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柱塞副表面压力分区的织构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构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柱塞副表面压力分区的织构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柱塞作为柱塞泵中的核心部件,当处于高速高压的工况下,柱塞在运动过程中,其表面在缸体内的压力分布均有不均匀性,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偏心,导致与缸体之间油膜破裂,进而会与缸体产生直接接触,造成柱塞表面的磨损,严重影响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0003]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表面微织构能够改善柱塞的表面摩擦性能,表面织构改善摩擦性能主要由捕获磨屑,补充润滑介质以及产生流体动压润滑机理起主要作用。通过在柱塞表面设计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微织构能够改善柱塞表面的摩擦性能,从而提高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0004]现有的专利技术技术中在柱塞表面进行织构化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柱塞表面油膜压力分区。如专利技术专利202010204323.8一种沟槽
‑
凹坑组合式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柱塞,该专利技术专利并没有考虑到柱塞表面的压力分布,仅仅设计了一种组合式织构,因此摩擦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柱塞副表面压力分区的织构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柱塞泵的工况,包括柱塞表面线速度,柱塞运动方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u
x
=ωsinαRtanβ;式中,u
x
为柱塞运动速度,ω为主轴转动速度,R为柱塞转动半径,β为斜盘倾角,α为柱塞转角;第二步:依据设计压强与工作压强的关系式求出设计压强P
s1
,其中:P
s1
=P
g
·
K1;式中,P
g
为柱塞泵工作压强;K1为放大系数;第三步:求出局部设计压强P
s2
;基于柱塞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在缸体内存在局部动态高压,该压强值满足柱塞设计压强值的动态响应,则局部设计压强P
s2
可通过以下关系式得到:P
s2
=P
s1
·
K2;其中,K2为局部放大系数,可通过如下关系式得到:式中,n为局部压强区域与柱塞油膜整体周长的比值,L
g
为局部压强区域长度,r
p
为柱塞半径,L
cz
为柱塞在刚体内长度;第四步:划分油膜压力区,在柱塞表面压强最大、线速度最大时为摩擦接触条件最差工况,从而确定对应的柱塞转角,建立油膜压力分区模型:P<P
g
ꢀꢀꢀꢀꢀꢀꢀꢀꢀꢀ
(1)P
g
≤P≤P
s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玉杰,李彬,卢俊杰,刘芳华,夏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