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054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其原料包含聚乙烯,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为2:1~6:1;冷缩强度的为2.5~5.5N/mm2;防霉聚乙烯织物的防霉等级小于3级。本申请通过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防霉抗菌功能;同时也提升的力学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扩大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闪蒸
,具体的说,是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南方,每年都会有阴雨连天的梅雨季,湿漉漉的天气让人难受,尤其衣服,晾也阴干,有时还伴有霉味湿气,可能你某天打开衣柜鞋柜,就发现衣服鞋子发霉了。
[0003]霉菌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引起纺织品、家具和食物等发霉。霉菌繁殖聚集形成的霉斑,使织物局部着色或变色,甚至发生生物降解使织物脆损,导致使用价值和卫生性能受到损坏;霉菌孢子在空气中流动,吸入霉菌孢子可引起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婴幼儿)及哮喘,诱发过敏、引起皮肤或黏膜发炎等症状。
[0004]霉菌是多细胞微生物,由孢子和菌丝组成,其中孢子是非常小的霉菌繁殖体,漂浮在空气中,随风传播。当空气湿度大的时候,特别适合霉菌的繁殖生长,降低空气湿度可抑制霉菌的生长;同时保持物品干燥,降低纺织品含水量也能抑制霉菌生长。
[0005]对于已经发霉了物品,要尽快清除霉菌,以防止霉菌孢子进一步扩散传播,并保持物品干燥及空气低湿度,必要时在包装袋内装入吸湿剂。
[0006]本申请是针对传统纺织品存在防霉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加入防霉助剂以及闪蒸工艺来改善产品的防霉性能,同时也提升其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2:1~6:1;
[0010]△
σ=σ
c

r

[0011]σ
c
为冷缩强度;
[0012]σ
r
为热缩强度;
[0013]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2:1~3:1。
[0014]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3:1~4:1。
[0015]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4:1~5:1。
[0016]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5:1~6:1。
[0017]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冷缩强度的为2.5~5.5N/mm2。
[0018]防霉聚乙烯织物,冷缩强度的为3~4N/mm2。
[0019]防霉聚乙烯织物,冷缩强度的为4~5N/mm2。
[0020]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防霉聚乙烯织物的防霉等级小于3级。
[0021]防霉聚乙烯织物的防霉等级为0级。
[0022]防霉聚乙烯织物的防霉等级为1级。
[0023]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撕裂强度为9~11kN/m。
[0024]防霉聚乙烯织物的撕裂强度为9~10kN/m。
[0025]防霉聚乙烯织物的撕裂强度为10~11kN/m。
[0026]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的生产方法,其包含技术步骤为:
[0027]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形成纺丝液,然后将纺丝液进行闪蒸纺丝,形成闪蒸纤维,再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在通过热压工艺,形成防霉聚乙烯织物;其中,闪蒸纺丝温度为180~250℃,热压温度为105~115℃。
[0028]纺丝原料为聚乙烯和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其中,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在纺丝原料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5%。
[0029]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17%。
[0030]纺丝溶剂为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酮类、腈类、酰胺、碳氟化合物类、二氧化硫、二硫化碳、硝基甲烷、水及上述物质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31]一种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0032]将纳米氮化钛分散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分离得到混合物,再进行研磨和二次煅烧工艺,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再加入到硼酸溶液中,然后进行过滤分离,然后再次进行第三次煅烧,得到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
[0033]二次煅烧工艺的工艺为:第一次煅烧温度为130~150℃,保温间为30~80分钟,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第二次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2~4小时。
[0034]第三次煅烧:煅烧温度为450~500℃,保温时间为2~3小时。
[0035]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1.5~1:2.5。
[0036]硫酸铜与纳米氮化钛的质量比为1:2.5~1:3.5。
[0037]中间产物在硼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2~5%。
[0038]硼酸溶液中的硼酸质量分数为8~15%。
[0039]纳米氮化钛陶瓷粉,本产品纯度高,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紫外光屏蔽大于80%以上,有很好的阻隔性能。同时可以遮蔽泛黄光、提高制品亮度和透明度;少量纳米氮化钛粉体分散于PE中,可以大大加快结晶速率,使其成型简单,提高塑料综合强度、同时纳米效应可以大幅度提高PE产品的力学性能。正是由于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的加入,当加入量过低,对材料的性能的提升功能不明显;当加入量过多时,对材料的性能起到反作用,主要是因为其过多的加入,容易产生团聚现象而导致产生缺陷,进而破坏基体的整体结构,最终导致性能的下降。因此只有加入量适中,其可以减填充到基材中,从而减少基材中裂纹的产生,在受力时分担负荷,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这也是本申请经过多次试验选择一个合适加入量的主要原因。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0041]本申请通过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防霉抗菌功能;同时也提升的力学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3]实施例1
[0044]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的生产方法,其包含技术步骤为:
[0045]将纺丝原料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形成纺丝液,然后将纺丝液进行闪蒸纺丝,形成闪蒸纤维,再将闪蒸纤维进行铺网,最后在通过热压工艺,形成防霉聚乙烯织物;其中,闪蒸纺丝温度为200℃,热压温度为105℃。
[0046]纺丝原料为聚乙烯和防霉剂,其中,防霉剂在纺丝原料在纺丝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
[0047]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1%。
[0048]纺丝溶剂为二氯甲烷,1,1,1,2

四氟乙烷,1H全氟己烷,氢氟醚;四者的重量比为7:1:1:1。
[0049]一种掺杂铜锌的纳米氮化钛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聚乙烯,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比值

σ为2:1~6:1;其中,

σ=σ
c

r
;σ
c
为冷缩强度;σ
r
为热缩强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其特征在于,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

σ比值为2:1~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其特征在于,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

σ比值为3:1~4: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其特征在于,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

σ比值为4:1~5: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聚乙烯织物,其特征在于,防霉聚乙烯织物的冷缩强度与热缩强度的

σ比值为5:1~6: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孔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