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69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所述增亮膜包括含有液晶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中包含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中包含所述液晶。在增亮膜中设置含有液晶的微结构层,微结构层中的多个微结构流动性较弱,对微结构内的液晶起到了稳定和限流的作用,使得增亮膜的折叠区和非折叠区内的液晶差别不大,故即使在增亮膜进行折弯的情况下,增亮膜的出光效率及折弯性能也能得到增强。将所述增亮膜应用于显示基板时,显示基板的出光效率得到提升,同时由于增亮膜中的微结构不易流动和稳定性好,显示基板的弯折性能得到提升,色偏得到改善。色偏得到改善。色偏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由于其色彩饱和度高、可视角宽、可折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中。现今,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新的材料体系以提高OLED的出光效率和降低功耗,从而达到提高亮度和省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增亮膜,包括:含有液晶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中包含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中包含液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为微胶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晶为胆甾相液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多层叠置的微结构子层,每个所述微结构子层的反射波段不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层的厚度为10~60μ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子层的厚度为1~10μ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层和所述微结构子层的雾度均小于或等于3%。
[0011]进一步地,所述微结构层由含有液晶的微结构、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的混合物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含有液晶的微结构为含有胆甾相液晶的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包括芯材料和包裹于所述芯材料外部的壳材料,所述芯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65%~85%的向列相液晶、10%~30%的左旋或右旋的胆甾相液晶、4%~5%的手性添加剂。
[001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0014]基底,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
[0015]发光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
[0016]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增亮膜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折叠区;
[0017]防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增亮膜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被像素定义层限定的多个像素开口所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多个发光区包括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区、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区和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发光区;
[0019]所述微结构层包括依次叠置的三层微结构子层,所述三层微结构子层的反射波段
与所述第一颜色光的波长、第二颜色光的波长和第三颜色光的波长一一对应。
[0020]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被像素定义层限定的多个像素开口所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多个发光区包括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区、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区和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发光区;
[0021]所述微结构层为单层微结构子层,所述微结构子层的反射波段与所述第一颜色光的波长、第二颜色光的波长或第三颜色光的波长对应。
[0022]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3]将含有液晶的微结构、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混合,形成混合体系;
[0024]将混合体系铺展,使其形成混合体系预制膜层,通过光照射混合体系预制膜层,使混合体系中的光引发剂引发聚合物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增亮膜。
[0025]进一步地,所述将混合体系铺展,使其形成混合体系预制膜层,包括:
[0026]将所述混合体系铺展在基板的表面,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混合体系预制膜层;或,将所述混合体系装入透明盒状体中,使所述混合体系铺展于透明盒状体中,所述混合体系预制膜层形成在所述透明盒状体中。
[0027]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
[0028]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在增亮膜中设置含有液晶的微结构层,微结构层中的多个微结构流动性较差,对微结构内的液晶起到了稳定和限流的作用,避免微结构层内的液晶随意流动,导致微结构层内的液晶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增亮膜的出光强度及出光效率降低。即使在增亮膜进行弯折的情况下,由于微结构流动性较差,使得增亮膜的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内的液晶分布差别不大,避免出现色偏的问题,提升增亮膜的出光效率及折弯性能。将所述增亮膜应用于显示基板时,增亮膜可以提升显示基板的出光效率,同时由于增亮膜中的微结构不易流动,稳定性好,可以避免出现因液晶流动造成的显示基板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液晶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光透过率不同的问题,有效提升显示基板的出光效率及弯折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色偏。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防反射膜的示意图;
[0031]图2为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防反射膜和液晶功能层的示意图;
[0032]图3为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增亮膜的微结构层具有多个微结构子层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申请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申请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申请施例的增亮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增亮膜分为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00、机壳;101、铰链组件;102、平整区;2、柔性显示模组;201、柔性基底;202、发光层;203、液晶层;204、防反射膜层;205、折叠区;
[0040]1、基底;2、发光结构层;3、增亮膜;31、微结构子层;32、弯折区;33、非弯折区;4、防反射层;5、驱动电路层;6、封装结构层;7、触控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液晶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中包含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中包含所述液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微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为胆甾相液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多层叠置的微结构子层,每个所述微结构子层的反射波段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的厚度为10~6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子层的厚度为1~1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和所述微结构子层的雾度均小于或等于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由含有液晶的微结构、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的混合物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液晶的微结构为含有胆甾相液晶的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包括芯材料和包裹于所述芯材料外部的壳材料,所述芯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65%~85%的向列相液晶、10%~30%的左旋或右旋的胆甾相液晶、4%~5%的手性添加剂。10.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发光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增亮膜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折叠区;防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增亮膜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丰张晓晋孙海雁张帅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