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培育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632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水产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培育方法和应用,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包括水,所述水中含有裸花紫珠干浸膏,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至少为0.02g/L,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鲇鱼苗种置于培育装置中,培育装置中含有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鲇鱼同类相残的概率,提高鲇鱼苗种的成活率。提高鲇鱼苗种的成活率。提高鲇鱼苗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培育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水产鱼类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培育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鲇鱼,比如洞庭鲇,俗称土鲶等,隶属鲇形目,鲇科。其须2对,下颌突出于上颌,犁骨牙带连成一片,胸鳍前缘有明显锯齿。目前国内外已在鲇鱼人工驯化,生殖细胞发育规律,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但在洞庭鲇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亲本人工繁殖效率低,大规格苗种成活率低,成鱼养殖模式落后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鲇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0003]鲇鱼为肉食性鱼类,由于苗期开口时间差异且具有雌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洞庭鲇苗种培育阶段同类相残相食现象极为普遍,是导致其大规模苗种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养殖实践中通常需要在养殖水体中投放抗生素来治疗因鱼苗相残导致的损失,同时通过人工定期分选的方法,将养殖群体中大小差异较大的个体筛选出来分开饲养,防止同类相食。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容易引发诸如环境污染,产生耐药菌株以及药物残留等问题,不利于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人工分选大小苗种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并且经常不能及时地将群体中的大小个体分开,此外在人工分选过程中还会对苗种造成较大的损伤,影响苗种的成活率。因此,开发新的苗种培育的方法来提高洞庭鲇苗种的成活率对其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培育方法和应用,降低鲇鱼同类相残的概率,提高鲇鱼苗种的成活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包括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包括水,所述水中含有裸花紫珠干浸膏,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至少为0.02g/L。
[0006]优选的,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为0.02g/L。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鲇鱼苗种置于培育装置中,培育装置中含有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溶液。
[0008]优选的,培育装置中安装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挡板将培育装置分隔为两部分,以防止鲇鱼苗种中较大的个体通过,鲇鱼苗种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更换挡板上通孔的尺寸,以适应鲇鱼苗种的生长。
[0009]优选的,鲇鱼苗种生长到一定阶段,不同阶段的鲇鱼苗种的长度分别为2

3 cm,5

6 cm和8

9 cm。
[0010]优选的,所述鲇鱼苗种的长度为2

3 cm时,通孔孔径为0.35

0.36 cm;鲇鱼苗种的长度为5

6 cm时,通孔孔径为0.78

0.80 cm;鲇鱼苗种的长度为8

9 cm时,通孔孔径为1.20

1.21 cm。
[0011]优选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挡板,挡板将箱体分隔为两部分,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孔径根据鲇鱼苗种的生长阶段的变化而调整。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挡板设置在卡槽中。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裸花紫珠干浸膏在培育鲇鱼苗种方面的应用,具体为,将裸花紫珠干浸膏放置在培育鲇鱼苗种的水中,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至少为0.02g/L。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裸花紫珠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叶具有止血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以其为主要成分制备的裸花紫珠片,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急性传染性肝炎,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
[0015]目前,为了降低鲇鱼同类相残引起的伤害,通常添加抗生素,其原理为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伤害而引起的细菌感染,提高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发现,添加裸花紫珠干浸膏,相比添加一般的抗生素或者具有消炎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材,甚至相比于裸花紫珠叶,可以更加明显的降低鲇鱼的同类相残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成活率,实验结果显示,本申请实验组比对照组,成活率高约11.1%,比常规的消炎药物实验组高5%。
[0016]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其采用 1.0mg/ml 的裸花紫珠药材浸泡斑马鱼后,进行了 SVCV 活体攻毒实验,结果显示裸花紫珠药材浸泡处理并不能提高斑马鱼对 SVCV 病毒的预防、阻绝能力及感染 SVCV 后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了其腹腔注射 SVCV 感染后的成活率。
[0017]根据斑马鱼中裸花紫珠药材浸泡的结果,浸泡可能会对洞庭鲇苗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裸花紫珠干浸膏处理的效果是无法直接预期的。
[0018]此外,我们还对比了裸花紫珠浸泡对同样具有同类相残现象的鲈鱼苗种成活率的影响,发现其仅能提高鲈鱼成活率5%左右,低于洞庭鲇的11.1%,效果和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这表明裸花紫珠可能在洞庭鲇中具有特殊的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使用不同大小孔径的挡板用来分离不同大小的鲇鱼,使位于同一环境下的鲇鱼具有基本相当的尺寸,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鲇鱼的同类相残,提高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图中,1箱体、2卡槽、3挡板、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4]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25]实施例1:不同规格洞庭鲇最佳筛选孔径的试验1.材料和方法
(1)苗种和挡板洞庭鲇苗种为实验室自繁,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获得;养殖用水箱采用内径长
×

×
高分别为93 cm
×
63 cm
×
82 cm的加厚牛筋塑料水箱,即箱体1,在水箱宽的每个侧面位用胶水粘贴2块长
×

×
高分别为1 cm
×
1 cm
×
1 cm的塑料板,两块塑料板之间宽度为1.05

1.1 cm,即卡槽2,用于固定挡板3;挡板3采用1 cm厚的有机玻璃,与水箱内径等宽等高,每隔10 cm开一个筛孔,即通孔4。
[0026](2)不同直径筛孔分选效果对比养殖实验1)统计2

3 cm,5

6 cm,8

9 cm规格大小的洞庭鲇头部宽度;2)根据上述不同规格洞庭鲇头宽数据,针对每种规格苗种,分别设计3组不同直径的筛孔,其中2

3 cm规格组筛孔直径分别为0.32

0.33 cm,0.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其特征是,包括水,所述水中含有裸花紫珠干浸膏,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至少为0.02g/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溶液,其特征是,裸花紫珠干浸膏的浓度为0.02g/L。3.一种鲇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鲇鱼苗种置于培育装置中,培育装置中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溶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培育装置中安装有挡板(3),挡板(3)上设置有通孔(4),挡板(3)将培育装置分隔为两部分,以防止鲇鱼苗种中较大的个体通过,鲇鱼苗种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更换挡板(3)上通孔(4)的尺寸,以适应鲇鱼苗种的生长。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鲇鱼苗种生长到一定阶段,不同阶段的鲇鱼苗种的长度分别为2

3 cm,5

6 cm和8

9 cm。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鲇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鲇鱼苗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肖军晏俊宋锐吴慧肖俊刘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