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小便携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36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把车辆的从动行走带、驱动行走带、轮毂、带电机轮毂以及带电机车轮等部件进行组合,分别组成从动行走装置和驱动行走装置,使车辆车身短、车轮小、重心低;通过车把、转向杆上段、转向杆中段、转向杆下段、方管横梁、可折叠横梁、倒U字形支撑杆、驱动行走装置、从动行走装置、脚踏板等部件的活动连接。需要使用车辆时张开各个部件后压紧并用锁扣固定,实现车辆的正常展开和使用,松开锁扣后可以实现的车辆部件的滑动、伸缩及折叠从而实现车辆的整体折叠。动、伸缩及折叠从而实现车辆的整体折叠。动、伸缩及折叠从而实现车辆的整体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小便携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特别是轻小便携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作为环保、轻便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方便保管、存放和携带。
[0003]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与传统的摩托车对比,除了节能环保之外,其它的就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都是车轮大、重心高、车身长、车辆高大粗重,即使有的电动自行车能够折叠,折叠后还是也比较粗重和宽大,这些缺陷影响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安全使用、携带和存放。
[0004]传统电动自行车的车轮大,重心高,车辆高、车身长,对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情况下,需要的是真正能区别于摩托车的电动自行车,提供一种车身短、车轮小、重心低,有更好的抓地力,更强的稳定性,达到更安全、更平稳、更顺畅和更节能的效果,同时实现全部位的折叠,折叠后更轻小,方便携带和存放,基于所述原因,才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轻小便携可以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小便携可以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包括从动行走装置、驱动系统、车身及承重结构、制动组件、折叠系统和脚踏板。
[0007]所述从动行走转置包括,从动行走带、两个轮毅、连接杆、转向杆、圆柱垫圈、车把。
[0008]所述从动行走带是用橡胶等材料做成的坚韧耐磨的皮带,内侧平滑,外侧有规则的开口。所述从动行走装置是将所述从动行走带装进两个轮毅的也凹槽内,两个轮的轴的两端分别用连接杆速接。
[0009]所述车把与转向杆上端相连接,所述转向杆下端设置两根螺杆如倒U字形、把圆柱垫圈套在螺杆上后,连接在从动行走装置外侧的圆孔柱内。
[0010]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行走装置、带电机车轮(或轮毅、带电机轮毅)、驱动行走带、连接杆、电池组、控制器、右转动手把。
[0011]所述驱动行走装置是将直接带电机车轮的轴两端分别用连接杆连接。
[0012]所述驱动行走装置进一步是将所述主动行走带分别装进轮毂及带电机轮毂的凹槽内、两个轮毂的轴两端分别用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行走带是用橡胶等材料做成的坚韧耐磨的皮带,内侧平滑,外侧有规则的开口。
[0013]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行走装置的电机接线相连接,所述的右转动手把与控制器、电机及电池组相连接。
[0014]所述车身与承重结构包括:车座、倒U字形支撑杆、方管横梁、从动行走装置、可折叠横梁、驱动行走装置。
[0015]所述驱动行走装置前端用螺杆灵活连接在可折叠横梁的后端,所述可折叠横梁上
面用螺杆与倒U字形支撑杆前端灵活连接,同时用连接片连接螺杆与方管横梁,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后端用横杆固定后安装上活动锁扣、驱动行走装置的活动压片压在活动锁扣的上面,所述车座固定在倒U字形支撑杆上端,所述方管横梁后端与可折叠横梁用螺杆灵活连接,所述方管横梁的前端设置一个转向轴筒,从动行走装置连接的转向杆套进方管横梁前端的转向轴筒内。
[0016]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左转动手把、制动线、制动装置、驱动行走装置。
[0017]所述制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行走装置内行走带前上方的连接杆上,所述制动线上端固定在车把左边后与左转动手把相连接,下端与制动装置相连接。
[0018]所述折叠系统包括:车把、转向杆上段、转向杆中段、转向杆下段、方管横荣梁、可折叠横梁、倒U字形支撑杆、驱动行走装置。
[0019]所述车把设置两个卡槽和一个锁扣、两个卡槽可以在所述转向杆上段的两条横向扣杆内插入或取出。
[0020]所述转向杆中段为圆形、其上端外侧设置锁扣,向内套接转向杆上段的下端,其下端设置可活动的螺杆和锁扣,螺杆插入与转向杆下段相连接的孔内,锁扣则连接到转向杆下段设置的缺口处。
[0021]所述可折叠横梁前端用螺杆与方管横梁的后端上方相连接、连接后向拉可以折叠,向下压则展开固定,与方管横梁一起组成车辆横梁。
[0022]所述可折叠横梁的上面设置前后方向滑槽,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下端的前部用螺杆连接,螺杆的中间装进在滑槽内,螺杆的两侧用连接片分别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方管横梁后端的中间位置上,方管横梁、可折叠横梁与倒U字形支撑杆三者可以滑动折叠。
[0023]所述驱动行走装置的连接杆前端先用横杆固定并安装一个活动压片后,再用螺杆与可折叠横梁的后端连接,连接后向前拉可以折叠,向下压可拉开固定,与方管横梁一起组成车辆横梁;横杆中间的活动压片也灵活连接在可折叠横梁上,压片可前后滑动,向前滑动时连接在倒U字形支撑杆的横杆上;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下端的后方用横杆固定,在横杆上安装的锁扣把横杆与压片锁定在可折叠横梁上。
[0024]所述的脚踏板前端用螺杆分别活动连接在方管横梁前端的下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车把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转向杆上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可折叠横梁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进一步安装有行走带的驱动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

5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一种轻小便携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所述从动行走带1装进两个轮毂24、25的凹槽内,两个轮毂的轴2、22的两端分别用连接杆3连接,组成具有导向作用的从动行走装置,从
动行走装置在车辆在行驶中能够增加通过力、稳定性、抓地力和减震性。所述车把两个卡槽14、15在转向杆上段16的两条横向扣杆43、44内插入,之后拨动锁扣11加以固定:在折叠时则拨动锁扣11予以松开后,把车把取出。所述转向杆中段17,向内套接转向杆上段16的下端,用上端锁扣7锁紧:在折叠时锁扣松开,接转向杆上段16向下套进转向杆中段17之内。所述转向杆下段18套装入转向轴筒4内,转向杆下段18下端的螺杆23套上圆柱垫圈20后再套入圆孔柱21内,然后用螺母收紧。所述转向杆中段17的螺杆5插入与转向杆下段18的连接孔内,锁扣6则连接到转向杆下段18的缺口处后予以锁紧:折叠时松开锁扣并推出转向杆下段18的缺口,转向杆中段17及转向杆下段18连着从动行走装置3转动180度后,转向杆中段17连同转向杆上段16一起能够向后折叠在方管横梁29上。所述可折叠横梁前端27用螺杆28与方管横梁29的后端上方连接,与方管横梁一起组成车辆的横梁,向下压时张开固定,向上拉时可折叠。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41下端的前部用螺杆26连接在可折叠横梁28的滑槽内,装进在滑槽内的螺杆26两侧分别用连接片31连接,连接片31的另一端连接在方管横梁29后端的下部;方管横梁29、可折叠横梁28与倒U字形支撑杆41三者可以滑动折叠。所述驱动行走装置的连接杆34前端用横杆固定并安装一个活动压片39后,再用螺杆38与可折叠横梁33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压片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小电动自行车,所述轻小电动自行车包括:(1)、从动行走装置:从动行走带,所述从动行走带是用橡胶等材料做成的坚韧耐磨的皮带,内侧平滑,外侧有规则的开口。轮毂,所述轮毂是将所述从动行走带装进两个轮毂的凹槽内,两个轮毂的轴两端分别用连接杆连接;转向杆、圆柱垫圈,所述转向杆上端连接车把,下端设置两根螺杆如倒U字形,所述圆柱垫圈套在螺杆上,连接在从动行走装置外侧的圆孔柱内。(2)、驱动行走装置:驱动行走带,所述驱动行走带是用橡胶等材料做成的坚韧耐磨的皮带,内侧平滑,外侧有规则的开口。轮毂、带电机轮毂,所述轮毂、带电机轮毂是将主动行走带分别装进轮毂及带电机轮穀的凹槽内,两个轮毂的轴两端分别用连接杆连接。(3)、车身与承重结构:可折叠横梁、方管横梁,所述可折叠横梁前端与方管横梁用螺杆灵活连接,所述方管横梁的前端设置一个转向轴筒,从动行走装置连接的转向杆套进转向轴筒内,驱动行走装置前端用螺杆灵活连接在可折叠横梁的后端。倒U字形支撑杆,在可折叠横梁上面用螺杆与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前端灵活连接,同时用连接片连接螺杆与方管横梁,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后端用横杆固定后安装上活动锁扣,驱动行走装置的活动压片压在活动锁扣的上面,把车座固定在所述倒U字形支撑杆的上端。(4)、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行走装置内行走带的前上方的所述连接杆上,制动线的上端固定在车把左边后与左转动手把相连接,制动线的下端与制动装置相连接。2.根据要得要求1所述的轻小电动自行车,所述轻小电动自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