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7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外界环境光强度和副驾遮阳屏的闭合状态;响应于判断出副驾座椅有人、外界环境光强度大于等于预设光强度值,且副驾遮阳屏的状态为闭合时,控制副驾遮阳屏打开,执行遮阳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车外环境光的强度自动控制副驾遮阳屏的展开和闭合。开和闭合。开和闭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智能化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汽车通常会在座舱内安装能够旋转的遮阳板,当汽车在强光下行驶时,需要手动将遮阳板朝向前挡风玻璃旋转,以防止强光直射造成的不适。但是,现有的遮阳板需要手动来调节,客户体验较差。为了提高遮阳板的自动化,如专利文献CN115431721A公开的语音控制车辆遮阳板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车辆遮阳板附近的光线信息;将所述光线信息与预设光线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唤醒语音助手的触发信号;基于所述触发信号唤醒所述语音助手,采集来自驾驶员的语音控制信号,所述语音控制信号包括打开遮阳板或关闭遮阳板;待接收到所述语音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语音控制信号的类型控制所述遮阳板的打开或关闭。该方法通过语音控制打开或关闭遮阳板,驾驶员可随时语音控制遮阳板,也可通过光线识别提示是否开启遮阳板。但此控制方法仍需要语音来控制。
[000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能根据车外环境光的强度自动控制副驾遮阳屏的展开和闭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外界环境光强度和副驾遮阳屏的闭合状态;响应于判断出副驾座椅有人、外界环境光强度大于等于预设光强度值,且副驾遮阳屏的状态为闭合时,控制副驾遮阳屏打开,执行遮阳模式;响应于判断出外界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光强度值,且副驾遮阳屏处于遮阳模式时,控制副驾遮阳屏闭合;其中,副驾遮阳屏用于遮挡光线和播放视频信息,该副驾遮阳屏安装于副驾的车顶棚上,其包括遮阳显示模块以及与遮阳显示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所述遮阳显示模块包括模块底座、转动机构、显示屏以及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汽车前顶横梁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模块底座的下部与所述模块壳体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组件、电驱动组件以及机构壳体,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电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机构壳体转动;所述模块壳体上对应所述机构壳体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机构壳体伸出于所述让位槽,所述显示屏的一端与所述机构壳体连接。
[000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系统,包括:副驾遮阳屏,用于遮挡光线和播放视频信息,该副驾遮阳屏安装于副驾的车顶棚上,其包括遮阳显示模块以及与遮阳显示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副驾座椅是否有人;光感传感器,用于监测外界环境光强度;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副驾遮阳屏、人体检测模块和光感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执行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07]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构壳体的左右两侧的主销座和副销座。
[0008]可选地,所述电驱动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马达、齿轮箱以及主轴;所述主轴的远离所述齿轮箱的一端与所述主销座固定连接,所述马达以及齿轮箱均与所述机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电驱动组件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用于增加所述机构壳体与所述主轴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
[0010]可选地,所述机构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套筒、中套筒以及右套筒;所述左套筒的左端设置有左侧转轴,所述主销座上设置有主安装孔,所述左侧转轴与所述主安装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右套筒的右端设置有右侧转轴,所述副销座上设置有副安装孔,所述右侧转轴与所述副安装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右侧转轴上设置有转动限位件,所述副销座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动限位件配合的转动限位槽。
[0012]可选地,所述左套筒以及右套筒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显示屏连接的安装支耳。
[0013]可选地,所述电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模块壳体连接;所述右侧转轴的内部设置有线束过孔,所述电路板的线束穿过所述副安装孔以及线束过孔并与所述马达连接。
[0014]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装饰堵板,所述装饰堵板与所述模块底座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镜面反射膜。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副驾遮阳屏的控制系统。
[001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调用时能执行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副驾遮阳屏处于闭合状态时,副驾遮阳屏几乎与车顶棚平行,减少了对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当副驾遮阳屏处于打开状态时,副驾遮阳屏与车顶棚形成一定夹角,实现遮阳,仅通过一块副驾遮阳屏就完成遮阳、影音显示的功能,实现了结构一体化和功能最大化,并且能够根据车外环境光的强度自动控制副驾遮阳屏的展开和闭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中遮阳模式的控制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TV模式的控制流程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礼让模式的控制流程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原理框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原理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计算副驾遮阳屏的目标转动角度a2的原理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遮阳屏与汽车前顶横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遮阳屏、汽车前顶横梁以及前挡风玻璃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遮阳屏的爆炸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套筒以及副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模块底座,11

安装结构;2

转动机构,21

主销座,22

副销座,221

转动限位槽,222

副安装孔,23

马达,24

齿轮箱,25

主轴,26

阻尼器,27

机构壳体,271

左套筒,272

中套筒,273

右套筒,2731

右侧转轴,2732

转动限位件,2733

线束过孔,274

安装支耳,28

电路板;3

显示屏,31

镜面反射膜,4

模块壳体,41

让位槽,5

装饰堵板,6

汽车前顶横梁,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外界环境光强度和副驾遮阳屏的闭合状态;响应于判断出副驾座椅有人、外界环境光强度大于等于预设光强度值,且副驾遮阳屏的状态为闭合时,控制副驾遮阳屏打开,执行遮阳模式;响应于判断出外界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光强度值,且副驾遮阳屏处于遮阳模式时,控制副驾遮阳屏闭合;其中,副驾遮阳屏用于遮挡光线和播放视频信息,该副驾遮阳屏安装于副驾的车顶棚上,其包括遮阳显示模块以及与遮阳显示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所述遮阳显示模块包括模块底座(1)、转动机构(2)、显示屏(3)以及模块壳体(4);所述模块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汽车前顶横梁(6)连接的安装结构(11);所述模块底座(1)的下部与所述模块壳体(4)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组件、电驱动组件以及机构壳体(27),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电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机构壳体(27)转动;所述模块壳体(4)上对应所述机构壳体(27)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41),所述机构壳体(27)伸出于所述让位槽(41),所述显示屏(3)的一端伸入所述让位槽(41)并与所述机构壳体(27)连接。2.一种副驾遮阳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副驾遮阳屏,用于遮挡光线和播放视频信息,该副驾遮阳屏安装于副驾的车顶棚上,其包括遮阳显示模块以及与遮阳显示模块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副驾座椅是否有人;光感传感器,用于监测外界环境光强度;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副驾遮阳屏、人体检测模块和光感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遮阳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忠李明达赵曜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新能源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