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7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且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后端的后方;还包括连接在各所述下纵梁的后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之间的斜支撑梁,且所述斜支撑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可实现对后碰碰撞力的有效传递分散,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力传递效果,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
[0002]本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3]现有汽车中,车身后部的主体结构一般有后纵梁、后横梁、后减震塔,以及后悬架安装结构等,这些结构不仅起到安装后地板、后围、后减震器和后悬架等部件的作用,同时在汽车发生碰撞,特别是发生后碰时,上述结构作为主要碰撞传力结构,对整车碰撞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现有车身后部主体结构依然存在传力通道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对碰撞力的有效传递分散,而不利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以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传力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且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后端的后方;
[0007]还包括连接在各所述下纵梁的后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之间的斜支撑梁,且所述斜支撑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
[0008]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下纵梁后端的端部均连接有后连接梁,各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相连,各侧所述斜支撑梁的底端均通过同侧的所述后连接梁与所述下纵梁连接。
[0009]进一步的,各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以及各所述斜支撑梁的顶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的底部;和/或,
[0010]各所述斜支撑梁的底端与同侧所述下纵梁的后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的顶部均设有后减震塔,且两侧所述后减震塔之间连接有减震塔横梁。
[001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减震塔朝向车头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呈“V”型,并具有内加强梁和外加强梁;
[0013]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上,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前端均与位于乘员舱后部的后围上横梁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减震塔的顶部,在整车上下方向上,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低于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设置,且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减震塔的侧部。
[0015]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均连接有后悬安装板,所述后悬安
装板上设有后悬架安装点,且在所述后减震塔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后悬安装板。
[0016]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均连接有前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靠近所述上纵梁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设置,且所述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设置;和/或,
[0017]两侧所述下纵梁之间连接有后部下横梁,且所述后部下横梁包括靠近两侧所述下纵梁前端设置的前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下纵梁后端之间的后下横梁。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以及所述斜支撑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使得车身后纵梁由上纵梁和下纵梁构成,并设置连接在下纵梁的后端与上纵梁之间的斜支撑梁,一方面可通过双梁结构增加车身后纵梁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且上、下纵梁也能够在车身后部形成上下双通道传力结构,有助于后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斜支撑梁的引导作用,使得上纵梁位置的碰撞力更好地向下纵梁传递,以充分利用上、下纵梁进行碰撞力的传递,由此其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传力效果,而可提升碰撞安全性。
[0021]此外,通过后连接梁将下纵梁后端与上纵梁连接,可便于后连接梁的连接设置,也能够使后连接梁起到下纵梁后端的防撞梁的作用,以与碰撞物体之间有着更大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伤害。使得后连接梁的顶端以及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上纵梁的底部,可便于后连接梁和斜支撑梁与上纵梁的连接,同时也可避免与上纵梁侧部连接,而对周边零部件的布置带来不利影响。使得斜支撑梁的底端与下纵梁的后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也能够保证碰撞力传递的连贯性,而进一步提高碰撞力传递效果。
[0022]其次,两侧后减震塔之间的减震塔横梁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同时也能够在两侧后减震塔之间形成横向传力通道,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解。后减震塔与后围上横梁之间设置“V”型的加强支架,能够借助后围上横梁提高后减震塔位置的刚度,并且也可在后减震塔与后围上横梁之间形成传力通道,有助于后碰碰撞力向前传递分散,提升碰撞安全性。内加强梁和外加强梁与后减震塔连接的一端高度不同,可使得与后减震塔顶部相连的内加强梁对后减震塔起到下压作用,有助于提高后减震塔设置的稳定性,同时,与后减震塔侧部相连的外加强梁则能够在前侧对后减震塔起到支撑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后减震塔设置的可靠性。
[0023]另外,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设置后悬安装板,不仅可便于后悬架在车身后部的安装设置,并且也能够利用后悬安装板增加车身后纵梁整体强度,以及在上下纵梁之间增加碰撞力传递通道。前连接梁的设置,可对车身后纵梁的前端位置进行加强,同时,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可实现对后碰碰撞力向下引导,有助于碰撞力向下方门槛梁位置传递。
[0024]两侧下纵梁之间的后部下横梁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整体扭转刚度,同时也可使碰撞力在两侧下纵梁之间更好地传递分解,以降低碰撞伤害,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上纵梁、下纵梁以及斜支撑梁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可利用挤压铝型材的特点,便于各梁体的制备,保证各梁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各梁体的轻量化。
[002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
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
[0026]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能够在车身后部形成上下双通道传力结构,有助于后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也能够使得上纵梁位置的碰撞力更好地向下纵梁传递,充分利用上、下纵梁进行碰撞力的传递,其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传力效果,提升碰撞安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在整车中的设置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1]图4为其中一侧车身后纵梁以及后减震塔等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减震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在汽车后碰时的碰撞力传递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1),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1)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101)和下纵梁(102),且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101)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102)后端的后方;还包括连接在各所述下纵梁(102)的后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101)之间的斜支撑梁(8),且所述斜支撑梁(8)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下纵梁(102)后端的端部均连接有后连接梁(7),各所述后连接梁(7)的顶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101)相连,各侧所述斜支撑梁(8)的底端均通过同侧的所述后连接梁(7)与所述下纵梁(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后连接梁(7)的顶端,以及各所述斜支撑梁(8)的顶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101)的底部;和/或,各所述斜支撑梁(8)的底端与同侧所述下纵梁(102)的后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上纵梁(101)的顶部均设有后减震塔(2),且两侧所述后减震塔(2)之间连接有减震塔横梁(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碰撞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后减震塔(2)朝向车头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支架(4),所述加强支架(4)呈“V”型,并具有内加强梁(401)和外加强梁(402);各侧所述内加强梁(401)和所述外加强梁(402)的后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2)上,各侧所述内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亮张超宾李卫钊史红乐董海洋梁兴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