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及热粘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99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抑制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随着时间的降低。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包含特定的磷酸酯化合物(A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包含特定的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聚醚改性硅氧烷(C)、及特定的聚甘油脂肪酸酯(D)。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聚醚改性硅氧烷(C)及聚甘油脂肪酸酯(D)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处理剂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30~80质量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5~50质量份、聚醚改性硅氧烷(C)10~50质量份、及聚甘油脂肪酸酯(D)1~20质量份。2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及热粘合无纺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及热粘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无纺布的原料纤维是使用聚烯烃系合成纤维。例如,无纺布的制造中,先制作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的短纤维(staple),然后将短纤维通过梳棉机制作梳棉网。接着利用热粘合法对梳棉网进行热风处理使短纤维彼此结合,藉此制造无纺布。
[0003]此外,藉由对短纤维涂布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赋予无纺布未使用状态下的亲水性(以下称为初期亲水性)和多次使用状态下的亲水性(以下称为耐久亲水性)等功能。被赋予这些功能的无纺布活用于卫生材料领域、医疗领域、土木领域等广泛的领域。
[0004]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作为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纤维处理剂,其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碳原子数6~10的烷基的磷酸酯盐。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环氧烷加成物,其为碳原子数6~22的羟基脂肪酸与多元醇所形成的酯化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0247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有时会随着时间降低。因此,抑制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这两者随着时间的降低是目前的课题。
[0007]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上述实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这两者随着时间的降低的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着有该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及附着有该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热粘合无纺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8]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包含下述磷酸酯化合物(A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包含下述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其重点在于:进而含有下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当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C)、及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30~80质量份、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5~50质量份、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C)10~50质量份、及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1~20质量份。
[0009]磷酸酯化合物(A1):选自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烷基磷酸酯的盐、及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的盐的至少一者。
[0010]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对碳原子数22~50的一元脂肪族醇1摩尔以总计5~100摩尔的比例加成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而成的化合物。
[0011]聚甘油脂肪酸酯(D):缩合度3~12的聚甘油与碳原子数12~18的脂肪族单羧酸所形成的酯化合物。
[0012]上述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较佳为:上述磷酸酯化合物(A1)为选自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烷基磷酸酯的碱金属盐、及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盐的碱金属盐的至少一者。
[0013]上述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较佳为: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C)为质量平均分子量1000~100000者。
[0014]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其重点在于:附着有上述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
[0015]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热粘合无纺布,其重点在于:附着有上述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这两者随着时间的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1实施方式)对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以下简称为处理剂)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剂含有包含下述磷酸酯化合物(A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包含下述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
[0019]磷酸酯化合物(A1):选自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烷基磷酸酯的盐、及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的盐的至少一者。
[0020]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对碳原子数22~50的一元脂肪族醇1摩尔以总计5~100摩尔的比例加成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而成的化合物。
[0021]此外,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处理剂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25~80质量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10~50质量份、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10~50质量份。
[0022]藉由处理剂以上述的比例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如后所述,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初期亲水性和耐久亲水性这两者随着时间的降低。
[0023]上述碳原子数6~12的烷基可为直链状的烷基,亦可为具有支链的烷基。此外,可为饱和烷基,亦可为不饱和烷基。
[0024]上述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可列举例如通过脂肪族醇与环氧烷进行醚键结合而成的聚氧亚烷基烷基醚与磷酸所形成的酯化合物。
[0025]脂肪族醇可为一元脂肪族醇,亦可为多元脂肪族醇。此外,可为直链脂肪族醇,亦可为具有支链的脂肪族醇。此外,可为饱和脂肪族醇,亦可为不饱和脂肪族醇。
[0026]聚氧亚烷基烷基醚所使用的环氧烷可列举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相对于烷基1摩尔的环氧烷的加成摩尔数较佳为1~50摩尔,更佳为1~30摩尔,最佳为1~10摩尔。
[0027]构成上述烷基磷酸酯或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的磷酸并无特别限制,可为正磷酸,亦可为二磷酸等聚磷酸。
[0028]此外,上述烷基磷酸酯的盐或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的盐可列举例如胺盐、金属盐。
[0029]构成胺盐的胺可为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中的任一者。构成胺盐的胺可列举例如(1)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N

N

二异丙基乙胺、丁胺、二丁胺、2

甲基丁胺、三丁胺、辛胺、二甲基月桂胺等脂肪族胺;(2)苯胺、N

甲基苯甲胺、吡啶、吗啉、哌嗪、这些衍生物等芳香族胺类或杂环胺;(3)单乙醇胺、N

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丁基乙醇胺、丁基二乙醇胺、辛基二乙醇胺、月桂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4)N

甲基苯甲胺等芳基胺;(5)聚氧乙烯月桂胺基醚、聚氧乙烯硬脂胺基醚等聚氧亚烷基烷胺基醚;(6)氨等。
[0030]金属盐可列举例如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构成碱金属盐的碱金属可列举例如钠、钾、锂等。构成碱土类金属盐的碱土类金属可列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包含下述磷酸酯化合物(A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包含下述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聚醚改性硅氧烷(C),其特征在于:进而含有下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当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C)、及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30~80质量份、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5~50质量份、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C)10~50质量份、及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D)1~20质量份,磷酸酯化合物(A1):选自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烷基磷酸酯的盐、及具有碳原子数6~12的烷基的聚氧亚烷基烷基磷酸酯的盐的至少一者,聚氧亚烷基衍生物(B1):对碳原子数2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昌武
申请(专利权)人: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