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冷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79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冷藏车,包括具有运输空间的车厢、设置于车厢内的制冷装置和多组用于储存制冷装置产生的冷能的蓄冷单元,蓄冷单元设置于车厢内壁面上;每组蓄冷单元包括多个蓄冷组件,蓄冷组件内具有腔室且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液,每个蓄冷组件朝向运输空间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导冷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蓄冷单元,当制冷装置运行时,蓄冷单元开始蓄冷,蓄冷单元将多余的冷能储存起来;当蓄冷单元储存的冷能足够多时,可关闭制冷装置,或者当制冷装置出现故障时,此时蓄冷单元开始释放冷能,蓄冷组件通过表面的金属导冷件及时将冷量定向传导到运输空间,使得冷量最大程度被利用,维持车厢内低温环境,降低冷链运输行业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实现节能减排。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冷藏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运输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冷藏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藏车采用压缩机供冷,压缩机的电力来源于冷藏车的发动机,一旦发动机停止或发生故障,冷藏车就失去了供冷能力,而常规的冷藏车在失去供冷能力之后,仅能保温几十分钟,而对于一些特殊货物,无法维持在低温环境将导致整车的货物报废,这将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且当压缩机一直在运行时,通常车内的冷能是过剩的,但压缩机又不能停止运行,这无疑增大了货物运输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输冷藏车。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运输冷藏车,包括具有运输空间的车厢、设置于车厢内的制冷装置和多组用于储存所述制冷装置产生的冷能的蓄冷单元,所述蓄冷单元设置于所述车厢内壁面上;
[0005]每组所述蓄冷单元包括多个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内具有腔室且所述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液,每个所述蓄冷组件朝向所述运输空间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运输空间的车厢、设置于车厢内的制冷装置和多组用于储存所述制冷装置产生的冷能的蓄冷单元,所述蓄冷单元设置于所述车厢内壁面上;每组所述蓄冷单元包括多个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内具有腔室且所述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液,每个所述蓄冷组件朝向所述运输空间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导冷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冷藏车包括与所述车厢相匹配的车门,所述车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抵持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顶部与底部的顶壁和底壁、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壁的侧部且与所述车门相对设置的端壁,所述侧壁、所述顶壁以及所述端壁的内壁面都均匀排布有多组所述蓄冷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端壁上的所述蓄冷单元围绕所述运输空间纵向间隔排布,所述顶壁上的蓄冷单元围绕所述运输空间横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顶壁上的所述蓄冷单元开设。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端壁上间隔设置有由上至下贯通的导风部,所述蓄冷单元设置于相邻两个导风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对应所述蓄冷单元开设有导风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蓄冷单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一端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架内设置有与所述蓄冷组件相匹配的安装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星晨施翊璇汤弢
申请(专利权)人: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