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专利>正文

用于将振动模块上附接至例如车辆中的结构部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774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振动模块上附接至结构部件的系统(1),该系统包括:支承构件(10),该支承构件包括被设计为联接至振动模块的销的第一部分(11)和被设计为固定至结构部件的第二部分(12);壳体(20),该壳体的中心主体(22)被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开口(111)中,该壳体被设计成容纳由阻尼垫包围的销;以及锁(30),该锁被固定至壳体(20)并且与第一部分(11)接触。该系统(1)可以采用锁(30)沿着中心轴线处于第一高度的递送姿势、以及锁(30)处于低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锁定姿势,该锁定姿势是通过使锁(30)绕中心轴线旋转来实现的。过使锁(30)绕中心轴线旋转来实现的。过使锁(30)绕中心轴线旋转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振动模块上附接至例如车辆中的结构部件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附件的领域,特别是用于汽车应用的附件。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将振动模块上附接(upper attachment)至结构部件、特别是适于将冷却模块附接至车辆的技术前端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动车辆中,冷却模块(该模块通常包括冷凝器、散热器、风扇)的上部中的销(pin)是通过上附接系统固定至技术前端的结构部件的。冷却模块在其下部处还设置在框架的一部分上,该框架借助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阻尼部件固定至技术前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还被插入在上附接系统与冷却模块的销之间;当车辆处于运行中时,阻尼部件和弹性垫能够阻尼由冷却模块产生的振动。
[0003]除了存在这些减震器之外,重要的是结构部件与框架部分之间的整个零件堆叠继续保持紧密接触,以避免在车辆运行期间和在其整个寿命期间对振动和相关联的噪音的放大。这些部分的游隙(play)和公差变化尤其会破坏所寻求的紧密接触。
[0004]为此,文献US2019061512提出了一种由第一部分和垂直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形成的上支承系统。该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将该支承系统附接至车辆的结构部件的钻孔。第二部分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开口,所述开口容纳弹性体绝缘体(弹性垫),该弹性体绝缘体包围散热器的上部的销。通用支架(holder)可以被选择性地旋拧到开口中的所需深度。因此,该上支承系统允许调节散热器顶部与弹性体绝缘体底部之间的间隙,以适应配对组件的公差变化。因此,所述系统防止了可能导致噪音和耐久性问题的过度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替代解决方案,其寻求补救前述问题的全部或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振动模块上附接至结构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对锁定姿势的偏差进行补偿;所述系统特别适于将冷却模块附接至车辆技术前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描述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振动模块上附接至结构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8]‑
支架,该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沿着主平面延伸并且被设计为联接至振动模块的销,该第二部分被设计为固定至结构部件,该第一部分具有沿中心轴线的第一开口,并且该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开口,
[0009]‑
壳体,该壳体包括大体圆筒形状的中心主体、上头部(head)和下凸缘(flange),该中心主体被设置在第一开口中并且被设计成容纳由阻尼垫包围的销,该凸缘的第一表面抵接第一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具有互补的倾斜平面;
[0010]‑
锁(lock),该锁被固定至上头部,并且与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建立接触。
[0011]该附接系统能够采用两种姿势:
[0012]‑
递送姿势(delivery position),其中,该锁相对于支架的第一部分的上表面沿
着中心轴线处于第一高度;以及
[0013]‑
锁定姿势,该锁定姿势是通过使锁绕中心轴线旋转来实现的,其中,该锁因互补的倾斜平面之间的配合(cooperation)而处于低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附接系统使得可以在固定至振动模块的销和结构部件之后采用锁定姿势,在该锁定姿势中,该上附接系统压缩阻尼垫并且补偿待固定零件的堆叠中的任何游隙:这确保所述零件沿着z轴线保持紧密接触。
[0015]单独地或者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采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和非限制性的特征:
[0016]·
该附接系统包括被设置在第二开口中的环;
[0017]·
该锁包括中心构件,该中心构件是通过夹持而附接至壳体的上头部的;
[0018]·
该锁包括中心构件,该中心构件被装配到壳体的上头部中的六边形孔中,以使在锁旋转以便从递送姿势移动至锁定姿势时经得住锁定扭矩;
[0019]·
该锁包括活叶(flap),该活叶被设计成在锁定姿势下阻挡对第二开口的访问;
[0020]·
该锁包括柔性接片(tab),该锁经由柔性接片与第一部分的上表面进行接触;
[0021]·
该壳体的中心主体包括柔性臂,该柔性臂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并且能够在径向上弯曲;
[0022]·
该凸缘的第一表面和第一部分的下表面分别包括互补的凹口(notch)和栓钉(peg),以使递送姿势和锁定姿势稳定;
[0023]·
该支架包括第一行程末端止动件(end

of

travel stop),该第一行程末端止动件被设计成与由壳体和/或由锁支承的第二止动件相互作用,以便限制递送姿势与锁定姿势之间的旋转;
[0024]·
该支架、壳体以及锁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例如,聚酰胺PA66;
[0025]·
形成支架和壳体的塑料材料装填有玻璃纤维。
[0026]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振动模块保持在结构部件上的上附接总成(assembly),该上附接总成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上附接系统,并且其中:
[0027]‑
两个支架关于与主平面垂直的平面是对称的,
[0028]‑
两个壳体和两个锁是相同的。
附图说明
[0029]参照附图,根据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30]图1以分解图和组装图示出了上附接系统;
[003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附接系统,(a)被固定至振动模块销,以及(b)被固定至所述销和结构部件;
[0032]图3示出了包括两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的附接总成;
[0033]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该附接系统被固定至振动模块销,并且阻尼垫被插入该系统与销之间;
[0034]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的放大图;
[0035]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的单独的并且彼此固定的壳体和锁;
[0036]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处于递送姿势P1和处于锁定姿势P2的视图;
[0037]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系统的放大图。
[0038]在描述部分中,图中相同的标号可以被用于相同类型的部件。
[0039]各种可能性(在以下描述中例示和/或详述的变体和实施方式)要被理解为不是相互排斥的,并且可以彼此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振动模块上附接在结构部件上的系统1。如前面所提及的,振动模块可以是车辆发动机的冷却模块,尤其是包括散热器和风扇。在这种情况下,结构部件形成车辆的技术前端的部分。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应用,并且可以在需要振动模块与结构部件之间的上附接系统的任何领域或构造中找到用途。
[0041]上附接系统1包括支架10、壳体20以及锁30,如图1所例示的,它们是单独的并且被组装。通常,附接系统1的这三个零件彼此配合,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将振动模块(50)上附接在结构部件(60)上的系统(1),所述系统包括:

支架(10),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第一部分沿着主平面(x、y)延伸并且被设计为联接至所述振动模块(50)的销(51),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设计为固定至所述结构部件,所述第一部分(11)具有沿中心轴线(z)的第一开口(111),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开口(121),

壳体(20),所述壳体包括大体圆筒形状的中心主体(22)、上头部(21)和下凸缘(23),所述中心主体(22)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1)中并且被设计成容纳由阻尼垫(52)包围的所述销(51),所述凸缘(23)的第一表面(231)抵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下表面(112),所述表面(231、112)具有互补的倾斜平面(231a、112a),

锁(30),所述锁被固定至所述上头部(21),并且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上表面(113)建立接触,所述附接系统(1)能够采用两种姿势:

递送姿势(P1),在所述递送姿势中,所述锁(30)相对于所述支架(10)的所述第一部分(11)的所述上表面(113)沿着所述中心轴线(z)处于第一高度(H1),以及

锁定姿势(P2),所述锁定姿势是通过使所述锁(30)绕所述中心轴线(z)旋转来实现的,在所述锁定姿势中,所述锁(30)因所述互补的倾斜平面之间的配合而处于低于所述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附接系统(1),所述附接系统包括环(40),所述环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121)中。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附接系统(1),其中,所述锁(30)包括中心构件(31),所述中心构件是通过夹持而附接至所述壳体(20)的所述上头部(21)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附接系统(1),其中,所述锁(30)包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A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