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574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化学通式为(M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紫外线光在太阳光中的比例为3

6%,紫外光对农作物生长有不良作用,会引起塑料农用薄膜的老化。目前应用于农作物大棚、保护秧苗和温室作物的棚膜材料依旧以传统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膜为主,这些聚合物膜覆盖材料比硅酸盐玻璃便宜2

4倍,并可随时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改造大棚的结构,调节气体交换和光照强度。但PE或PVC薄膜,不能吸收紫外光,也不能将其转换为对作物生长有利的红橙光,后来,人们开发了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等材料的耐老化膜,这种膜虽然可以吸收紫外光,但并不能将其转变成可见光,使得光透过率降低,没有充分利用太阳光。
[0003]光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对光进行调节是调控植物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从1981

1982年开始出现了可促进植物生长的转光薄膜。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其次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化学通式为(M1‑
x
Eu
x
)
n
L
3n
;其中,Eu为Eu
3+
中心离子;M为La
3+
、Gd
3+
、Y
3+
中的至少一种;L为有机小分子配体;所述L选自苯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x=0.1~0.9;n≥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x=0.2~0.9,进一步优选为0.5~0.8;优选地,所述L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硝基、氨基、氰基、苯基、卤素、羟基或膦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表示配体与中心离子的连接位点;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包括烷氧基、卤素、羟基或羧基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L具有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表示配体与中心离子的连接位点。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小分子配体溶液与稀土盐溶液反应,得到所述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小分子配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小分子配体与碱液混合溶解,调节溶液pH为10~12,得到所述有机小分子配体
溶液;优选地,所述有机小分子配体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优选地,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优选地,所述反应包括:在pH值为4~6条件下,将稀土盐溶液滴加至所述有机小分子配体溶液中,混合搅拌,得到所述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优选地,所述混合搅拌的时间为6~12h;优选地,所述混合搅拌后还包括洗涤和/或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芳邹清娴彭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