凸轮面进行移动,这需要两个凸轮突出部来共同完成。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第1构件和第2构件作相对回转运动的两个凸轮突出部紧靠运转凸轮,利用弹性件的弹形,使两个凸轮突出部位于凸轮面的峰部和谷部之间。如果外力消失,弹性件弹性复原,在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凸轮突出部沿着凸轮面向谷部处移动,与此同时,完成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的角度启闭。但是,在传统装置中,为使运转凸轮能够实现稳定的进退移动,至少在两个对应的地方,设置相互支持的、同一型号的铰链装置。因此,在固定凸轮上,应该有两上以上的凸轮突出部;运转凸轮的凸轮面上沿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同一形状的峰部和谷部。因此,在传统的铰链装置中,是以轴为中心进行回转运动,其最终目的也仅仅是能够实现单一的、反复式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文所提到的上述传统装置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技术旨在通过利用一种新的铰链装置能够使两个构件之间完成不同方向的、不同角度角度启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装置为一种将一第1构件和一第2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使它们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启闭的铰链装置,它包括一设置在第1构件上并与第1构件一同回转的固定凸轮,从其一侧上凸伸出一凸轮轴,在该凸轮轴的末端设有一连接部;一设置在第2构件上并与第2构件一同回转的托架,所述托架一端开放,一端带有一贯通孔;一以相对托架不可转动的方式装配在托架中的运转凸轮,所述运转凸轮具有一贯通孔;一设置在托架中、在运转凸轮与托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凸轮轴贯穿运转凸轮、弹性件以及托架,且其连接部钩挂在托架的贯通孔外侧上;在上述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峰部和一个谷部的凸轮面;在上述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另一个上设置从其朝向凸轮面延伸的凸轮突出部,所述凸轮突出部可沿着所述凸轮面移动,以使第1构件和第2构件能相对启闭锁定的角度。另外,在上文所提到的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一个上,形成与凸轮面并排排列并沿圆周方向的辅助峰部和辅助谷部,以成为辅助凸轮面。在辅助面上,辅助峰部和辅助谷部实际上与凸轮面的峰部和谷部形成了沿圆周方向的一百八十度的相位差;在上文所提到的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任何一个上,在沿半径方向上凸轮突出部的内侧形成与辅助凸轮面相对应的辅助凸轮突出部,实际上凸轮突出部和辅助凸轮突出部沿圆周方向形成了一百八十度的位相差。另外,在上述凸轮面上,形成了两对斜面其中一对是一端凹入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1谷部的一对第1斜面,另外一对是一端与两第1斜面的另外一端连接并与第1斜面形成突出的峰部、另一端以凹入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2谷部的一对第2斜面。关于上文所提到的辅助凸轮面,其由两对斜面构成一对一端凹入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1辅助谷部的一对第1辅助斜面;另外一对一端与两斜面(即第1辅助斜面)的另一端连接并与第1辅助斜面形成突出的峰部、另外一端凹入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2辅助谷部的一对第2辅助斜面。关于前面所提到的第1谷部,实际上和第2辅助谷部是处于相同位置的,同理,第2辅助谷部实际上和第1辅助谷处于相同位置。另外,由于设置了稳定接合凹部,所以第1谷部和第2谷部、第1辅助谷部和第2辅助谷部可以接纳凸轮面和辅助凸轮面突出部的末端,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就都构成了一定的锁定角度。附图简述附附图说明图1 根据本技术,铰链装置应用在携带式移动电话上的示意图。附图2 本技术--铰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附图3 本技术--铰链装置的侧断面示意图。附图4 根据本技术,对铰链装置的运转凸轮进行分解的实例示意图。附图主要部件上的符号说明10铰链装置20固定凸轮21凸轮突出部 22辅助凸轮突出部30运转凸轮31凸轮面32辅助凸轮面 40托架50弹性件 M1第1构件M2第2构件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给出了铰链装置应用在携带式移动电话上的示意图。请参照示意图1。按照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将铰链装置10具体应用在携带式移动电话上。该移动电话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大构件包含印刷电路板、语音输出部、键盘等在内的第1构件M1和包含液晶显示屏(LCD)、语音接收部在内的第2构件M2。第1构件和第2构件借助特殊的铰链装置,连接成一体;通过铰链装置10,它们能够完成回转运动和角度启闭。按照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图2和3所示,设置在第1构件M1上的固定凸轮20通过下面将述的其凸轮轴24装配到设在第2构件M2上的托架40上,以可相对托架40回转;该铰链装置设有使第1构件M1和第2构件M2可相对回转的运转凸轮30,该运转凸轮在设置在托架40内部的、具有弹力的弹性件50的作用下可在固定凸轮上进退移动,从而可使铰链装置10完成回转移动和角度启闭。换言之,铰链装置10应具备上述特征和组成构件。为了能够使运转凸轮30完成进退移动,固定凸轮20在与运转凸轮30相对的平面上,应该有一个凸轮突出部21。在固定凸轮20的一个侧面上,应设置一个能被卡住的固定凹部23,以将固定凸轮20固定于第1构件M1;在另外一侧,还应设置一个使固定凸轮20可在托架40上进行回转的凸轮轴24。在凸轮轴24上,在其中央部位,为了能让电气连接第1构件M1和第2构件M2的电线通过,应该预留贯通固定凸轮20、供电线横向通过的电线通道25。在凸轮轴24的末端,还应设置使固定凸轮20能在托架40上进行回转运动的连接部26。另外,在运转凸轮30和托架40上,还应留出能够贯通凸轮轴24的第1贯通孔33和第2贯通孔41。凸轮轴24贯通第1贯通孔33和第2贯通孔41后,凸轮轴24的连接部26抵靠在托架40的第2贯通孔处,同时使固定凸轮20能够在托架40上进行回转。可在连接部26与托架40的第2贯通孔41邻近部的中间加设垫圈42。另外,正如示意图4所示,在运转凸轮30上、与固定凸轮20的凸轮突出部21所对应的平面上,应设置成圆周形平面--凸轮面31。在圆周形凸轮面31上,应交替形成呈突出状的峰部311和凹陷式的谷部312a、312b。根据凸轮突出部21所处的位置,第1构件M1和第2构件M2能够进行相向的回转,并对锁定的角度进行启闭。另外,在本技术铰链装置10上,为使运转凸轮30能够借助托架40稳定地进行回转运动,可构筑一个与凸轮突出部21和凸轮面31成对称地成形的辅助凸轮面32和辅助凸轮突出部22。辅助凸轮面32位于凸轮面31沿半径方向的内侧、并沿圆周方向与凸轮面31并排设置;辅助峰部321和辅助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一第1构件和一第2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使它们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启闭的铰链装置,它包括:一设置在第1构件上并与第1构件一同回转的固定凸轮,从其一侧上凸伸出一凸轮轴,在该凸轮轴的末端设有一连接部;一设置在第2构件上并与第2 构件一同回转的托架,所述托架一端开放,一端带有一贯通孔;一以相对托架不可转动的方式装配在托架中的运转凸轮,所述运转凸轮具有一贯通孔;一设置在托架中、在运转凸轮与托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凸轮轴贯穿运转凸轮、弹性件以及托架 ,且其连接部钩挂在托架的贯通孔外侧上;在上述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峰部和一个谷部的凸轮面;在上述固定凸轮和运转凸轮中的另一个上设置从其朝向凸轮面延伸的凸轮突出部,所述凸轮突出部可沿着所述凸轮面移动, 以使第1构件和第2构件能相对启闭锁定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三钟
申请(专利权)人:DIABELL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